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之窗 > 邓人风采 >

清华邓以蛰

发布时间:2010-07-29 14:29:00 人气: 来源:未知

 
     邓以蛰故居 以蛰曾栖居清华园西院十五载,时常喜欢穿行茂林,漫步荷塘,或至圆明 园,融入自然与历史的景致,感悟人文精神与人生真谛,毕生追求真善美的艺术 境界. 1934 年以蛰子女在北京,右一为稼先 艺术为民众而存 以蛰(1892-1973),字叔存,安徽怀宁人,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是 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宗白华并称"南宗北".其 六世祖石如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家学渊源深厚.1917 年,以蛰留 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尤重美学.1923 年回国任教北京大学,厦门大 学,与鲁迅,朱光潜,闻一多等人投身新文艺创作.1929 年,他受聘为清华教 授,住进西院 9 号(1933 年西院新旧住宅统一编号后为 21 号). 以蛰在哲学系开设美学,中国美学史,西洋美学史,中国美术史等课程, 系统讲授中西方艺术理论与艺术史.他从哲学的高度观照艺术,强调艺术超功利 性的同时, 注重沟通艺术与生活, 艺术与民众, 艺术与社会间的内在联系. 此时, 他还常住在西单丰盛胡同北沟沿甲 12 号,与北平城内的艺术家往来交流.他强 调艺术具有"陶熔薰化"和"激扬砥砺"的特质,将艺术作为改造社会的力量. 1928 年出版《艺术家的难关》,指出:"中国人目下的病症是索漠涣散枯竭狭 隘忌刻怨毒;而要的音乐须是浓厚紧迫团聚丰润闲旷隽永豁达诸风格."呼吁 "社会需要艺术家, 艺术家也需要社会", 并提出"艺术为民众而存在"的主张. 他在"民众的艺术"文章中指出: "民众所要的艺术, 是能打动他的感情的艺术. 艺术哪一件不是民众创造的?哪一件又不是为着民众创造的?艺术根本就是民 众." 意琢神磨化精髓 以蛰认为,"艺术家研究艺术,是把前人的作品意琢神磨,化为精髓,炼 成种子,深深的注入他的手技心灵里面,再蜕变成新艺术,使历史上的艺术在这 新艺术里面生成着."因此,他秉承家学潜心书画研究,提出包含"体,形,意; 生动,神,意境"的美学理论体系,认为意境是"生动"与"神"融合统一的产 物,"意境"重在心灵,揭示了中国绘画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 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乐于展卷家中的书画收藏,向学生同事讲解绘画书艺,鉴 赏比勘,辨伪存真. 以蛰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他在西院居住前后达 15 年,时常喜欢到幽 静的荷塘,浓荫的树林或圆明园散步,融入自然与历史的意境,沉思凝想,感悟 艺术精神与人生真谛.他珍爱世代家传的书画作品,即使在无钱医治吐血,全家 忍饥挨饿的战乱年代,未曾将珍藏的书画出卖.1963 年,他毅然将多年珍藏的 石如书法篆刻精品和大量古版,手抄书籍全部捐献国家,为此故宫博物院专门 举办了"石如先生诞辰二百二十周年纪念展览". 抗战胜利后,为应对欧美博物馆和大学收藏研究中国艺术品的劲势,以蛰 与梁思成发起成立了清华大学中国艺术史研究委员会,1950 年组建清华大学文 物馆,以蛰任综合研究室主任,开启了清华大学收藏,教学,研究并重的艺术 史传统.当时,在记者黄赏眼中,"清华园里的以蛰是一位和善的老先生,沉 默着没多少话."他请先生题字,先生题写一首岑嘉洲诗,属款"钝哲",老艺 术家的学养风范跃然纸上. 科学报国遂父愿 早期西院 9 号和 19 号是位于西院尽北一排,靠东的两座相邻院落,两家主 人以蛰,杨武之为安徽怀宁同乡,两家之子稼先,杨振宁年龄相仿,童年时 代结为亲密伙伴.在杨武之建议下,稼先考入北平市内的崇德中学,与杨振宁 同学,成为终生挚友.清华园独特的文化环境,父辈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正直进 取的精神,是给予子女最好的精神文化给养. 据稼先(1924-1986)回忆,童年时代"父亲对我的教育很严格,除了学 小学的课程以外,还让我读四书五经,每天背诵古诗词.后来又让我苦读英文, 专攻数学,为我打下了全面的文化基础.这些学习使我终生受益.后来从事科研 工作,我能用准确简练的文字写出科研报告,并能直接阅读外文参考资料,就是 童年时代打下的基础." 以蛰作为爱国知识分子,以中华民族的强盛为宏愿.1940 年,17 岁的 稼先因不满日军暴行,将日本国旗踏于脚下招来杀祸.在被迫离开北平前,父亲 叮嘱他:"为了祖国的强盛,你要立志学科学,将来报效国家!"随后稼先考 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师从吴有训教授,后留学美国获原子核物理博士学位.1958 年 8 月起,他隐姓埋名 28 年,投身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两弹" 于 1964 年和 1967 年成功爆炸,"两弹元勋"稼先辉煌地载入史册.这是对父 亲教育与嘱托最丰厚的回馈. 1952 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以蛰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迁居朗润园 159 号,继续在中国美学和艺术史领域育才耕耘. 转自校史研究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