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之窗 > 邓人风采 >

嘉兴女杰邓惠燕的莫斯科成功之路

发布时间:2012-05-21 17:22:00 人气: 来源:未知

十多年前,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席卷电视荧屏。人们通过王启明辛酸坎坷的美国淘金路,体味了一番国人在异国土地上追逐梦想的成功和挫折。如同原著小说作者曹桂林书中所说:“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时过境迁,今天的中国普通百姓,拥有了更加强大的自信,把商业的触角伸向了世界各地。蜚声在外的浙商,更是引领了中国人新时期海外淘金的浪潮,上演着一幕幕现实版《北京人在纽约》的故事。在万里之遥的莫斯科,三千多嘉兴人,正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追逐着各自的财富梦想。在他们当中,邓惠燕,一个三十出头的嘉兴女人,以自己的坚韧和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担当起莫斯科五万多浙商领军者的角色,赢得了当地二十万华人的尊敬和认可。她,成为嘉兴人的骄傲;她,写就了一个传奇。
九年前,当她踏上遥远国度的土地时,还是一个普通的打工女孩。
八年前,她用仅有的60美元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笔生意;两年后,60美元变成200多万美金。
六年前,前夫赌输了所有的家当,她也因此背上了48.6万美元的债务。
到今天,她靠着自己的努力,重新累积起常人无法拥有的财富,她的商贸中心“蓝楼”,成为莫斯科东区地标性的建筑……
邓惠燕,这个三十出头的嘉兴女人,在遥远的莫斯科,正继续着自己的传奇人生。
邓惠燕,地道的海宁人,出生、成长,几乎没有离开过长安镇。
她的外表,算不上出众,但你能从她的脸上清楚地感受到真诚和可信,这种踏实的感觉,很快就能从与她交谈的言语中得到印证,爽朗而又直接,不掩饰,不避讳,率真而又理性。邓惠燕说,环境能够改变人,在俄罗斯呆久了,便不再像江南女人那样婉约秀雅,形成了北方人的性格。
1998年,邓惠燕还是海宁市一家大型皮革服装企业的员工。当时,公司委派她前往莫斯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的邓惠燕兴奋地接受了委派,与海宁市其他企业的诸多代表一同离别了家乡,踏上了陌生的异国土地。
海宁人是远赴俄罗斯经商的中国人中最早的一批。早在1996年,一些海宁人就开始跨越欧亚大陆,以莫斯科为中心,做起了以轻工产品为主的民间贸易。
邓惠燕来到莫斯科时,海宁人在当地拥有的市场和影响力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甚至于人们更多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身在国外。在那里工作和经商,基本上用不着一句外语,操一口纯正的海宁方言就完全没有问题。
于是,绝大多数海宁人来到莫斯科后,一门心思做生意,对学习那叽里咕噜的俄语,几乎一点兴趣也没有。但邓惠燕并不这样想。她觉得,既然来到了莫斯科,对当地的语言不通,是不行的。于是,她每天一有空,就捧着书本,戴上随身听耳机,开始了自学。老乡们见邓惠燕成天旁若无人地叽里咕噜自言自语,开玩笑地把她叫做“小疯子”:“在这里,连普通话都用不着,讲我们海宁话就可以了。你学那个干什么呀?”
邓惠燕常笑着回答:反正没有什么事,学些俄语总会用到的。接着,她又自顾自地学起来……
今天,她说,之所以能有现在的变化,首先得益于基本过了语言关。到莫斯科的第二年,邓惠燕所在的公司转产其他产品,并撤销了莫斯科的销售处。邓惠燕没有回来,她想继续待下去。一年左右的工作,让邓惠燕对莫斯科的市场有了一些了解。对于这个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几乎空白的国家来说,轻工业产品的市场,机会太多了。对,就自己干!
因为邓惠燕的诚实守信,让她在外国客户中拥有了极好的声誉,也才有了此后天上掉下来的一块馅饼——一位以色列犹太商人主动向她投资300万美元,让她拥有了更大的发展机会。
《北京人在纽约》是邓惠燕喜爱的电视剧,但她说俄罗斯的莫斯科不是美国的纽约,她也不是那个转瞬间成为富翁而不知所措、放浪形骸的王启明,那种感受,源自身边的人对她毁灭性的伤害。两年时间,邓惠燕的生意顺风顺水,当初1000美元起家的她,到了2001年,已经拥有了200多万美元的资产。然而,她没有想到,这200多万美元转眼间就化作了乌有。在邓惠燕生子期间,前夫在赌桌上把家底全部赔了进去,这段婚姻也因此破裂。离婚后,邓惠燕还承担了部分的债务。“这笔债务的数字,我记得太清楚了!48.6万美元。”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让邓惠燕刻骨铭心。令她感到痛苦的,不仅仅是不幸的婚姻,还有由人生一个巅峰瞬间跌入想所不敢想的谷底,这种人生际遇巨大的落差,让她对生活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时至今天,她眼里的莫斯科是个“叫人又爱又恨的地方,可以让你一夜间暴富,也可以让你一夜间就彻底趴下。”辛辛苦苦挣的钱没了,但邓惠燕没有趴下。她咬紧牙关,涌生出更大的动力——必须把生意做好,尽快还上欠款。她和借款人逐一联系,承诺了还款的日期和计划,边挣钱,边还钱。带着孩子的女人不容易,为了生意,为了钱,她常常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欠款一笔笔还上了,而她的名声一点点地变大了,这个最困难的时候都不忘维护自己声誉的嘉兴女人,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良好的信誉使邓惠燕赢得了一名犹太投资者的目光,他把300万美元投向了邓惠燕。
从这个时候开始,邓惠燕“以奇迹般的速度”跨越式地发展起来。2004年,邓惠燕注册成立了LM集团公司,独资建设了莫斯科ACT商贸中心“蓝楼”,经营的范围由过去的皮革制品、布料、纺织品扩大到酒店、投资、建筑等领域。
在此期间,莫斯科当地的几家银行为她提供了贷款。银行负责人这样说,邓女士贷款,不需要担保人。
公司业务范围的变化,让邓惠燕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她的视野不再局限于绝大多数华人所做的服装、鞋袜生意,而是同俄罗斯地方政府做起了生意,同时与我国的一些大型国企合作,开发俄罗斯市场。依靠自己的声誉和众多的朋友,邓惠燕的公司拿到了俄罗斯政府采购的订单。现在,她正在为2012年冬奥会举办地索契代办市政设施和宾馆配套设施。几年时间,邓惠燕从一个倒腾服装、布料等的“国际二传手”,蜕变成一个做大生意的国际商人。
短短几年便做成了大老板,邓惠燕在莫斯科华人界声名鹊起。莫斯科20万华人,提及邓惠燕,摇头不知者寥寥。最近几年,每次我国国家领导人访问莫斯科看望华侨代表,邓惠燕都应邀参加。随着社交圈的扩大和变化,邓惠燕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商机和商路。
个人有了名,是好事,邓惠燕并没有独享出名后的利益或优势,她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相关信息,为身边的同乡、朋友排忧解难,努力地促使着莫斯科华人商圈更加团结。
邓惠燕在莫斯科华人社团中担任了数职:莫斯科中国贸易促进会会长,莫斯科浙江华人联合会副会长,莫斯科嘉兴商会主席,莫斯科海宁商会第一任主席。其中,嘉兴商会与海宁商会,都是她于2003年注册成立的。利用社团组织,嘉兴老乡们时常互通信息、交流感情,远在莫斯科的三千嘉兴人,像是有了一个家。
谈起莫斯科经商,成功的邓惠燕说,只要一个人能吃苦,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就一定能成功!”
(邓光伟 杨平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