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长廊 > 文学园地 >

南良那些事

发布时间:2013-12-05 10:29:00 人气: 来源:未知

南良那些事
 ● 邓海忠

      一个11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静静地徜徉在冬日的暖阳中,如沉醉的酒,如朦胧的诗,如印象的画。夕阳西下,炊烟袅袅,群山环抱,一派安详。小河潺潺,沉淀着千年的童话,诉说着古村南良曾经发生的那些事,悠远而漫长......
“南良”的由来
     “南良”的由来,已很难考证,只能从有限的族谱、传说和后人口耳相传中寻找答案。
   《紫金邓氏族谱》载:“邓氏始祖曼公,乃殷商武丁之叔父,封于南阳为邓侯。其后人以邓为氏,并以“南阳”为堂号。邓氏发源于河南、河北间,后逐渐南移。唐时邓如岳居湖湘,时遭兵乱,偕弟徙居江西省南安府南康县石下南梁。”“石下”就是今天的吉安市遂川县巾石乡,唐时隶属南安府南康县,老墟所在地以前唤作“石下”,因其地之山有巨石,类两牛相斗。其时候“南良”唤作“南梁”。
    也有人说“南梁”这个地名与一个叫杨救贫的人有关。杨救贫乃唐僖宗朝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掌灵台地理事。他出身清贫、为官清廉,虽身为朝廷命官,但视富贵荣华为过眼烟云,终弃官为民,远离京都。公元879年,在曾任鄂州剌史的旧友廖銮处避乱时与卢光稠相识,经卢光稠相邀到虔州(今赣州市),从此一生居于此,以其擅长的风水地理术行于世。他平素自奉甚俭,而怜贫恤苦,多方周济,不遗余力,民间极为崇敬,有口皆碑,世人称之为“救贫先生”。杨在虔州期间,与前朝官僚邓如岳相识,受邓如岳之托为其相地而居。于是,杨救贫翻山越岭,走遍了赣县、于都、信丰、南康等地。当他站在南康的最高峰、海拔1100米的白鹤岭上时,纵目南望,发现南边一片山梁起伏处正是其“踏破铁鞋无觅处”的风水宝地,便命名为“南梁”。世人相传“南梁”系这位风水地理堪舆祖师所赐。
    解放后,南梁改叫“南良”。1965年,撤区并乡时,南良舍近求远,脱离了10华里远的横市区,归属于更远的大坪乡管理。据说是因为当时南良的各项工作在横市区排名靠后,而在相对落后的大坪却显得突出,“在矮子里面称高佬”,可以经常得到表扬。于是,村干部们主动要求将南良村划到大坪乡管辖。
    还有人认为,“南良”与一个歇后语有关。酒缸里量米——难量(南良)。酒缸是客家人盛米装酒的容器,因其口小容量大,入口处有类似瓶颈的地方,很难把盛在里面的大米“量”出来。而南良的地形恰似一个酒缸:入口处甚小,而里面豁然开朗,良田桑竹之属就是装在酒缸里的大米。
南良始祖邓如岳
    据族谱记载,邓如岳之父邓奇在唐大中元年(847年)曾任广州佥判(唐代处理特殊事务的官吏),后离开政坛卜居广东一个叫梨水山的乡野处。邓奇生三子,长子邓如岳,从小读书习武,乃文武之才,后做了南雄县令。
    公元875年黄巢农民起义,天下大乱,中原汉民流离失所,涌入南方。农民起义军一路南下,878年攻打到虔州、韶关一带。便是在这一时期,邓如岳抵抗有功,次年被擢升为行营都统(唐后期设立的各道出征兵的统帅的名号),率兵镇虔州,从此与虔州结下生命之缘。
    公元885年正月二十四清晨,在卢光稠起义军的强大攻势下,邓如岳选择了弃城,为虔州百姓免却了一场屠城浩劫,“民赖以安居,后人感其恩德,为如岳公立祠祭祀于虔”(邓氏族谱记载),邓如岳顺应潮流,以百姓安危为重,视个人荣辱为轻,自然受到百姓纪念。
    朝代更迭后,邓如岳以年迈体弱为由,“思相地避世而居”,在杨救贫的帮助下迤逦来到南梁。公元912年,也就是后梁乾化二年,邓如岳率家小数十口从虔州城迁居南梁,南梁正式开基。
南良往事
    杨救贫“赶山鞭”施法:传说,当年杨救贫所堪之南梁是个风水宝地,但九条山峦中一条显得太突出,占了人的发展空间,暂住则无妨,久居则需搬走此山。杨救贫欲驱山为邓如岳造出个长久福地,于是用“赶山鞭”施法,欲将那山赶走。谁知邓如岳说“暂住”。结果,杨救贫手中的赶山鞭刚挥下去便止住了,于是那座本应被赶走至村外的山,只在头部一侧留下了一道“鞭迹”。
    杨救贫“赶猪把水口”:当年杨救贫想为南梁村赶一座乌山来把守村口。乌山被赶至距离南梁两公里之外的沙芫时,被一早起的妇人见了,该女子大喊一声“石头在飞”,从而破了杨的赶山术,乌石应声而落,落在了乌石头山坳上。南梁水口没有被乌石把住,就成了今天的样子了。
    邓氏“三门”:邓如岳在南梁开基后,千百年来,其子孙依靠良田、森林赖以生存发展,人口繁衍很快,至第六代时便分设上、下门两大支,至第十世又从下门中分出中门。由于三门人丁兴旺,历史上形成了“上门有左街右街,下门有下门中门”之说法。
    邓氏祠堂:历史上南良村的祠堂共有三座,上门为世勋堂,初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下门为继述堂,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的1521年,2年后落成;中门为承恩堂,建筑时间不详。清康熙年间,天下大乱,殃及顺化(今横市)一带,南良村上、下、中三门的邓氏族人悉数离开家乡逃难。6年后,战乱平息,南良村人才陆续回家。此时的南良村已是杂草丛生,满地荒芜,三座凝聚族人情感的祠堂也焚于兵火,只留下残存的基础。1680年,上门人开始重建世勋堂,下门人接着重建继述堂,中门人也随后着手重建承恩堂。
    今天,维修后的世勋堂、继述堂两座祠堂大门口的匾额均署“邓氏宗祠”,体现了邓姓人的团结与融合。两座祠堂风格相似,面积约400平方米,均保存了清时流行的天井式栌斗拱结构,木柱、栋梁老得发黑了,斗拱四周满是精美绘画。斗拱中央则有一层空心木花格,说是为唱戏特意建造的。下门继述堂内还有旧匾,上有“列授国学贡元邓攀龙”“皇清光绪二十四年季冬月”字样。
    三房斗富:旧时,每年的正月初一至十五,各个祠堂里都挤满了本祠堂的人,从湖南请来的祁剧演员在临时搭起来的戏台上唱戏。村里的男人们端着茶壶酒杯吸着烟坐在祠堂中间,女人们则只能龟缩在戏台两侧的楼上耳房里从窗里探出头来看戏,或挤坐在耳房里戏。唱戏成了邓氏族人比富的形式。至今,那些经历了当年唱戏文活动的老人们仍可以说出三房人以唱戏来斗富的故事。
    当时谁家请得起戏班,谁家的戏唱得早、唱得好、唱的时间最长,谁家就最富有。据说,解放前,许多中门人已搬迁至本乡的清江村、横市的黄邦村等地,由于中门的祠堂还在南良,所以每年正月还要回南良来唱戏闹春。有一年,掌管公田的邓太阳(俗名太阳生)私自花销掉了众谷(各家凑在一起用于各项公共开支的谷子),以致没有足够的钱来请戏班唱戏。这一年承恩堂冷冷清清,没有歌声,于是有人编上了顺口溜“上门戏噔噔,下门唱戏文,中门烧烟蚊”、“中门要想请人唱戏文,除非死了黄邦的太阳生!”
    各种村会活动:旧时的南良村成立有各式各样筹钱的会,如神会、灯会、爆竹会、硝会、戏文会、蜡烛会、布幛会、旗会、龙船会、桐油灯会、龙灯会、元宵会、凉伞会、清明会、冬至会、年肉会、九皇会(每年九月初一至初十举行的九九重阳活动)等,各种会根据本会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那时的南良,人声鼎沸,文化底蕴深厚,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村落和文化中心之一。
    中门人搬迁:原先与上门、下门一样人丁兴旺的中门人相继搬离了南良村。据说,中门人在修祠堂时,有一天,东家送来了许多米果、点心让做工的师傅们吃,谁知中门人家的小孩突然蜂拥而至,将米果、点心抢吃了大半,师傅们不高兴地呵斥那些贪吃的小孩:“走走走!去外面,不要在这里呆!”谁知一语成谶,以后的几百年里,中门人陆陆续续搬离了南良村,现在留守在南良村的中门人只有10多家。承恩堂也在1965年的某个雨晚不幸倒塌。
    “人变成了金银”:一个老掉牙的传说,淡忘了年月。有一天,邓阳茂无意间发现宅子“左边是金子,右边是银子”,金子银子光耀照人,照得人也成了金银,于是,有了“金子银子成了人”的传说。
    “邓阳茂显富”:还是那个邓阳茂,很富有却无后代。传说,有一次他到家境贫寒的弟弟家吃年饭,发现桌子不平稳,邓阳茂随身取出几枚光洋来垫桌子脚。弟弟则大声唤来自己的四个儿子,让他们一人抬一个脚将台子移至平整处。弟弟笑道:你的是“死宝”,我的是“活宝”。
还有一回,邓阳茂与几位连襟一块为岳父做寿,天热,席间有人建议脱了衣衫来喝酒,邓阳茂说,脱可以,只是我要待到天黑了再脱。众人不解,到了晚上,邓阳茂脱掉身上外衣,里面竟是玉石、玛瑙做成的凉衫,夜色中熠熠发光。邓阳茂又一次显了其富。
    各姓氏和谐相处:其实,1600多人的南良村民并不都姓邓,大约从邓氏开基后不久,村子周围就搭建起了愈来愈多的棚寮。棚寮里居住着为邓家做长工的林、黄、邹、王、廖、段、龙、胡、刘、陈、彭等姓氏人家。一千多年来,邓家人在繁衍发达的同时,这些姓氏人家也在进步与发展。今天的南良村,其他姓氏人家达300余人,各姓氏和谐相处,共同生活在南良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解放前有一个曾做过南康县长、名叫刘国柱(南良方言叫刘国区)的南良人,既富且贵,在南良村口做了坚固炮楼,炮楼里有枪眼,用于瞭望进出村庄的人。门口有棵歪脖子大村,遮蔽着进村的唯一道路。无论是坐轿的还是骑马的,到了这里,都必须下来才能通过。如今,大树不存,炮楼古迹仍在,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解放军南下时刘国柱遁逃,不知所终。
胡翼衡(南良人又称其为胡炳文),黄埔军校毕业生,1965年担任过国民党军驻金门岛副司令,后改任国民党军预备役中将司令,退役后旅居美国。上世纪90年代回到南良省亲,会过乡亲,敬过祖先。
南良景观
    以前南良村口山上有宝塔,还有分别叫三峰笔架、一寨书台、水阁蓬莱、桥亭风月、新溪渔唱、高山樵歌、龙潭瑞气、马径清泉、云台精舍、横塅浓陂的“南良十景”。如今,这些景观都成了远古的记忆,难以再觅踪迹,老辈子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知到了哪个时代就断层了,令人扼腕叹息。但故事还在延续,历史还在沉淀。
    九龙出坑,双虎把口。南良三面环山,唯南边有一出口,大山深处一片开阔地,九条如龙般的山峦蜿蜒向其聚集,两座郁郁葱葱的后龙山正好把守在村子东西两条溪口上,这就是传说中的“九龙出坑,双虎把口”。
    拱桥记忆:南良村历史上有三座古拱桥,拱桥成半月状,由宽大的麻石条构成,古老而厚重,弥久而更显沧桑,桥沿上长满了青藤。据说从前村子的山上有老虎,每年的清明冬至,村里人上山祭祀先人,老虎便会乘机出来伤人。于是村人便建了这三座石拱桥,方便众人过往的同时,这三座拱桥犹如三支劲弩,小河就像弓箭,可以镇住随意出来伤人的老虎。
    关于拱桥的记忆还有很多,涨洪水时,木桥被冲,只有三座拱桥还可供人通行。拱桥下河水较深,夏天时常有孩子在这里游泳,收工的村民也喜欢跳进水里来个清凉。夏夜之时,常有村民来此纳凉,讲起远古的传说,聊起农事,话起家常。捕鱼、钓鱼、网鱼是常有的,尤其是涨水的时候,人们喜欢在晚上把一种叫“号子”的竹器放在水中,里面放些诱饵,第二天提出“号子”,里面便是鱼虾无数。如今,河床变浅,鱼虾渐无,那些往事只残存在南良人的记忆当中,久久挥之不去。
    吊井:没有人知道吊井是何时开凿的,只知道这口井水很甜,即使最干旱的年月也终年不竭,它养育了一代代南良人。井旁一隅镶嵌着一方井神牌位,小巧玲珑,每逢初一十五清明冬至,总有村民来些祭祀井神。以前的吊井没有外沿,与地面相平,不太安全。现年62岁的村民邓海南回忆说,他小时候曾经掉进过井里,但出人意料的是,人并没有沉到水底,而是浮在水面上,殆有神护吧。这个真实故事在南良很多人都知道。如今,吊井经历了岁月的斑驳,依然汩汩地为南良人送来清泉。每次来到吊井旁,总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历久而感伤。
    八角井:八角井是上门人使用最多的一口井,据说原来沉下地面十多级台阶,后来被改造成了方井,还提高了井身、填平了码头。
    枫井塘:枫塘井位于塘坑子入口处,有千年古枫、古井和池塘,千年古井双环井水依然水清如碧,与旁边的半月形的风水塘一起蓄满了沉甸甸的往事。枫井塘边上,就是南良鼻祖邓如岳开基之处,这口井应该是南良最古老的井了。据说以前在赣州,有一位神医,用祖传的秘方治好了许多人的病,人们问起其何方人氏,答曰“枫井塘人氏,姓邓” 。南良人相信这个枫井塘人就是南良人,也许就是邓如岳本人或者其后人,也许就是那个叫杨救贫的。远去的故事早已无法考证,权当是一种记忆吧。
    风车坳、火烧坪、雪里洞:南良还留传着“天热有雪里洞,天冷有火烧坪,风车坳最凉快”的传说,说是村周围的山上有三种大自然之宝,供人夏天乘凉的“雪里洞”之溶洞、“风车坳”之山坳,供人晒太阳取暖的“火烧坪”。风车坳地处村庄的入口,面前地形开阔,正对着南良古村,常年风力很大,倒是个乘凉的好去处。不过,在我的记忆中,似乎没有人专门来此乘凉。火烧坪应该是指小南良坑里北边以前村里一个林场的地方,这里地势较高,光照充足,也算是南良北边的一个小屏障了。至于雪里洞,已鲜有人知其所在了,也许就是一个人工开挖的山洞,冬暖夏凉之处吧。
    南良古村落:南良人集聚而居,村落庞大,民宅鳞次栉比,用卵石铺就的小路四通八达,到处是十字路口、三叉路口,陌生人进入村庄,常常会迷路,很难走得出来。明明是一条小巷子,走过去,却是人家的厨房,穿厨房而过,又是几条小巷交错延伸。外地人到了南良,是非去村中走走体味大村落的神秘不可的。这里,以前成了孩子们捉迷藏、玩游戏的乐园,捉迷藏时常常要划定区域,要不一个人躲起来,没有人难够找到─-村子太大了,小巷错综复杂,七弯八角,形同迷宫。前几年有人倡议,将南良古村落开发成旅游景点,只要稍加修复,引进流动的村中水流,就是一个很好的古村旅游点。可惜,开发成旅游景点还只是个“南良梦”。
     南良的故事很多、很长,一千多年的重量没有人能够盛得下。况且,故事仍在续写,南良还在向前发展,故事没有结局,没有谢幕,永远都是进行时......
    不远处,大广高速隆隆的车流告诉我们,南良正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她正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

(撰稿人:邓海忠系江西省南康市第二中学  )
201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