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名人 >

明未文学大师 邓志谟

发布时间:2013-12-06 16:51:00 人气: 来源:未知

明未文学大师 邓志谟
● 邓仁才
邓志谟家族第十四代后裔
鹰潭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10月29日

   邓志谟,字景南、明甫、鼎所、幼称颖敏,号竹溪散人、竹溪散生、竹溪主人、百拙生、百拙、拙生、竹溪风月主人、啸竹主人、竹溪生、坦然生、南阳居士、豫章竹溪主人、蝶庵主等。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竹溪邓家人。生于1559年左右,卒于1650年左右,祥细的生卒年月有待进一步考证。
   邓志谟一生中著有道教神魔系列小说《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三部;争奇系列小说(现代学者又称游戏小说)《花鸟争奇》、《山水争奇》、《风月争奇》、《童婉争奇》、《蔬果争奇》、《梅雪争奇》、《茶酒争奇》七部;五局传奇剧本《八珠环记》、《玉莲环记》、《凤头鞋记》、《玛瑙簪记》、《并头莲记》五本;编辑专业性、实用性的百科全书、应用文体、书信选集、民间笑话等书籍《白眉故事》、《黄眉故事》、《锲旁注事类捷录》(日本重版改名《丽藻 》)、《古事镜》、《古事苑》、《新刻洒洒篇》、《一札三奇》、《丰韵情书》、《是路集》、《锲旁释鸡肋集》、《人品捷录》、《艺林增补详注书言故事全本》、《肉谱群玉》、《得愚集》、《续得愚集》、《新刻晋斋尺牍》、《一握坤舆》、《蝉吟稿》十八本。共编著小说、剧本、书籍三十多本,二百余卷,总计五百多万字。
   这些作品大多都经历过多次重刻、影印。国内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全国近50家图书馆、博物院、研究所以及日本内阁文库、名古屋蓬左文库、日本国会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等20多家国外图书馆、文库、研究所都有邓志谟的作品收藏。此外《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古本小说集成》、《古本小说丛刊》、《明清善本小说丛刊》、《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对其中的近20多种作品有过著述和收录。
   邓志谟博学多才,学识渊博,学问优长,精佛、儒、道三教,通医药、天文、地理,集作家、学者、编辑、出版、著书于一身,堪称文学巨擘。据《饶州府志》、《安仁县志》及《云林邓氏宗谱》记载:邓志谟“好学沉思,不求闻达,其人弱不胜衣,而胸藏万卷,众称两脚书橱。临川汤显祖尝以异才称之”。
   邓志谟年轻时家境比较富裕,青少年时读书之余喜游名胜。先是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游览故乡的名胜,如在书信中多次提到家乡的龙冈峰、马祖岩、黎浦、锦江等;后是独游天下,南至无为,西至长安,北至内黄,东至杭州。这样实现“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的宏愿。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万历16年(1588)前后,三十左右的邓志谟漫游回家不久,父亲不幸去世。在家守制三年后,自己积劳成疾(患疟疾),接着儿子夭折,妻子亡故,母亲去世。接二连三的变故不仅使家道中落,而且连续的守制也导致这位饱学之士失去了应试的宝贵时机,他不得不挑起支撑家庭经济的重任。为了生计,邓志谟迫不得已背井离乡,远走福建建阳去谋生。大约在万历22年(1594)受聘于当地大书商余氏,先为塾师,后为编辑。余氏即余德彰,字继泉(或泅泉),他在建阳有书肆萃庆堂。萃庆堂集编书、印数、卖书为一体。余氏印刷业历史悠久,萃庆堂早已闻名天下。邓志谟受聘余氏,也是想借此实现他神游艺苑、寄托自己文学事业的心志。在余氏萃庆堂,邓志谟有了用武之地。他利用余氏萃庆堂这个平台,写作、编著了大量具有独创性而又能流传于世的作品。
   他的创作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作品大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今天仍有进步的思想教育作用和认识意义。他的作品来自民间艺人之口,内容丰富,情节曲折,形式活泼,语言生动,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他的作品具有正统文学所缺乏的自然、清新的气息。就小说的题材内容而言,邓志谟长期生活于社会底层,熟悉市民生活和民间故事传说,并带入小说的编创之中,丰富了小说的题材内容;就小说艺术和编创方式而言,提高了小说的艺术水平,扩大了小说的社会影响,促使小说由民间走上案头,由世代累积型编创方式向文人独立创作、雅俗共赏的道路迈进;从小说流派的角度来看,邓志谟在书坊主有意识地组织下进行小说编撰,推动了小说流派多样化的形成与发展。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
   然而中国古代小说家地位远不如诗人、散文家高。邓志谟这样全国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学者,其名却不入正史。他一生清平,生活艰难,没有机会参加科举,没有取得功名,又无一官半职, 加上他的作品又都被禁或流失***,多年来未受文坛重视,正如孙一珍在《邓志谟论》中所说: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存在这样一种文学现象:许多在文学艺术领域有过重要贡献的人,如果他不是进士出身,又没有一官半职,便很少有可能被载入史册。更无人为他们树碑立传,因此后人对他们的生平事迹往往苦于无从查考,甚至连生卒年都无法确定。然而他们却留下了丰硕的精神产品流传后世,永飨读者。明代就有许多这样的通俗小说家、戏曲家。邓志谟就是其中的一位。就这样,邓志谟几乎成了被人们遗忘的文学大师。
   自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学者金文京利用日本内阁文库的珍贵藏本,对邓志谟及其“争奇文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系列研究,先后发表了许多论文,才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重视。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邓志谟及其作品的研究论文,才逐渐见于各大报刊。目前,全国有二十多家大专院校,尤其是师范类大专院校的教授、专家、文人、学者加入了邓志谟及其邓志谟文学研究的行列,各类研究论文百余编,文学界已经在全国掀起了邓志谟及其邓志谟文学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正如以下学者所说:
   日本学者金文京在辜美高、黄霖主编的《明代小说面面观-----明代小说国际学术研守会论文集》的“前言”中说:邓志谟活动的时间比冯梦龙稍早,过去对他的介绍,除孙楷第先生之外,未见有其他学者,可以说是晚明文学研究上的缺憾。
   原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重民在《中国善本书提要》中就赞扬邓志谟的七部争奇系列小说“不愧为书林中好手笔”。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潘建国在《明邓志谟“争奇小说”探源》中说:邓志谟乃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位怪才,他集著者、编辑、出版者于一身,推出了不少面貌独特的作品。特别是“争奇小说”,运用论辩形式,以对话构成小说主体的创作方式,即使在整个明清小说的长河中,亦是极其罕见……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吴圣昔在《邓志谟乡里、字号、生年探考》中称邓志谟是明代主要的通俗小说家和民间文学家; 又在《邓志谟经历、家境、卒年探考》中说:《铁树记》、《飞剑记》、《咒枣记》, 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当通俗小说的文学地位一旦被正确认识的今天, 它们的价值和意义, 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正是它们, 奠定了邓志谟在古代小说和古代文学领域里的地位。它们将使邓志谟之名永久地载入中国古代小说的史册。吴圣昔先生还在《论邓志谟的游戏小说》中称:邓志谟的游戏小说是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之作,在明清艺坛似乎至今未见有类似特色和格调的第二家。它不但以其纯朴而善良的审美理想, 给人们以有益的陶冶和启示、更重要的还以其特有的艺术美, 满足人们多方面的艺术欣赏需要。其作品竟被称为“奇思奇语奇篇”,其作者称为“奇人”。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文学博士程国赋在《明代坊刊小说稿源研究》中说:以邓志谟为代表的下层文人群体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博学多才,这些下层文人与书坊主的结合,具有很强的小说史意义。笔者认为,以邓志谟为代表的下层文人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史上最早的专业作家队伍的形成。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陈旭东教授在《邓志谟著述知见录》中说: 无论是在建阳刻书史还是中国小说史上,他都是一位值得重视的通俗著作编纂者。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罗媛 、王强教授在《邓志谟小说研究现状分析》中说:邓志谟及其小说创作正属于江西地域文学,《铁树记》是邓志谟神魔小说代表作,对江西文化,尤其是赣鄱文化、万寿宫文化,极有价值。江西的崛起不仅需要经济、科技之崛起,文化亦应繁荣兴盛,对邓志谟的研究,有助于江西地域文学的研究,能促进江西地域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