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长廊 > 文学园地 >

浅释《三字经》对孩子教育的论述

发布时间:2013-08-27 10:27:00 人气: 来源:未知

浅释《三字经》对孩子教育的论述
——2013年9月16日在麦元老年学校的讲稿 邓仰清
 
《三字经》相传宋王应麟撰,区适子改订,明黎贞续成,共378句1134字,分三部分,本文选释其第一和第三部分。
一、《三字经》第一部分,从“人之初~及老庄”,共174句,选释44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初生时,本性是好的,是彼此相近的,差距并不远,但因受后天环境的影响,熏染,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结果,差距越来越大。
正如《晋代宜兴三害》的故事:晋时宜兴有个人名叫周处,本来天性善良,因小时父母双亡,没人去教育引导他,逐渐受不良风气熏染影响,长大后成了个非常粗鲁、暴躁、野蛮的人,常打人,而致周围的人见了也就躲。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怎么谁见了我都躲呢?就去问一长者:“为何乡亲、邻居见了我都躲呢?”长者告之:“你不知道,周处,我们这里有三害啊!”并说:“村前面山里出了一头猛虎,常吃人畜,害得乡里很不安宁,这是一害;还有村前面河里有一条很凶猛的蛟龙,害得人们不得下河游泳、捕鱼、不能过河,这是二害!”周处说:“这不才两害吗?还有一害呢?”长者说:“还有一害就是你周处了!”周处天性还好,他一下子觉得,原来我已经那么坏了,已至于乡亲们把我也当一大害了!顿时恍然大悟,上山杀掉那只猛虎,下河斩了那条蛟龙,为民除了两害,自己也从此一路上进,后来还当上很大的官,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现在周处的墓还在。故事说明如果后天环境不好,没有人教育,再善良的本性也会受污染变坏,故事说明“性相近,习相远”的道理。
苟不教,性乃迁:
对任何孩子来说,如果不加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变迁。上面所说“周处的故事”,也说明这个问题,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教之道,贵以专:
教育的根本道理,最重要的就是要专心致意。而“教育”还有几层意思:有施教之教、有受教之教;还包括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在《三字经》中,从来是道德教育先行,但也不忽视知识教育,且“贵以专”这个“专”也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学一样、爱一样、成一样;还有一层意思是:一生坚持不懈,终生不断学习,去追求道德的完美,知识的丰富。
如明代《唐伯虎学画》的故事:唐伯虎从小就有绘画天才,又跟当地名画家学了几年画,觉得自己已画得很不错了,已跟老师的画差不多了,就想不学回家了;沈周发觉后,就准备一桌饭菜,欢送唐伯虎出师,而把饭菜摆在他从来没到过的房间里。他走进这房间,一看有四扇门,每扇门外风景好极了,先不吃饭,要先出门外看看,结果往东门想去看看,“咚”的一下撞个包;往南门想去看看,“咚”的一下又撞个包;往西门想去看看,“咚”的一下又撞个包,头上起了三个包。他这时才明白,原来三扇门和门外的风景,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他这时才明白,画无止境,自己才这点水平,还差远了,便走到沈周跟前“扑通”跪下:“老师,你还要让我跟你再好好学几年画!”从此,他专心致志,学了好几年,确有长进,性格也更好了,自己下厨做了一桌谢师宴。饭菜做好后,放到房间里,这饭菜里有鱼。这时旁边跳过一只猫,要来吃鱼。唐伯虎当然要把猫赶走。这猫一窜,朝东墙的窗口跳,想跳出去,“啪”的一声,这猫撞个包掉了下来;这猫爬起来又往南墙和西墙的窗口跳,想跳出去,结果都“啪”的一声,都掉下来,猫也撞起了三个包。这是唐伯虎练习绘画,贴在墙上所画的三扇窗,画得逼真,连这猫也分不清了。故事说明学任何一样东西,都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亦即“教之道,贵以专”的道理。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这四句话说的是《孟母教子》的故事:首先是“孟母三迁教子”:孟子小时,父亲就去世了,家贫,住城外一破房子里,近墓地,常有人办丧事,小孟子就学人家哭丧;这当然对孩子成长不利,孟母便竭尽所能,搬家,搬到商业街附近,隔壁是肉铺,每天杀猪卖肉剁肉,小孟子便每天学剁肉,学人家讨价还价;这当然也对孩子成长不利,孟母只好拼老命再次搬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书声朗朗,弦歌不断。孟子便在那儿学背书,学礼仪,这显然对孩子成长有利,便在此定居下来。这就是“昔孟母,择邻处”的故事,说明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而“子不学,断机杼”又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小孟子逐渐长大,上学去了。小孟子毕竟是个孩子,有孩子气,几次逃学。有一天,从学校逃学回家。孟母正好在织布,看见儿子逃学回来,一句话没说,就把织布的梭子给弄断了。这就意味着马上就要织成的一匹布要全毁了,无数个夜晚的辛苦就要白费了。孟子这好孩子,就跪下,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就告之:“读书学习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就像我织布,必须从一根根线开始,先一小段一小段的,最后才能织成一匹布,而布只有织成一匹才有用,读书也是这个道理,如果不能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像这样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是无法成才的!”孟子受到母亲的教训后,专心致志,一心向学,后来成为一代亚圣,成为中国儒家思想主要代表人物。这就是《三字经》中“孟母教子”的故事。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
窦燕山,五代人,出身富豪人家,年少时,恃才傲物,不仅小心眼,还见难不救。一天梦见父亲对他的教育:“你现在这样的为人处世,是不对的,你应改过,你应乐善好施,多做好事。”梦醒后,即领受父亲教诲,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仗义疏财,修桥铺路,济难扶困,变成了名甲一方的一个好人。且年过30后,还有了五个孩子,他牢记自己的教训,细心教育这五个孩子,而致三中进士,二中举人。这即“五子登科”这个成语的来历。
养不教,父之过:
做父亲的,不能光把孩子生下来,而不教育他,你只管生他、养他,而不教育他,那是做父亲的过错,不过,对孩子的教育要正确。
教不严,师之惰:
不严格的教育,是老师的过错,惰,有疏忽过错的意思,不过严要适度,老师还应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水平,才能担当好自己的职责。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孩子小时,如不学习,肯定是不合适的,不应该的。小的时候不学习,老了能干什么呢?真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岁月蹉跎,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一晃揽镜自照,双鬓华发早生,这时候后悔没用了,来不及了。
岳飞小时,几个师兄弟都是岁数很小时跟着师傅周侗习武,基础都差不多。但一年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岳飞和他师兄弟当然都贪恋热被窝了,谁能爬起来?都不愿这么冷的早晨练武,只有岳飞把热被窝掀起来,到雪地里舞剑,师傅周侗认定:这许多徒弟中,岳飞将来成就最大,最有出息。从岳飞后来成长看,也的确如此。所以,务必从小打下学习的基础,养成学习的习惯。作父母的都爱孩子,但“爱之能勿劳乎?”你爱他,就能让他不吃点苦吗?显然答案是肯定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且只能是块玉石;人如果不学习,是不知道道理的。当岳飞已成为手握重兵的大将后,是怎样培养孩子岳云呢?他把年仅十二岁的岳云,编入岳家军里,规定岳云:第一,不能穿丝绸;第二,不得进酒肉;每天要跟骑兵一起练习骑术。一天,岳云跟着比他大好多的将士练习骑术,一不小心在过一道沟时,连人带马摔到沟里,尽管在旁的将官多人说情,而岳飞坚持用军棍责打岳云。孩子岳云是一块美玉,而要他成器,就必须从每一个细节、细微处来雕琢他,培养他,果然岳云成为一代名将。
宋时,还有出身农家叫方仲永的小孩,村里毕竟也有那么几个读书人,让方仲永从小听着,到四五岁时,一天大哭,要父亲给借笔墨纸砚,父亲借来后问他:“你打算拿这干嘛呀?”方仲永答:“我要写诗!”显然方仲永拿起笔就写出四句诗,一个四五岁孩子从来没见过书本的人,居然能写出一首好诗,当然是个天才,是个神童了。之后,好多人叫他写诗,皆出口成章,县城里好多富人出于好意资助方仲永父亲,叫他好好培养孩子。而其父亲认为,方仲永既然是天才,就没必要再去培养了,整天带方仲永到处展现本领,但到长大后,他的诗还不如同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就算是天才,也需要后天进一步培养教育,否则,天才只能被泯灭,被浪费。
上述正反两个故事说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道理。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孩子小时,应该注重亲近良师益友,学习礼貌、规矩,显然“亲师友”,有“近朱者赤”之功,必受良师益友的好影响而得上进。
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
东汉江夏安陆黄香九岁时,母亲早故,跟父亲相依为命,非常孝顺父亲。夏天炎热,怕父亲睡不着,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扇凉,伺候父亲安寝。在腊月寒冬,黄香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席子、枕头,让父亲安寝。这就是“黄香扇枕”和“黄香温席”的故事。亦即“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而“孝于亲,所当执”意即孝敬父母亲、长辈,是应当这么去做的。
如宋 “黄庭坚刷便桶”的故事:宋黄庭坚,不仅是个高官,还是个大文人,家里奴仆成群,为何还要刷便桶呢?原来,其母那时还在,但年事已高,为了方便,老夫人就在卧室里安放一个便盆,而黄庭坚不管公务有多 忙,还尽管家里奴仆成群,而母亲这个便盆一定要自己去刷,一直坚持很久时间,直到老夫人去世。故事深刻体现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亦即说明“孝于亲,所当执”的道理,叫奴仆做或雇人做皆是不恰当的。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孔融才四岁,吃梨时,偏挑个小的吃,把大的让给哥哥和弟弟吃,对兄长的尊敬友爱,应该早早知道。“弟于长”的“弟”应读“悌”。这里强调悌道,强调兄弟姐妹友爱团结。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首先要求孝弟,其次要求见闻,即首先对父母长辈要孝敬,对兄弟姐妹要友爱,这些方面基本做到了,才要求有见闻,即:“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那要见闻些什么呢?就是“知某数,识某文”,知道各种数学,理解各种文章。
《三字经》提出:“首孝弟,次见闻”,说明古代圣人贤人对孩子的教育,已把德育摆在第一位,把智育摆在第二位。为什么要这样摆呢?因为只有在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行为准则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他的知识才越多越好,否则,一个人的知识越多,危害性越大。且因晚辈尽孝,必大小团结,家和万事兴;众人尽孝,则各家大小团结,社会和谐,天下太平。所以,孝为百善之首,早有“以孝治国”之说,再看“教育”的“教”,左“孝”右“文”,说明对孩子的教育是“孝的文化”,所以,务必“首孝弟,次见闻”。
现在请问大家:《三字经》第一部分关于阐述教育孩子重要性的句子有哪些?(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关于阐述教育孩子方法的句子有哪些?(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具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关于阐述教育孩子的内容有哪些句子?(亲师友,习礼仪;孝于亲,首当执;弟于长,宜先知;总之是:“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
二、《三字经》的第二部分叙述中国历史,本文暂不选释,把第三部阐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和应怎样去学习,先行浅释。这一部分,从“口而诵~宜勉力”,共94句,选解56句。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读书时,嘴巴要出声,还要动脑筋思维,口到、心到,不能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且要朝夕用功,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亦即像《弟子规》中说的:“心眼口,信皆要”,即要心到、眼到、口到;读书还要有耐劲,应像曾国藩说的:“读书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当年孔子已是学有大成的人物,还拜年仅七岁的项橐为师,古代圣人,还要勤奋学习。言下之意,我们作为常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了。
春秋鲁国神童项橐,无师自通,聪明无比。一次孔子带众弟子乘马车出游,忽见前面大路上有群孩子在玩耍,孔子乘马车慢驶向前,别的孩子全躲开了,唯有个叫项橐的孩子站在路当中不动,于是给孔子赶马车的子路大声呵斥,叫他走开,项橐反而岔开双脚站着。孔子在车上问他:“小孩子呀,你拦着路不走,是什么意思?”项橐也不认得孔子,就说:“唉,这里有个城池,你的马车怎么过去呢?”孔子一看,这还有点道理,因两脚岔开像城门,两脚中间又放着几块小石头,搭了一道小城墙。孔子就问:“这城墙何用?”项橐说:“这城墙是挡你马车的,还要防军队。”孔子就说:“这么小的一道城墙我车过去又怎么样呢?”项橐说:“既然是一道城墙你的马车怎么过得去?”为了赶路,孔子不跟这孩子多嘴,就请教这孩子:“那我怎么办呢?”项橐说:“到底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饶城而过呢?”孔子一想,没办法,让马车从他旁边过了。
孔子继续赶路,项橐就追着,突然项橐跳进旁边的水池里洗澡,并说:“洗澡后可行大礼,请夫子也下来洗澡吧!”孔子说:“我没学过游泳,到池塘里会沉下去啊!”项橐说:“鸭子也没学过游泳啊,可是鸭子怎么会浮在水面不沉呢?”孔子说:“鸭子有离水之毛,故而不沉!”项橐说:“那葫芦无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啊!”孔子说:“葫芦是圆的,里面又是空的,所以它不沉啊!”项橐说:“那大钟是圆的,里面也是空的,怎么扔下水去就沉了?”孔子脸颊通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项橐洗完澡上岸,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这就是“昔仲尼,师项橐”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能者为师,无分长幼,“道之所存,师之所存者也。”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赵中令,即北宋初任中书令的赵普,还在不断学习《论语》,他已当官了,还在勤奋学习。
他曾参与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有功为相,后来,宋太祖弟宋太宗继位,也用赵普为相,普说:“我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得天下;也以半部《论文》助太宗治天下。”晚年赵普已是长期为相的高官了,而每次退朝回家,都要打开箱子,拿出书来读,而每次上朝处理政务,皆能引经据典,处理得井井有条。赵普去世,家人打开他的箱子一看,唯有一部《论语》。他熟读《论语》,每每带着问题读《论语》,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汲取许多为臣之道。史实说明,即使事业有成者,还得不断学习。
披蒲编,削竹筒,彼无书,且知勉:
西汉路温舒有个《披蒲编》的故事:路温舒父任里监门,类似今天居委会主任的小官,路温舒小时家贫,在给家里放羊时,采集野生芦苇来抄书,为自己创造读书条件,经过苦学,后来还担任负责监狱、管理刑事的官员。
西汉公孙弘,有个《削竹筒》的故事:公孙弘少年家贫,替人在海边放猪。他利用放猪空隙削竹子,做成筒册抄书,埋头读书,一直坚持到60岁,汉武帝继位,下诏访贤士,公孙弘应召,被任命为博士,后来还当丞相,位高禄重,但节俭律己,对困难的人倾囊相助,还著有《公孙弘十篇》,他的成功显然与其苦学精神攸关。古人在没书的情况下,还能把书抄在蒲草或竹片上,坚持学习,我们今天能印刷精美的书本,各种条件都好多了,更应勤学。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汉代孙敬有《头悬梁》的故事:孙敬为了刻苦学习,用绳子系住自己的头发,再把绳子系在梁上,以防打瞌睡,以求坚持学习。《汉书》载:“孙敬好学,朝夕不休,乃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战国谋士,纵横家苏秦有《锥刺骨》的故事:苏秦东周洛阳人,出生农家,少年好学。学有所成后,曾外出游说,想求一官半职,结果垂头丧气而归,拖着一双破鞋,挑着一担装着破烂货的破担子,父母、妻子、嫂子都不看他一眼。他发现自己书没有读好,从此,发愤读书,每当又累又困时,就拿出一根锥子扎自己的腿,使自己坚持学习,一年多后,觉得自己知识有把握后,重新离家出游,首先说服赵国,继而联合韩、魏、齐、楚、燕共六国攻秦,达成六国联合盟约,苏秦任纵约长,一人任战国时七雄中的六国宰相。秦国闻知后,大吃一惊,致此后15年,不敢出兵。苏秦以一个人之力,延缓了秦国灭六国进程。“悬梁刺股”,说的是一种苦学精神,永远是宝贵的。而“彼不教,自勤苦”的意思是: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晋车胤(公元333-401)有“如囊萤”的故事:车胤少年家贫,聪明好学,买不起油灯,在夏夜捕捉萤火虫,装入透明的口袋里,以发出光照明读书,待学识长进,成为知名学者后,主管荆州官员桓温把他招聘去当官,后来还升任吏部尚书。
晋孙康有 “如映雪”的故事。孙康少年好学,家贫买不起油灯,冬天借助满地大雪的微弱雪光读书,而致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物,官至御史大夫。
“囊萤映雪”说明“家虽贫,学不辍”,虽然家贫,仍能坚持苦学。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汉朱买臣,少年家贫,常砍柴维持生计;因好学,一路担着柴,又一路读着书,像唱歌一样,其妻崔氏跟他一起去担柴,认为这样很丢面子,提出要离婚,向朱买臣要了张休书就走了。之后,朱 买臣继续天天砍柴,坚持吟诵不辍,学有所成,考上进士,被任命为会稽太守。到任时,当地官员召集百姓修路,官员100余辆车在路边恭候。朱买臣一看,他的前妻和他后来的丈夫正好在修路,就叫后面的车子载上他俩,一起到太守府,请他们吃饭,还送他们好多礼物。过了一个月后,他的前妻到太守府上吊身亡。这就是“负薪”的故事。
唐李密有“挂角”的故事:李密(582-618),一边放牛一边在牛背上读书,还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正好宰相杨素坐着马车在后面赶来,便问:“你怎么那么用功啊?”李密即下车磕头报了姓名。杨素跟他进行了一番交谈,觉得这孩子富有大志,回家告知孩子杨玄感。此后,李密与杨玄感交上朋友,尤是后来他们都投奔瓦岗军,都成为瓦岗军重要人物。故事说明李密经刻苦学习,提升才能,才在历史上做出一番事业。
“负薪挂角”的故事,说明前人在艰苦劳动情况下,仍坚持刻苦学习,我们今天学习条件多好,怎能不努力学习。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老泉小时,家务重,整天须在外操劳,以维持家计,没法读书,到了27岁时,得到妻子程氏支持,接过家庭生活重担,  他从此发愤读书,后来还成为大学问家。苏老泉,即北宋文学家苏洵,是宋大文豪苏轼、苏辙的父亲,史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他们父子就占了三家。故事说明,只要坚持学习,即使年龄较大,才开始学习,也为时未晚。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古时,有两个小孩,一个叫莹,才八岁,就能吟诗了;一个叫泌,才七岁,就能根据一盘棋来赋诗。他们的聪明,令人称赞不已!你们幼年学习,应当好好效仿他们啊!
莹系北魏范阳人,姓祖,名莹,从小好学达到一个迷恋的程度,父母怕他读出病来,要禁止他读书。而他却把蜡烛藏起来,让父母睡着了,点起蜡烛,用衣服遮住窗户,偷偷地看书。一回他去听一位叫张天龙的中书博士讲解《尚书》,还能当着老师面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汉书》里的多篇文章。
“泌七岁,能赋棋”这个故事,跟唐玄宗有关。一天,唐玄宗亲自坐在高楼上,下令摆了好几桌酒席,召集各种高人讲学,竟有个九岁小孩也参与这次讲学,还辩论精微,满座皆惊。唐玄宗问之:“你太聪明了,才九岁,而你的家人或亲戚有否像你这么聪明的啊?”这小孩说:“我在家不算什么,我有个表弟叫李泌,才七岁,已经遍观经史,且心思敏捷,比我强多了!”因而唐玄宗就命宦官把李泌带到宫中时,正好唐玄宗跟人在下棋,就对李泌说:“你不是看我跟人在下棋吗?你就吟诗一首,且要吟出:‘方、圆、动、静四个关键的字。’李泌听了,双手叉腰,不慌不忙,吟出一首:“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泌骋材,静若得意。”唐玄宗一听大喜,把李泌揽在怀里,并说这孩子长大后必是国家栋梁。后来确被封邺侯。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蚕子吐丝,以供人们做衣料;蜜蜂酿制蜜糖,以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学习,不能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实现自身的价值,那就不如小动物了。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可把“上致君”改为“上致国”)
幼年时,应努力学习,长大后才能学有知识,有所作为,因而对上可为国家效力,对下可为人民造福。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你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名声大扬,父母也会因你而得到荣耀,还会给祖宗增光彩,给后代留下好榜样!
现请大家回答几个问题:1、《三字经》中是怎样叙述孩子学习的重要性?2、《三字经》中举出了古人哪些勤学的故事?3、《三字经》第三部分教我们要怎样读书?
人遗子,全满籯,我教子,唯一经:
有人留给孩子的是满箱子的金银财宝,而我重在对孩子的教育,留给孩子的只有一部经书。
这个典故出自汉代韦贤。他是西汉邹人,学识渊博,精通《诗经》、《礼记》、《尚书》,对中国文化的突出贡献是解释《诗经》,因此汉昭帝还拜他为师,向他学习《诗经》。公元前71年,他已77岁高龄,汉宣帝还拜他为丞相。他任职五年后,以老病请辞,经汉宣帝准辞,并赏给100斤黄金,但他没留给孩子,而是把这些钱用来教育子孙,给子孙创造一个相比略好的读书条件。因此,他的长子当过县令、次子当过太守、三子留在老家给父亲守坟,小儿子韦玄成又以才学超群,跟父子一样任丞相。所以,邹人留下这么一个谚语:“遗子黄金满籯,不如教子一经。”意即给孩子留下有形财产,不如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使孩子成为拥有良好知识的人,成为健康的花朵!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勤有功:勤奋是有用处的,勤奋总会有所成,耕耘总会有收获,努力总会有所得;
戏无益:这个“戏”不是泛指所有的游戏,比方歌舞戏剧则是有益的,而是指荒废人生之“戏”,比方迷恋于睡懒觉、打牌赌钱……,则属于虚度年华、浪费时光,乃至是沾污人生、摧残人生之“戏”,非但是无益的,而且是大有害处的。
戒之哉,宜勉力:希望人们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要保持一种禁戒、戒惧之心,牢记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时刻以勤奋、刻苦学习的优秀人物为榜样,不断勤勉、努力学习。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生就是一座山,就是一片海,务必经历勤苦,才会到达光辉的顶点,才会到达光辉的彼岸。《三字经》中提到的许多勤学的故事,它所要告诫大家的应该是这么一句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亲爱的朋友们: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三型”目标,为托起振兴中华的中国梦而勉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