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推荐 >

追本溯源聊邓姓

发布时间:2020-07-21 18:26:00 人气: 来源:未知

追本溯源聊邓姓
● 邓 斌

“邓”,我的姓氏,是与我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的一个汉字,它标志着我家族的血脉渊源,奠定成我社会关系的根基。
“邓”字的繁体书写为“鄧”,左“登”右“邑”,其氏族族徽的图腾符号,由“登”(中天建鼓的灵台)与它下方两只“步天的脚印”组成,两旁置立着代表夸父的猴面人身图形,喻指古史传说“夸父追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追”,自当是我生活运程的艰辛使命;“渴”,应该是我难以排解的精神负荷!
作为华夏姓氏之一,“邓”在百家姓大姓的序列中排第34位,现有人口702万,约占中国13亿人口的0.54%。
通过叩访故纸堆追本溯源,我得知:早在炎黄时期,即有部落首领邓伯温跟随轩辕黄帝参与涿鹿之战并立下战功;夏初,夏王仲康曾将其子封于邓地,建都于河南南阳邓林(今邓州市林扒镇)。《路史》载:“初,武丁封叔父于河北蔓,曰蔓侯,有曼氏、蔓氏等,优、邓其出也。”《世本》说: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河北”指汉水北延伸至河南南阳地带),是为邓侯,后因氏焉”。大约在公元前1272年,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今河南邓州)并建立邓国,曼季曾以蔓或曼为姓氏,称邓蔓(或邓曼),后来人则以国名“邓”作为姓氏。邓的得姓始祖曼季,是殷商第十四代君主祖丁的幼子,而殷商王室,是黄帝轩辕氏的子姓后裔。因此,邓姓家族当属黄帝世系。
《左传·昭公九年》提及在西周全盛时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国语·郑语》云:“当成周时,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由此可知,那时,邓国版图被视为周天子的南部领土。
从殷商,到春秋,曼姓邓国的都城,主流观点认为在今河南南阳所辖的邓州市。邓州市城区东南吾离冢村的吾离冢(今称吾离陵),被称为“天下邓州第一冢(陵)”。《春秋·桓公七年》有言:“邓侯吾离来朝”,是说邓侯吾离曾对鲁国进行访问。于是,这位曾经访问过鲁国的国侯吾离,即被天下邓姓人奉为家族第十九世世祖。
从曼季(邓曼公)到邓吾离的曼姓邓氏世系,《南阳邓氏族谱》载王羲之撰《源流序》记载为:“粤稽邓氏自商王武丁封季父曼公于河(指汉水)北南阳之邓国,遂于南阳为郡,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邓郡。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晁、徽、庆、桓、昆、忠、晖和、日浩、煦和、杞、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公字吾离,经一十九代。”其后,“周桓王时,离侯惧楚,与蔡、郑二国交会,是以尊周室而朝服于周。再传尚、粹、明渊,计二十二代,周襄王时,邓被楚灭,失守茅土……”大约在公元前678年,诸侯国中的邓国不复存在。出于眷恋故国的情怀,邓国子民纷纷改姓邓氏。
“承系曼氏,望出南阳”,点明了天下邓姓的源头活水。始于曼姓、分封于南阳邓州(含湖北汉水北境)的邓氏,乃是我所属的家族之本源。

邓姓源远流长,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年代久远,沧海桑田,改朝换代,世事变迁,正所谓“星罗棋布,尽是他乡之客;凫飞雁散,悉属一脉之源”。我从大量故纸堆中辛苦跋涉,得之历代先祖人才辈出,聪明才智自有遗传,刚直正气铸于血统,人丁兴旺千古流芳。代代传承,邓姓的大量历史名人,不断为这个姓氏丰富着传奇色彩与文化内涵。
春秋时,郑国大夫邓析著有《邓析子》两篇(《无厚》《转辞》),主张“刑名之辩”,开启了诉讼先河。
西汉蜀郡人邓通,曾在汉文帝支持下开采铜山,冶铜造钱,所铸造的“邓通钱”流布天下。
到了东汉,南阳邓氏以邓禹为代表的邓姓族人世代显贵,成为望族。邓禹和其弟邓宽,跟随光武帝刘秀与篡位的王莽作战,破王匡、刘均等部,名震关西,匡扶刘秀建立东汉。邓禹先后任大司徒,封高密侯,系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显宗即位后,邓禹被拜为太傅;邓宽封明清侯。其后,邓禹子孙辈中的邓震、邓袭、邓珍、邓康、邓训、邓骘、邓弘、邓晨、邓彪等29人被封侯,2人被封公,为东汉朝廷的内政外交立下汗马功劳。其中,邓训是邓禹第六子,封平寿敬侯。邓训长子邓骘因曾率军大败西凉胡羌,被拜为大将军,位列三公。邓训之女邓绥曾为汉和帝的皇后,并作为汉安帝时的皇太后执掌朝政16年,邓绥还是蔡伦纸发明的积极倡导者。
到了魏晋隋唐,南阳邓禹的十三房后裔渐渐分枝散叶,分别迁徙散居到楚、闽、广、浙、豫章、晋、甘等南北各地,并在各地分别形成南阳邓氏、平阳(今山西临汾一带)邓氏、长沙(今湖南长沙一带)邓氏、陈郡(今河南周口一带)邓氏、安定(今甘肃平凉、宁夏固原一带)邓氏、宜春(江西宜春一带)邓氏、南雄(广东南雄一带)邓氏等名门望族。三国时的蜀将邓芝、魏将邓艾,均为南阳新野人氏。从南阳迁徙的各支,西晋人邓攸为平阳邓氏的开基始祖,曾出任淮南太守、汝阴太守、尚书右仆射等职;东晋人邓粲为长沙邓氏一支的历史名人,著有《晋书》10卷,因岁月剥蚀,惜如今已难窥全貌。陈郡邓氏有邓岳于东晋咸康年出任广州刺史,因讨伐夜郎有功,晋升为平南将军;安定邓氏有邓翼、邓渊、邓颖等均具文韬武略,在东晋出任过重要军职,邓渊还著有《国记》多卷。另有邓森,是唐高宗时的监察御史、吏部员外郎。
宋元明清时期,发源于南阳的邓姓,经千余年繁衍发展,家族重心渐渐转移到江西、湖南、福建、广东、江苏、安徽、四川、湖北等地。江西邓姓名人,有元代诗人邓雅、明代抗倭将领邓子龙等;福建邓姓名人,有以《拼榈文集》25卷传世的南宋进士邓肃、曾任武昌知府的明代进士邓文铿;湖南邓姓名人,有以《邓绅伯集》2卷传世的宋代诗人邓深、清代著有《湘皋诗存》《南本草堂诗钞》《南本草堂文钞》的南村老人邓显鹤、清代著有《白香亭诗》3卷的诗文家邓辅纶;广东邓姓名人,当首推清同治年间(公元1894年)甲午海战中,在遭遇日舰围攻且弹尽舰伤的情况下,将“致远”舰开足马力撞击日舰“吉野”号而壮烈牺牲的著名英烈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魂”,国难当头时,他以粉身碎骨的壮举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海疆英魂!江浙邓姓名人,有编纂《濮志》10卷并著有《松韵集》《怀旧录》的明代诗文家邓韨、鸦片战争中协助林则徐禁烟的清朝爱国将领邓廷桢;四川邓姓名人,有结集《内制集》《素履斋稿》且留存大量诗文的集贤直学士兼国子监祭酒邓文原;安徽邓姓名人,有元末明初朱元璋麾下的名将邓愈、邓通,清代擅长四体书的碑学书法家邓石如等等。
公元二十世纪以来的邓姓名人,主要有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曾代行广东省长和军政府总司令的陆军上将邓仲元,有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曾任黄埔军校教育长的国民党著名左派领袖邓演达,有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领导人又是工人运动先躯的邓中夏,有在工农红军长征时历任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中央纵队政委的1946年“四八”烈士之一的邓发,有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成员邓小平、邓颖超、邓子恢,其中,邓小平更是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有曾继彭德怀之后出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解放军开国上将邓华,有著名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兼杂文家邓拓和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邓力群;有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的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有曾获18个世界冠军、连续两届奥运会摘取4枚金牌的“乒乓皇后”邓亚萍…… 在我家乡的湖北省,有本世纪初叶出任过省委副书记的邓国政与出任过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的邓道坤等。
历史上,河南南阳邓州的邓姓家族还有不少人迁徙到港澳台定居或漂洋过海成为其他国家的侨民。早在宋神宗时期,出任广南东路阳春令的邓符协,即携带家小迁居今香港新界地带的岑田,并创办力瀛书院于此讲学。邓符协在香港的后人较具名气者,有南宋抗金将领邓元亮。近代的香港邓姓人,有曾出任新中国第一、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金融界名士邓文钊,有刊行《岭南名画集》的著名国画家邓剑刚,有主演过《游龙戏凤》等大量影片的梨园花旦邓碧云,有以《绿绮园诗集》《邓斋印谱》传世的诗文家兼书画家邓尔雅等。澳门邓姓人,有1920年被孙中山委任为广东军政府财政委员会会长的邓仲泽,有曾获“邓芬三笔雀”美誉的花鸟人物画家邓芬,有曾任《华侨报》《星报》总编辑的邓祖基。明代末年,就有不少邓姓人由江西、广东等地迁居到台湾岛,最有名者,当属台湾歌谣曲之王邓雨贤家族,他的五世祖邓彦拔于清嘉庆年间由广东蕉岭携亲眷渡海移垦台湾,二百多年来,中华传统的书香文化代代承袭,造就了邓缙光、邓观奇、邓盛犹、邓雨贤等若干开塾授徒与著书立说的读书人。上世纪,也有不少邓姓人到台湾定居,如国民党军政人员邓家彦、邓青阳、邓萃英、邓蕙芳、邓龙光、邓经儒、邓文仪、邓文来等。出生于台湾云林县的著名歌星邓丽君的祖籍是河北省,台湾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博士邓昌黎的祖籍是北京市。据台湾文献委员会统计,邓姓,是台湾第56大姓,现约有6万人。
千古岁月悠悠漫漫,家族的迁徙与民族的交融错综复杂,除汉族外,邓姓也有部分支系融入到满族、瑶族、水族、土家族、蒙古族、京族等少数民族。如出生于贵州荔波,先后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五大代表的中共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烈士就是水族人;出生于湖北巴东、率部打响武昌起义第一炮的辛亥革命元勋邓玉麟则是土家族人。我和我的近亲族人,也都是出生并成长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的土家族人。

唐朝初年,邓骘的第二十四代孙邓超为节度使,知袁州(今江西省宜春市)府事,于是携带家眷从南阳迁往袁州任职,成为江西邓姓的开基始祖,其后,邓姓中的一支再迁往吉州(今吉安市)。
元至正年间,邓超在吉州的第二十八代孙邓通,跟随朱元璋部将邓愈转战苏皖浙等地。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封邓愈为卫国公,邓通是邓愈帐下的承信校尉。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湖南辰州诸蛮作乱,邓通又随征南将军邓愈平定辰州(今湖南省沅陵县)诸蛮的四十八洞,屡立战功。明洪武六年,邓通与当地已归顺明廷的土司王彭天宝等交往密切,并奉帝命留守辰州府,为辰州参将,被封为武德将军。邓通的侄辈,有邓刚、邓果、邓鹤轩等,分头离开江西吉州,迁往广西全州、湖北石首、四川广安。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王朝颁令《军队留戌,并将其军人家属移民于军队所住戌地,工农士商任其选择》,邓通及其夫人戴氏从吉州带领子孙来辰州定居,且渐渐融入当地的土家族。邓通让长子邓毓一统兵驻守大名溪(今泸溪、辰溪一带),次子邓毓二统兵驻永定八都(今张家界市地域)。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邓通卒于辰州,因邓毓一、邓毓二有军务在身,夫人戴氏命三子邓毓三扶其父的灵枢回故里吉州安葬。从辰州,到吉州,古道崎岖,水路滩险,邓毓一、邓毓二、邓毓三兄弟别离,相聚无期,戴老太君遂将一口耳锅打成三块,让兄弟三人各执一块,以此作为子孙后代相认的标志,并拟定了六十字的班派。后来,邓毓一之子邓聪仕将“打锅邓”的史实与拟定的班派刻于其母张氏的墓碑碑文中。此碑立于明朝永乐年间,在湖南省沅陵县的枫香坪。600余年岁月迢遥,不知现今墓碑与碑文是否完好?
“打锅邓”的六十班派如后:“毓聪荣仕志,万仲启伯之,宏良上大人,世代永发兴,德裕崇高茂,祥和应瑞呈,熙朝开圣祚,汉国肇文明,学福长安定,才全久正纯,展谋彰秀绪,显达美家声。”邓通之子邓毓一、邓毓二、邓毓三兄弟三人,遂成为“打锅邓”的第一世祖。
“打锅邓”创立后,邓毓一袭父职为辰州参将,其后代子孙多迁居到常德天子院;邓毓三与其母戴老太君扶柩回江西吉安府定居;邓毓二驻守永定八都(今张家界),其后代,大部分留居辰州和永定。
“打锅邓”的后代,有邓仕祥、邓志华分别为永顺土司的高官武将,土司王曾赐老司城雅颂溪为邓志华家族的封地。邓志华之子邓万鹏,曾是永顺土司“神武大刀队”的头目,取字凌霄,明嘉靖年间,他跟随永顺土司王爷彭翼南赴江浙前线抗倭,在王江泾一役中率部斩杀倭寇三千余人,受到明王朝的嘉奖,被封为大将军。
清康、雍年间,“打锅邓”后代中的邓伯逢、邓之明随永顺土司王迁居颗砂(位于永顺县东北),土司王再赐颗砂的松云潭为邓氏封地。雍正七年(公元1728年),永顺土司“改土归流”后,邓之明之子邓宏伦携家人远走他乡,远迁鄂西南山地。乾隆年间,这些邓姓人分散到已土崩瓦解的容美土司属地(今鹤峰县以及恩施市石灰窑村一带)落脚,最远的迁居到今重庆万州、四川达州和巴中等地。我所属的邓氏家族,应为当时由永顺颗砂邓姓人迁往鄂西南洪荒草野定居的一个支系。
关于“打锅邓”的六十班派,在第十一世祖即邓宏伦这一辈中,也许是由于兵荒马乱间族人们分道扬镳,也许是由于邓氏家族中识文断字者未能将班派代代沿袭,也许是由于“改土归流”株连甚广需要隐姓埋名,除留居颗砂的那一支邓姓外,迁徙他乡的不少邓氏人没有很好地承袭下来。有的误用音近而字不同的班派为后代命名;有的在某处定居后,重新确立了新的班派。这就导致不同地区的邓姓人很难互通族谱,很难论资排辈。

我所属的邓姓支系并未留下家谱,也曾悬搜冥索,终是一无所获。我仅仅能记忆起父亲生前所述:顺着他这一辈向上追溯,其八世远祖,大约是在清乾隆年间,由湖南永顺一带“打锅邓”支系搬迁到今恩施石灰窑村定居的一群“搬家子”。男女老少,三五成群,食不裹腹,衣不遮身,落脚在一片竹丛深处挽草为记,叩石垦壤,春种秋收,成为我出生之地的最初移民之一。父亲说,为了传宗接代,“进山公公”(不知是邓宏伦本人还是他的子侄辈中某人?)也曾拟定新的班派,当是“鹞鹰天上友,永锡大国昌,文武安邦定,宗德显荣光”,共二十班派。这“进山公公”以“鹞”字开头确立派行,也许他自己本来就名衔一个“鹞”字,也许他领着妻儿老小在深山老林转来转去转晕了头,只发现天空中的鹞子与山鹰凌空翱翔,舒展自由,不至于迷失方向,也许他想到了“鹞子翻身”这一词语而对落难的家族寄予厚望。于是,他矢志与鹞鹰为友,求鹞鹰指点迷津,忧自己,忧家族,同时也心忧国事,希望天下太平干戈永息,希望像他那样的黎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因躲避战乱与洪灾迁入深山的逃难者,渐渐远离了邓氏祖宗的兴盛与荣耀,渐渐淡忘了文韬武略建功立业的辉煌,我的远祖“鹞”字辈、太祖“鹰”字辈、烈祖“天”字辈、天祖“上”字辈,竟无一人留下他们的名字与生平记载!只有从高祖“友”字辈开始,才通过一方尘封土埋的古碑,向我等今人隐约透露出一些家族传承方面的蛛丝马迹。
那古碑下方掩埋的墓主名叫邓友华。我根据碑文考证,这位高祖出生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01年),岁为辛酉;卒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岁为庚午,享年69岁。所谓高祖,就是我爷爷的爷爷,按“进山公公”拟定的派行论,他是由湘(湖南永顺)入鄂(湖北恩施)邓氏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之一。立碑的主孝子“永”字辈邓永德,正是我嫡亲爷爷的生父。立碑时间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岁为甲辰,系墓主辞世34年后所立。
碑文颇短,除“天经地纬乾刚坤柔”以及“亚田创业”“敂劳之恩”等程式之语外,并未具体描绘出墓主的性情与生平。但我却能根据立碑年份所载的孝名,推导出墓主家族演化的大体脉络。由于年代久远,凡有孝名者今均不在人世;许多立碑之后出生的族人,如我的伯父、父亲、堂兄等,也已相继仙逝。但我能从姓名的派行中,隐约窥见一个家族兴衰演变的轨迹:生生死死,子孙绵延,生得茫然,死得坦然。坟山,坟山,一个山里人,就是一座山。活着,那山负篓荷担,坡上坎下地移动,土里翻,土里滚,靠挖泥拌土辛苦营生;死后,那山骤然间归于沉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依附在山旮旯里,终化为一堆被世人淡忘的泥土。血也罢,肉也罢,骨也罢,灵也罢,终不过是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土坷垃,一旦回归为山,回归为土,就成了亘古大地的一方肌肤!父亲生前曾对我慨叹:邓家祖坟不在少数,但多是草草掩埋,成了没留下只字片言的土堆堆,只有那座老坟前有一方碑石,可供我们知晓一点邓氏宗亲在这山野地带的来龙去脉。
同时,我还从碑上知晓,晚清时,我家乡出生之所的具体地址为:湖北施郡恩邑东乡崇宁里十甲十个棚龙潭屋场湾(今称邓家垭)。
我的曾祖辈、我的祖辈、我的父辈,有跋山涉水为山里人号脉问诊的土郎中,有在街坊开馆授徒的私塾先生,有成年累月挑一对笆篓上四川、出湖南贩卖生漆与药草的生意人,但更多的则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听父亲说,我奶奶在我父亲3岁时因染恶疾吐血而亡;我爷爷因欠赌债输光了几亩薄地,于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失声痛哭尔后投缳(huán,绳圈)树杈,他死时,我可怜的父亲年仅11岁。同样听父亲说,他那一辈人中,有一个比他要大二十来岁的堂兄名叫邓大福(我应称为伯父),曾跟随贺龙转战在湘鄂边区,历任红军中的连长、营长和游击大队长等职,但后来红军肃反扩大化,他因与被称为“改组派”的王炳南私交甚密,被时任中央特派员的夏曦施以活埋的酷刑。那位伯父膝下无子,姻妻改嫁,竟然成了绝户!
我父亲是“大”字辈幺房中的幼子,他父母双亡后,只好挑着两只笆篓外出讨生活。十来岁的小小生意客,向东远行到津市、常德与长沙,向西走到云阳、开县与达州等地,并在宜昌的乱民营中度过三个年头,还被强行捆押到恩施抗战机场的修建工地当劳工。他亲眼看见日寇飞机狂轰滥炸下,同伴们血肉横飞死伤无数,尸体被一麻袋一麻袋地拖出去掏坑掩埋。十七岁,父亲在一次贩运生漆出湖南的途中,遭遇到一伙强寇拦路抢劫,不仅失去货篓、货物与外衣,而且其右臂因受到棍棒砸打落下终身残疾,一辈子再也未能伸直。
经调查了解,我得知高祖邓友华、曾祖邓永德的后裔,今散居在恩施市石灰窑乡地的多处,约有二十来户,一百多口人,从“进山公公”拟定班派的第五代,其香火已经延续到第十三代。我,是第九代“国”字派的儿郎之一,也是在我父亲与堂兄去世后,石灰窑邓氏家族健在者最高辈份中的长者。向下延伸,家族中,除了子侄辈与孙辈大有人在,我还有第四代“武”字辈的重孙上了大学,第五代“安”字辈的玄孙上了小学。

根据我由湘入鄂“进山公公”拟定的班派,我的派行是“国”,我出生的时间,恰值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第四个年头。伟大的人民共和国于公元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我是1952年生人,恰好是现今被称为“共和国长子”的“50后”之一。
出生时,父亲给我的派行“国”字后面加上一个“纯”字作为大名,“国纯”,小字“品之”。大名中,纯洁的纯,纯粹的纯,是不是隐含着父亲的, 一种期冀、一种志趣呢?我的先祖,早已凭一个“国”的派号将我之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而我少小时苦大仇深的父亲,更是用一个“纯”字对我提出了人生高标。上中学以后,父亲同意我采用“邓斌”二字作为常用名,而小字“品, 之”,则与“邓斌”一道,成为我后来发表文学作品与理论文章的笔名之一。
孔夫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孟夫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数十年的生命进程,始终伴随我的座右铭,有儒家经典,有马列宏论,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亦有初识文墨的父亲言传身教。我记得,父亲对子女的教育,总是念念不忘修身、齐家、治国等。家族虽无谱书传世,他也略知祖先曾有人著书立说、战功显赫、封侯拜将,至于“搬家子”“打锅邓”“松云潭”“雅颂溪”之类,更是在父亲的言谈中反复出现,足以证明他对家族之根本看得相当重要。父亲只上过三年私塾,但他对三国、水浒如数家珍,诸多手艺无师自通,所刻正草隶篆等各类字体的图章成就了他毕生的衣饭碗。正是因为对父亲言行的耳濡目染,我自幼喜读诗书,酷爱文艺,终于由一个山里贫困农家的穷孩子,历经“文革风暴”与“改革开放”的洗礼,成长为一名向世人传道授业的“教书匠”,获得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高校教授、作家、文艺理论家、恩施本土民族文化专家等等桂冠,公开出版了12部长篇文学专著与作品集,出版各类编著50余部,并获得多项省级、国家级文学作品与文艺理论大奖。
古人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从我的出生之地——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的邓家垭或者从我的供职之所回望邓氏渊源,我远远地眺望到湖南永顺的松云潭、雅颂溪,眺望到湖南沅陵(古辰州)、江西吉安(古吉州)、江西宜春(古袁州)与河南南阳所辖的邓州(古邓国)。邓氏家族三千余年的繁衍与流徙、分枝与发叶,涵纳着极其丰富而深邃的传统民族文化。忘掉它,就是忘掉根本;丢弃它,就是丢弃血脉与灵魂!
人老了,我蓦然觉得,我虽然叩访过全国大多数的繁华都市、风情胜境,也曾飞出国浏览过亚欧十来个国度的异邦风情,但尚有一条必须走的路程仍在呼唤着我,这就是回溯一次我那一支邓姓的迁徙历程,访一访永顺、沅陵、吉安、宜春与南阳邓州,拜一拜邓国春秋园内邓氏家族世祖邓吾离侯爷的陵冢,看一看3291年前(公元前1272年)邓氏得姓始祖邓曼(曼季)王爷的封地。遗憾是的:“微斯人,吾谁与归”呢?并且,追本溯源聊邓姓,聊与谁听呢?这正是:幽思未有穷期,惶惑难以止息。
谨以此文,追本溯源聊邓姓。
  
(作者系湖北省恩施市人,土家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恩施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曾为湖北省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恩施州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恩施州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恩施州作家协会副主席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巴文化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