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名人 >

五粮浓香祖师邓子均

发布时间:2012-12-27 16:37:00 人气: 来源:未知

五粮浓香祖师邓子均
 
   
邓子均塑像

据《宜宾市志》载:邓子均(1876——1959),名举安,南溪仙临乡人。邓生于农家,幼年家贫失学,10余岁即随父打短工、搞搬运。1898年,经人介绍到宜宾“大吉祥”干鲜店当学徒。邓办事机敏,工余常自学文化和经商知识,准备伺机干出一番事业,1904年,开始经营小本生意,积蓄了几十两银子。1908年,与黄吉昌合伙开办“吉昌”土酒作坊。1911年又与兰登三联合,购买了“温德丰”酿酒作坊,后更名为“利川永”酒厂,生产大曲酒。
 “利川永”开办之后,邓子均拜宜宾各酒作坊酿造总技师赵铭盛为师,勤劳踏实,聪明好学;对恩师十分敬重,关心备至。赵病了,他去床前侍奉汤药,不离左右;赵到了晚年,又为其购置棺木寿衣。赵铭盛深受感动,将《陈氏秘方》和自己所积累的烤酒技术传授给邓,并嘱其儿子(当时宜宾十家大曲酒作坊的总主烤师)赵范先:“以后要多照顾‘利川永’。”在名烤酒师的指导下,邓子均边学边干,不断改进烤酒技术,曲酒质量显著提高,畅销于夹江、洪雅、犍为、嘉定、雅安一带。
  
邓子均铜像
邓子均初获成功之后,信心更足,便立即着手试验改进,用高粱、大米、糯米、玉米、粟米、黄豆、绿豆、葫豆等九种粮食生产“杂粮酒”。试产时,他常常把杂粮酒带到茶馆、酒楼请人品尝,根据人们的意见,进行改进。经过摸索,于1925年去掉了含油质的黄豆和含碱性的葫豆,使“杂粮酒”达到了同其他曲酒相似的质量。1929年,邓子均在宜宾盐业运销商会主席姜柏年的资助下继续试验,确定优选高粱、玉米、大米、糯米、荞子五种粮食酿造“杂粮酒”。第一次烤出的酒,味浓、香冽,但尾味带涩,认为荞子多了。复经二次烤作,结果涩味全无,但酒性带燥,又认为玉米多了。再经研究决定调整粮食比例,准备三度重烤。未烤之前曾请名医孙我山根据医药配方的加减原理,结合四时气候以及曲药定量多少等因素,提出改进意见,然后进行第三次试验,结果涩燥均无,而且香浓味正,具有独特风格。邓子均通过多年研究、试验终于确定“五粮配方”。
1929年的一天,邓子均携带小坛“杂粮酒”前往宜宾县团练局长雷东垣家,恰遇雷欢宴宾客,乃即席开坛细品,赢得了满堂喝彩,交口称赞为“上乘佳酿”。雷以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觉不雅,时前清举人杨惠泉在座,说:“此酒集五粮
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众人拍案叫绝。自此“五粮液”遂问世。为了开拓销路,1932年邓子均正式申请注册五粮液,精心制作酒瓶和设计商标。并与上海“利川东”货栈建立了销售关系,通过该货栈运往美国旧金山等地销售,获得海外人士的赞誉。并首次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一举获得金奖,为此“利川东”特制一块上书“名震全球”匾赠予“利川永”。
 “利川永”的“五粮液”,由于发酵期长,窖池少,每年只能酿四五轮,年产量量高时才四五千斤,总是供不应求。当时一般曲酒价每斤毫洋四角五分,而“五粮液”每斤可售一元二角,毛利高达50%。邓子均为维护个人专利,深恐同行窃去配方,每次酿造“五粮液”,均于夜深人静之时,率其子邓龙光、邓受之,亲自将五种原料按比例配好并搅拌混和,以防仿制,次日再由工人下窖。对酿造过程,绝对保守秘密,形成独家生产,数年间获利甚大。.......  

五粮液集团大门邓子均雕像
1952年,宜宾专卖公司国营酒厂成立时就着手恢复“五粮液”生产,终因工人对酿制过程不能完全掌握而受挫。酒厂同志多次登门访邓请献出配方,都被委婉拒绝。1954年,经宜宾地委、市委统战部领导同志三番五次登门拜访邓子均,邓为党和政府造福人民的精神所感动,终于献出了“五粮液”的酿造配方,并应聘出任宜宾专卖公司技术指导,五粮液酒厂总技师。在他的指导下,“五粮液”迅速恢复生产,产量越来越大。同时,邓对如何随季节、气候变化增减粮食曲药方面及时加以指导,使质量不断提高。1956年“五粮液”以色、香、味具佳,余香四溢,回味悠长的独特风格,被评为全国八大名酒之一。邓子均创制的“五粮液”逐渐盛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