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名人 >

毛里求斯华侨名人——邓军凯 作者 楚汉

发布时间:2012-06-05 16:31:00 人气: 来源:未知

毛里求斯华侨名人——邓军凯

楚汉

近代以来,世界各地生活着包括邓姓人氏在内的许多华侨华人,他们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曾经作出并在继续作出巨大的贡献。邓姓华侨华人的业绩,是整个华侨华人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笔者拟对邓姓华侨中的一位代表人物邓军凯加以介绍,希望能够为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提供一些资料。

一、早年经历

邓军凯(1901——1954),是现代时期毛里求斯新闻界和教育界的著名人物,同时他也是当地的侨领之一。1901年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今梅州市)。19岁时,邓军凯毕业于梅县师范讲习所,不久即去非洲的毛里求斯学习经营商业。1925年,他由毛里求斯回国,次年在故乡罗田径乐冶小学任教。数年后,他于1931年再度前往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位于非洲,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岛国,素有“印度洋之珠”的美称。近现代时期,前往毛里求斯谋生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多位广东人和福建人。其中,绝大多数华侨来自广东梅县。邓军凯就是其中之一。

邓军凯初到毛里求斯时,先是跟着早期到此的华侨学习如何经商,这时他才是个20来岁的青年。可能对于商业活动还不太熟悉,加之他原来毕业于师范学校,因此又于1925年由毛里求斯回到梅县,当了一名小学教师。1931年,当他再度前往毛里求斯时,已是“而立”之年,不仅积累了从事商业活动的经验,而且逐渐成为了商界的领袖人物。

二、服务商界

在毛里求斯,早期华侨商人多为小商人,特别是零售商,他们为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毛里求斯历史学者赞扬说:“哪里出现新的居民区,中国人就到哪里,把日用品带给当地的居民。”华侨商人不仅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同时他们缴纳的营业税也增加了毛里求斯政府的财政收入,从而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邓军凯第二次来到毛里求斯居住的时候,便是一名华侨商人。虽然目前尚未掌握更多资料,不知他经营的是哪种商品,但是从他当时在毛里求斯华侨商界的社会地位来看,他显然得到了广大华商的信任和拥戴。

1629年至1933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毛里求斯的华侨商业也深受影响。经济危机过后,市场疲软。在毛里求斯的首府路易港,一些华侨店主为了招来顾客,开始降低货价。这种做法,既给他们自己造成经济损失,又给其他华商带来了不利影响。这时,毛里求斯《华桥商报》发表文章,号召华商团结起来,共度危机。于是邓军凯联络李利堂等有识之士,在路易港组织护商总会(即“华商自救合作会),并在外地组织护商分会。各区护商分会团结广大华侨商人,特别是零售商,统一货价,避免互相伤害,在路易港护商总会和外地护商分会的努力下,毛里求斯华侨商人逐渐摆脱了世界经济衰退造成的困境。

在这次护商活动中,邓军凯起了重要作用。有书中记载:尤其是邓军凯先生,以“号召各社区侨众组织护商区分会的苦干精神,挽救起小资本于水深火热之中。邓军凯除了奔波出力外,还在《华侨商报》上不断发表文章,唤醒华侨商人不要压价贱卖,以免害人害己。对于邓军凯热心为华侨商人服务的并在这场护商活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毛里求斯华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邓军凯不仅经常为《华侨商报》写稿,而且他本人也于1938年正式加入《华侨商报》,主持笔政。邓军凯加入《华侨商报》后,曾任该报总编辑。他为维护毛里求斯华商权益,为团结教育广大毛里求斯华侨同胞,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文教活动

邓军凯毕业于梅县师范,因而他对学校教育比较熟悉,并且十分关心教育事业。他在毛里求斯定居后,一方面服务商界,同时又从事教育活动,成为教育界的知名人士。

早在20世纪初期,毛里求斯的华人社区就创办了新华学校。1941年,新华学校在原有小学的基础上增设初中班,发展成为新华中学,原有小学成为附属小学。这时,邓军凯就任新华中学校长,并亲自讲授该校的中文课,新华中学在邓军凯领导下,不断发展,教师和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邓军凯再度出任新华中学校长。40年代至50年代,该校学生达到1000余人,教师39人。由于该校较有名气,因此临近毛里求斯的留尼区和马达加斯加,亦有华侨子弟前来就读。新中国成立后,该校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回中国升学,许多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

新华中学的办学经费,除由当地的热心教育事业的华侨提供外,同时也依靠该校校友以演剧等方式来筹集款项。在新华学校建校初期,毛里求斯华侨的人和会馆(起初名为“人和旅馆”)出力颇多。邓军凯担任新华中学校长期间,该校亦能做到办学经费自给。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军凯曾在“毛里求斯华侨抗敌后援会”担任职务。1938年,他正式加入《华侨商报》,并从1942年开始任该报的总编辑。邓军凯在《华侨商报》上积极宣传抗战,传播中国文化。据有关资料记载,他在报上“宣扬祖国的文化,报道中外详细的新闻,尤其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鼓励华侨发挥爱国主义的精神,尽量出钱出力,使残酷的日本帝国主义早日消灭,争取最后的顺利”。

在这一时期,曾发生过一件事情,足以说明邓军凯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高贵品质。当时,毛里求斯航建协会的主持人在处理华侨捐款时贪污舞弊。事情败露后,毛里求斯华侨多不敢开口,唯有邓军凯敢于直言。他以《华侨商报》为武器,“独树旗帜,本着正义的政策把事实揭露出来”。不仅给予国民党在当地的势力以无情的打击,同时也唤醒了当地的同胞。邓军凯的这一举动,触动了国民党势力在当地的既得利益。他们公报私仇,诬告邓军凯等爱国华侨,给邓军凯等人扣上“汉奸”等罪名。呈请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将其引渡回国。由于邓军凯与之进行针锋相对的坚决斗争,这件事以当地国民党势力的失败而告终。

邓军凯再次担任毛里求斯新华中学校长期间,除了努力筹措办学经费外,还以新华中学、仁和会馆《华侨商报》为核心,组织“毛埠”华侨青年进修会、业余文化社等社团。“毛埠”及毛里求斯。华侨青年进修会于1953年成立,并制订了详细的《组织章程》。该会的宗旨是“联系情感,提高学习效能,发扬团结互助友爱之精神”。章程规定:“凡思想进步以及愿意学习祖国新文化、无不良嗜好之青年,得本会二人之介绍,经干事会通过,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均可申请加入会员。”该会在团结毛里求斯华侨青年、加强毛里求斯华侨与祖国的联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邓军凯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深受广大毛里求斯华侨的衷心爱戴和真诚拥护。

四、关心祖国

邓军凯虽然生活在远离故土的非洲毛里求斯,但他时时不忘祖国,关心祖国的命运,并付诸实际行动。邓军凯关心和热爱祖国的行动,在各个历史时期均有突出的表现。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邓军凯投入“毛里求斯华侨抗敌后援会”的工作,并以《华侨商报》为阵地,积极宣传抗日。作为《华侨商报》的总编辑,他发表文章,号召华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出钱出力,支援祖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初期,中国全国人民都渴望和平,希望国共合作。远在毛里求斯的华侨也有着同样的愿望。这时,邓军凯在《华侨商报》上极力宣传和平政策,主张国民党和共产党组织联合政府,使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是,由于蒋介石决意实行专制独裁,发动内战,又把中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

解放战争时期,邓军凯见到革命必将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认识,从他后来(1952年4月)写给其三弟邓仲三的信中,就可以得到证明。邓军凯在信中回忆道:“我十余年来在海外执着报馆的笔政,对于国际大势及时事,都有去加以分析及批评。对内早已痛恨着蒋朝的贪污无能,已知其崩溃不远,所以在锦州未下,东北犹存的时候,我已批评蒋军必溃,蒋朝必亡。”邓军凯深信古语说的:“得民者昌,失民者亡。”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之所以必将取得胜利,是因为“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深受人们归附耳。”

新中国的成立,给邓军凯带来极大的欢欣鼓舞。他在给其三弟的信中说:“我们今天欢欣的是全中国解放,人民翻身了,以前的旧社会封建的旧制度根本铲除尽净,所以我有一个信心,新中国是必然达到富强的境地。目前我们吃着苦,他日我们必能享受自由康乐的幸福。”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邓军凯认为美帝必败,中朝必胜。据他分析:“如果它(指美帝)冒险打下去,必不能得到好果,反之将遭受无比的惨败,而且以现在的国际情况说,除了要美援的国家,苟且同情它以外,其他是深恶痛绝于美帝的行为了。由于这样美帝是楚歌四面,无论如何是要言和,中朝必获最后胜利。”(邓军凯给三弟的信)邓军凯在当时能有如此正确的分析和认识,实属难能可贵。

与此同时,邓军凯还在毛里求斯《华侨商报》上不断发表文章,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并且大量报道祖国生产建设的成就。

五、功不可没

邓军凯的进步思想,正确认识和积极表现,是他理所当然的成为毛里求斯华侨的一位著名代表人物。1954年7月,他当选为非洲地区的华侨代表,回国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同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邓军凯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参加完会议后,回广东梅县故乡探亲。途中因肝癌发作,于11月15日在上海病逝。

逝世之前,邓军凯躺在上海东华医院病榻之上,仍念念不忘毛里求斯的华侨华人。病危时,他给毛里求斯仁和会馆、报馆及各侨团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们加强团结合作。信中写到“要致力于邀请侨胞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开诚布公的来协商,务求达到两报馆(指毛里求斯当时的《华侨商报》和《中国时报》)的团结合作,只有如此的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团结华侨,服务华侨,促进华侨爱国大团结目的,军凯愿以此自勉,并盼各界侨胞父老为此而共同努力。”

邓军凯在毛里求斯广大华侨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的逝世,引起毛里求斯华侨华人的巨大悲伤和深切怀念。1957年15日,邓军凯逝世三周年之际,毛里求斯华文报纸《新商报》,专门出版了《纪念邓军凯先生逝世三周年特刊》。当地侨胞在特刊上发表了不少纪念文章和照片,回忆邓军凯在毛里求斯为侨胞利益而努力工作和作出的巨大贡献,其中有《忆往事,念亡友》、《祭邓军凯同志》、《军凯同志逝世三周年纪念》、《永远不能磨灭的功绩》等等。这份特刊表明,邓军凯永远活在毛里求斯华侨华人的心里。

邓军凯不仅受到毛里求斯华侨的爱戴,也受到他故乡人民的尊敬。1984年,梅州市政府在泮坑分景区专门修建了邓军凯纪念亭,以借瞻仰。邓军凯功不可没,他在华侨华人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李安山著:《非洲华侨华人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2、李安山编著:《非洲华侨华人史资料选辑》,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1月出版

3、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人物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4、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教育科技卷》,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

5、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经济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

6、雨盖特·李卓凡·皮耐欧著、武东和等译:《西印度洋华侨史》载方积根编:《非洲华侨史资料选辑》、新华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

作者简介

邓永璋,笔名楚汉,1935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中国党员,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河南省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理事。曾任郑州市政协副主席。从事亚非史、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史、中国传统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