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推荐 >

谈古论今话邓林

发布时间:2024-08-04 15:26:11 人气: 来源:未知

谈古论今话邓林
邓习学
 
古邓林之来历
 
       
      
《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夸父弃杖化作“邓林”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据秦《荀子》卷十《议兵篇》云:“汝颍以为险,江汉以为池,限之以邓林,缘之以方城(今南阳市方城县)。”唐杨倞注:“邓林,北界邓地之山林。缘,绕也;方城,楚北界山名也。”这里无论是先秦时期的荀子,还是唐代的杨倞,皆把邓林、邓地与南阳北部的方城相连,邓林也应在此处不远。又据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昔者楚人地……颖汝以为洫,江汉以池,垣之以邓林,绵之以方城。”宋罗泌《路史·国名纪四》:“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清孙希旦《史记·礼记·集解》:“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境。”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邓州,古所称邓林之险。”张耀主编的《邓州古代史考·邓州史前文化与邓州古代典故》:“邓州市林扒镇古称邓林”。
       从上述历史文献可知,古邓林,在今河南省邓州市。
 
邓林曾是夏朝的国都,邓国及都城所在地
 
       邓州历史悠久,据对位于邓州市城东2公里处的新石器时代八里岗遗址的发掘可知,早在距今6800年前就有人类在邓州大地上生活、繁衍生息。
        夏朝为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都城曾一度设在邓林所在地(今邓州)。
       邓林所在地怎么会成为夏朝的都城了呢?这与大禹曾在这一地区活动和这里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关。大禹治水时曾在邓林一带活动。
       《孟子·滕文公》记载,大禹治水“疏九河,瀹(yuè,疏导之意)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排、泗而注之江。”其中的就是指汉水流域,今天包括邓州在内南阳盆地内的几大河流:唐河、白河、湍河、刁河等都属于长江流域汉水水系。,即淮河,南阳市桐柏县淮源镇就是淮河的发源地。大禹琢磨出因势疏导之法,代替其父亲修堤堵水之法,疏通九河之水流入东海;决开汝水、汉水排入淮河,从而消除了水灾。因为大禹治水有功,帝舜就把天子之位传给了他
       大禹为镇压征服三苗,统一江汉平原,曾深入到三苗的腹地邓林一带,并以邓地为临时都城。
       所以,《汉书·地理志》云:“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唐代杜佑在《通典》中称“邓”为禹都。北宋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南宋《路史》以及西安碑林的《华夷图》均认定邓为禹都。
       无论是大禹“薄衣食,卑宫室”“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在先的伟大治水活动,还是受“禅让”率大军征讨“三苗”在后的英雄壮举,大禹都把今天的邓州作为他的大本营——都城。
        他之所以选定今天的邓州作为都城,还与邓州独特的地理优势有关。邓州地处南阳盆地,地势平坦,沃野千里,适宜万物生长;这里气候温润,降水丰富,四季分明,独特的自然环境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适宜人类居住生存。早在黄帝时代邓伯温部落就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舜帝时,也曾来邓地活动而留下了“邓墟”。
        正是由于大禹独具慧眼,选中今天的邓州作为他的都城,这不仅成为邓州早期历史亮点之一,也为后世邓州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夏帝仲康之子建立的邓国国都,就设在大禹作为都城的地方,即今天的邓州市。
       邓州市有大禹山,山上有大禹庙。邓州古八大景之一——禹庙晴岚,指的就是位于邓州城西35公里处禹山上大禹庙的美丽景色。紧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的孟楼镇玉皇村,在明洪武年间为纪念大禹治水修建了禹皇庙。邓州市像这样的纪念大禹治水修建的庙宇有很多。
       大禹将天子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不像大禹那样竭力治理国家,而是整天吃喝玩乐,荒淫无度,把一个原来民众安居乐业的夏朝,搞得怨声载道,危机四伏,历史上称为“夏启荒政”。
       夏启又传位给长子太康,这个浪荡公子即位后,比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但昏庸淫乐,而且从不过问朝政,终于激起公愤,被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带领族人,将其驱逐出夏朝都城,跑到洛水、汉水一带过着流亡生活。历史上称其为“太康失国。”
       太康死后由他的弟弟仲康即位。流亡的仲康帝与兄弟们及同姓贵族合议,都一致认定邓林所在地是大禹建都的地方,这里林木葱郁,禾稼茂盛、地理位置重要,便于储积实力、光复夏朝基业,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地方。大约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夏帝仲康封子相于邓林一带,建立夏朝邓国,国都在邓林,就在今天的邓州市,以此为根据地,为重光夏朝河山做准备。
       仲康死后,儿子相继承王位。帝相生下儿子少康。
       据《说文解字·巾部》释:“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据民间传说和史料记载,少康又名杜康,少年时到邓林的大森林放牛玩耍,摘果子,掏鸟蛋,逮野兔,玩得十分开心,所带的饭食挂在树枝上,常常忘起食用,因天气炎热,过了一段时间,杜康发现饭食变了味,产生出汁水甘甜爽口,食用过后,使人兴奋异常,回味无穷。杜康由此产生兴趣,经过反复研究,掌握了食品自然发酵原理,经过不断试验改进,终于掌握了一套完整的酿酒工艺,所以说,杜康发明了酿造酒技术,成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故邓林邓州也是酿造酒的发源地。
       少康长大即位之后才中兴了夏朝。自太康失国至少康中兴近百年间,王权旁落于异族部落首领之手。仲康流亡在外期间,寒浞打败后羿占领京都,篡夺了夏朝王权。
       直到少康中兴了夏朝,还都帝丘时,邓林始终为夏朝的邓国都城。仲康的后裔子孙们,在邓地沃土上经营邓国近700年,含辛茹苦地繁衍生息于此,并在夏朝中兴后,作为邓姓属国而屹立于诸侯国之林。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称道邓国,是夏王朝遗民居住之地。夏人为政,崇尚忠厚朴实。至今,邓州还保留有夏朝先民们的传统风尚。

 
邓字邓国邓姓源于古邓林所在地邓州
 
       1957年邓县组织文物普查时,在林扒镇上岗村黑龙庙新石器遗址发现一陶豆,内有碳化的谷物,周围有足球大小的石球,并发现有形刻画符陶片。经文物专家研究认为,陶豆和石球组合物是远古邓夸父氏族部落的崇拜图腾。陶豆是祭器,石球是崇偶物太阳,与夸父追日神话故事相吻合。陶豆和有形的陶片就是在五千年前“邓”字象形文字符号,是远古邓姓的族徽标志。“邓”字到商代甲骨文时期演变为带盖的陶豆,后演化成甲骨文“邓”字,仍为带盖的陶豆符号。周代时演化为大篆“邓”字,意为抱着祭器陶豆手脚并用向上攀登,后又演化为秦代小篆字,汉代有了隶书“邓”字,汉代以后为繁体“鄧”,现代简化为“邓”字。“邓”字的造字法经历了象形、会意、形声等多种方法,是一个具有丰富底蕴和涵义的组合文字,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邓林所在地“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即建立夏朝邓国,夏代邓国存在近700年后被商王朝所灭。至商王武丁丁巳年(公元前1240),武丁将其叔父曼公德阳封于夏朝时的邓国属地,建立商朝邓国。殷商邓国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所灭,商朝邓国存在了563年。
夏代邓国和商代邓国在邓州历史上存在了近1300年之久。此段历史是邓州早期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
       吾离是殷商邓国的第十九位邓侯,是名见《春秋》的第一位邓侯,他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史称“中兴之君”。据邓氏族谱等历史资料记载:他病逝于公元前700年10月,其陵墓就在今邓州市区东南3公里处,即今邓州市湍河办事处八里王居委会,原称吾离冢,今名吾离陵,这是至今发现的仅存的唯一邓国侯陵墓,故称“天下邓氏第一陵”,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吾离陵是海内外邓氏族人祭拜先祖,寻根联谊的圣地。这一圣迹是邓国国都在今邓州的最好佐证。邓州市委、市政府以吾离陵为基础,征地300余亩,投资近5亿元建设邓国春秋园。
       楚国灭邓国后,设立穰邑,原邓国的子民为了纪念故国,以国为姓,邓姓由此而来。
       邓字最早见书于《山海经》中的邓林,邓林建过邓国,邓姓起源于邓国。所以邓林是一个神圣的地方,邓林与邓字、邓国、邓姓、邓州、邓姓文化源远流长,从某种程度上说,邓林代表邓字、邓国、邓州。而邓州又是夏商周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说明邓姓之根、世界邓姓发源地就在邓州。
 
今日之邓林所在地——林扒镇
 
       邓州市林扒镇古称邓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名人荟萃,古今为邓州四大名镇之一。据资料记载,明初有徐姓居住,名徐家。现在林扒镇的名字是明代林姓由福建经商迁此开店,改名林家店。《明·嘉靖·邓州志》载:“林家店,州西南50里,有集。”又因路旁有数里长的大剌笆,又称林家笆,谐音林家扒,简称林扒,曾称林家扒镇,今称林扒镇。
       明代,林扒就成为商贸兴盛的集镇。农历逢单集日,主要交易品种为肉类、饮食、粮油、农具、蔬菜等生产、生活用品。传统物资交流会为农历4月初8,时间3天。清代,农历一月28日,林扒街西举行泰山庙会;2月11日,林扒街东举行火星庙会。
       林扒镇是明朝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李贤的故乡。李贤,字原德,明朝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生于明成祖永乐6年12月16日(1409年1月日),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年12月14日(1467年1月22日),享年59岁。明代邓州长乐李寨,今邓州市林扒镇小李营村宋家(明朝时称李寨)组人,曾辅佐明代宣宗、英宗、代宗、英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且是英宗天顺年间、宪宗成化初年的内阁首辅,追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达”,人称李文达、李阁老。
       李贤是明清以来南阳籍职务最高、声誉最好的官员。一生从政30余年,为官清廉正直,政绩卓著,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治世贤臣。当时皇帝赠封李贤上三代,他的曾祖父李宽甫、祖父李威、父亲李升都赠封同李贤一样的职务。他父亲李升按照一品官职的级别安葬;曾祖父李宽甫、祖父李威坟墓在小李营村赵庙营西南1里的地方,按一品官职标准重新设置石碑、石人、石马、牌坊等。因此邓州人称李家四代三处坟均为阁老坟。
       林扒镇境内有黑龙庙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明相李贤祖父李威墓,清道光年间所建清真寺,砖滩寺、茱萸寺,闫东汉代遗址等众多遗址、古迹。1975年在林扒村南排子河桥西水潭内发掘出恐龙化石。据有关人士介绍,1958年5月,在境内排子河附近河槽内发现1枚25万年前古象牙化石。“象牙化石”是历经上万年、上亿年沧海桑田演变而来的稀世珍宝,是生物和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标本,是世界上珍贵的科学和文化遗产,极具收藏价值。从古象牙化石的出土,证明林扒这一带在数十、数百万年前后还是气候温润,古树参天,灌木丛生,水草茂盛,沼泽遍地,是三趾马、剑齿象、犀牛、野马、野驴、羚羊等野生动物和睦相处的乐园,这也印证了邓林的存在。
       林扒镇地处豫西南边缘,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它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襄樊市、河南省南阳市小三角的中心地带,是入鄂、连陕、进川的交通咽喉。距焦枝铁路22公里;郑万高铁、蒙华铁路、内邓高速、G328国道、S243线、S334线、省际大通道等或穿境而过或从周边通过;距南阳、襄阳机场各50余公里,距邓州市区25公里。林扒镇物产丰富,资源雄厚。这里土地平坦,土质肥沃,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辣椒等农作物,是南阳市棉花生产重点镇。临近“亚洲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排子河、小草河贯穿全境,可开发利用水面达3万亩以上,水利条件优越。
       林扒镇在清、民国初,境内有林扒、萧桥、柏林、砖滩、长乐5里。1936年属邓县三区。1941年属孟楼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林扒区,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建镇。全镇总面积为90.8平方公里,辖区20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228个村民小组、9万亩耕地、6万人,有汉、回、蒙、满四个民族居住。
林扒镇西北5公里有1个叫邓庄的村庄,2个居民小组,70余户,340余名邓姓村民,有耕地710余亩,村庄聚落面积3.5万平方米。他们在邓林这片土地上继续传承着邓国古老灿烂的文化,演绎着邓字不朽篇章。
       邓林在夏朝为禹都,是夏、商、周邓国所在地,在今天的邓林所在地——林扒镇,到处仍能显现出邓林的痕迹。如用邓林命名的邓林大道、邓林宾馆、邓林超市、邓林酒店、邓林茶馆,夸父广场……
       笔者在与林扒镇党委原书记、邓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袁基干,林扒镇原镇长、林扒镇党委书记张栋等人探讨邓林悠久的文化、辉煌的历史、美好的未来时即兴赋诗一首:
戊戌年岁杪与林扒镇袁基干书记话邓林

竞驰夸父古豪英,杖化邓林天下名。
一本经书青史载,千春岁序日光行。
地灵往素创佳绩,人誉今朝歌颂声。
不老精神酬壮志,鸿篇再续赴新程。
       昔日邓林,今朝海内外邓姓人的精神家园——邓州,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古老而神圣的热土,勤劳而淳朴的人民,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海内外邓氏族人和八方宾朋。
       (作者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主任,南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邓姓的起源》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