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热点推荐 >

襄阳邓城不可能是邓国的都城

发布时间:2022-08-25 11:03:22 人气: 来源:《邓姓文化》杂志2019年第

襄阳邓城不可能是邓国的都城
张宗成
 
       邓姓起源于古邓国,即因邓国而产生了邓姓。古邓国国都及邓姓发源地在今河南邓州境内。
       提出此说最早的是东汉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南阳郡”条下,列南阳郡辖县三十六,其中有邓县(今邓州市)。应邵注曰:“邓国侯”,邓县即古邓侯国之地。
       西晋初年学者杜预在《春秋释例》卷6“邓地”条下曰:桓七年“邓,义阳邓县(今邓州市)”。桓九年“鄾,邓县南沔水之北鄾也”。义阳,今河南省桐柏县东,西晋时期曾在此置义阳郡。在这里,杜预明确地指出了古邓国的地望在河南邓县一带。
       明《大明一统志》,明嘉靖《邓州志》《南阳府志》,清朝乾隆年间编写的《邓州志》皆沿袭此说,认为古代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境内。
       著名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 ,明确指明邓国在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童书业在《古巴国辨》,吕思勉在《先秦史》诸文献中,均准确无误指明邓国在今河南邓县,而不是湖北的襄阳。
       百度邓国词条是这样介绍的,邓国(前1264年—前678年):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巳年(另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在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到公元前678年被灭,历时563年。
本来很明白是事,近些年却有了不少杂音:
       近日,在历史之家吧百家姓栏目读到一篇文章,文中言之凿凿地说,“邓姓是中国新姓氏排行27的大姓(据2013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姓氏发源于今湖北襄阳团山镇邓城村,今有邓城遗址。”(搜狗搜索)
       在邓国故址词条下,有这样的话:“邓城故址位于襄阳市樊城北约6公里处,邓国是西周时期诸侯国,封为侯。”这话含混地流露出一个信息,即邓国都城就在邓城。明确的说法也有:“邓国的都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邓城城址现位于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
       为了给邓姓起源于襄阳邓城的说法找到一个解释,意图自圆其说,有一个介绍邓姓起源的词条莫名其妙地来了个“北迁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灭邓祁侯,邓国亡,子孙以邓为氏。邓人北迁定居于今河南邓州,在西汉时形成了著名的南阳望族。”
       这些说法加以邓城遗址及其周围出土文物佐证,让邓姓起源“襄阳说”平添了几分底气。但仅能先入为主,混淆视听,收三人成虎之效,追溯邓地早期的历史,了解邓姓的起源和发展,便可知襄阳邓城不可能是邓姓的发源地。
       一、从姓氏和时间说,邓姓起源于曼姓。追踪邓姓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五帝之一的颛顼赐金天氏有功的后裔为曼姓。
《山海经》记载夸父逐日的故事,最终夸父弃杖化为邓林,邓林位于邓州市林扒镇一带,当时向西、西北延伸是一片很大的原始森林。这是神话传说首提“邓”地。有历史记载的邓的出现则为公元前20世纪,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始有邓国(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嘉靖邓州志》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因当时邓有原始大森林为险,仲康孙少康曾在这一带躲避过战乱,后以此地为基础,复国迁还帝丘。夏的国都迁走了,但作为封地的侯国姒姓邓国当继续存在。
       夏代邓国被灭于商武丁王时,彼时,各地的叛乱不断,武丁四处征伐,先后征讨了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诸多方国,还对荆楚之地用兵,“挞彼殷武,奋发荆楚,深入其阻,衰荆之旅”(《诗经·商颂·殷武》),并取得了征讨荆楚荆蛮的全面胜利。其中就包括建立于夏代而臣服于商的夏代姒姓邓国。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控制,武丁就把自己的亲信分封到各地建立受商王朝中央直接控制的诸侯国。殷商邓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武丁将他的叔父曼季封到已被商王朝消灭的夏代邓国的所在地,建立了殷商邓国。曼公,字德阳,就是殷商邓国的第一位国君,邓姓一世祖。为了有别于夏代的姒姓邓国,史称曼公建立的邓国为“曼姓邓国”或“殷商邓国”。
       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邓,曼姓,殷时候国也。进入春秋后,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记载:“邓,古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清陈廷炜编撰的《姓氏考略》记载:“邓,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汉水以北),是为邓侯,后以为氏。”香港屏山《邓氏总族谱》记载:“考叔曼,武丁丁巳封季父曼于南阳,食邑邓国,以国赐姓曰邓, 郡于南阳,而邓氏始祖生焉。 ”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记载: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对由邓国而产生的邓姓世系亦有明确的记载:“粤稽邓氏,自商武丁封其季父曼于河北(汉水以北)南阳之邓,遂以南阳为郡,邓国为姓,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晃、徽、庆、桓、昆、史、晖、浩、煦、杞、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字吾离,经十九代……再传尚,粹及渊,计二十二世”等等,这已成为海内外邓氏所公认。苏洵为邓氏族谱所作序文称“粤稽邓氏,始出自商武丁封季父曼于邓,其后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等等,以上诸多记载表明: 殷商邓国建立于商高宗武丁丁巳年(公元前 1240 年),邓姓因邓国而产生,因此,邓姓产生于公元前 13 世纪中叶。邓国的开国邓侯曼公即是邓国第一位邓侯,也是邓姓的第一世祖。因今邓州是古邓国之国都所在地,故邓州就是邓姓之发源地。
       而以邓城遗址发现为依据持邓姓发源于襄阳说却抛出了这样的说法:楚灭邓后,楚公子被封到邓陵,后称邓城,在今湖北襄阳市襄城郊区西北,其封邑楚公子的后代,姓“邓陵”。邓陵氏:芉姓,楚公子(公元前?—公元前-479年,楚王封子西于邓陵,公元前506年在郢附近建新都。公元前479年被白公胜杀死。子西,邓陵氏一世祖。)食邑邓陵。问题来了,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姓氏,即“邓陵”,邓陵和邓能等同吗?我想所有的邓姓后裔恐怕都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个强加的来自楚国国姓派生出的“邓陵”。另外,据此说法,邓城是邓国灭亡的时候才建立的,比曼姓邓氏的存在晚了五六百年。
    二、从所辖地域看,邓城所涉的范围过小,与邓国的历史地位不符。
       《春秋》载:“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邓国在春秋时期和周王室关系很好,和其他诸侯国也多有来往,见于记载的有邓候吾离朝鲁。《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其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记的是巴国(当时在鄂西,后迁川东)派了韩服到楚国,并通过楚国要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巴国韩服一起往邓国,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鄾国时,鄾国人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的行人。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和邓国作战,并打败了邓国。这是《左传》记载的一段史实,也是史料中记载的发生在襄阳的第一场战争。
       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国土纵横几百里或百余里是应有的规模,不会像今日的乡镇一样纵横只十里、八里那么局促狭小。第四等爵位的巴国派使臣从几百里远的地方带礼物来主动结好邓国,可见当时邓国的国势与威望。殷商邓国的范围为:北起南阳盆地南部,与中心位于今天南阳市的申国接壤; 东部跨越今新野与位于桐柏一带的曾国相邻; 南边到汉水,与楚国相连; 西与谷国相望(其位置在今湖北谷城县)。其面积约有 1 万平方公里。国都在今邓州市境内。楚国灭邓后,将邓国国都改为楚之别都之一,称穰邑。
       两周的邓国地域应当于此差不多。这样一个地域,都城在古穰邑(现在的邓州)是妥当的。
       邓国的属国鄾国,位置在邓国的南端,离现存的邓城遗址南北距离仅数里,太近了。而鄾国是邓的南鄙,若邓城为国都,位置又太偏南,辐射范围过于狭小,跟一个有相当实力和影响的侯国不想当。鄾国得罪了人,受到楚巴联军的讨伐,邓国作为宗主国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于是派兵解救,结果受到连累,遭到失败,恐怕也与作战地域跟邓都穰邑有相当距离有关。
       三、从邓城遗址所占空间看,邓城占地面积过小,不足以作为一个侯国的都城。
       据网上资料,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东墙长766米,南墙长896米,西墙长713米,北墙长858米。按此计算,邓城周长为3233米,另有介绍周长为3150米。其大小大约1里半见方,相当于一个不大的村寨。放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勉强可作为一个县治之所在。介于孟子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之间,孟子举这样的小城为例,说明攻防胜败的道理。而这样大小,作为一个侯国的都城,实在是太不够分量了。
       四、从邓城遗址时代也说明邓城不可能是邓国的都城。
       邓城遗址时代为春秋至南北朝。春秋时期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邓国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所灭。也就是说,邓国在进入春秋93年就亡国了。所以,邓国不可能在亡国前93年内将国都从邓州迁到离楚国很近的邓城,以方便楚国灭亡自己?
       那么,邓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见于网页的介绍称邓城又称邓陵,是邓国灭亡后楚王的公子子西的封地所在。邓陵子是见于记载的墨子的三大弟子之一。墨家有一个观点叫“非攻”,《公输》中就曾记录了一次墨子和鲁班的攻防演练。类似的演练可以在这样的地方举行。邓城如果作为邓国时期的南部防御设施而存在,也是有可能的。春秋时期楚国势力在逐渐强大,怀有“问鼎中原”之心,如果邓国国都早期不在这里,是不可能在这个时期把国都迁到这里的,因为这里距楚国更近,危险更大。如果假设邓城是邓国在春秋时期建的,那合理的解释就是为了防御楚国,在南部边境建立的城堡,用来屯兵御敌。
       邓城还有可能是邓国存续期间守灵人的驻防地。离邓城北约3公里为丘陵地带。邓城南面东面皆有河,是一块不错的风水宝地。有两周时期墓葬群,青铜器“邓公乘鼎”出土于此地附近,说明有可能这里有邓国的王陵在。正如明有十三陵,清有东陵西陵一样,邓国王陵和都城处在相距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
       邓城还有可能是一个安置亡国后邓国移民的地方。楚国灭申国已有先例。公元前687年春,楚文王灭申国。从南阳西关煤场出土的铜簋上铭文可印证,申被楚灭后在此设立申县。申国被并入楚国后,楚文王将申国的贵族和部分平民强行迁往申国东面的今河南省信阳市安置,史称其为“信阳之申”,亦称“东申国”,成为楚国的附庸国。楚国灭邓国后,因有楚武王夫人(楚文王母亲)、吾离之女邓曼的亲戚关系,邓虽被灭国,但楚不会赶尽杀绝,指定一个地方安置亡国的贵族,是有很大可能的。这恐怕正是邓城附近多有遗物出土的原因。
        邓城更有可能是后来某一个很短时间段邓城县或者小范围的邓县的县治,但无论怎么说,它都无法担当邓国都城的职能。一句话,邓城遗址的存在,只能证明古代襄阳北的邓城和邓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能证明它就是邓国的都城,也因此它不可能成为邓姓的发源地。
       (张宗成:河南省特级教师,文史专家,邓州市李贤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