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长廊 > 文学园地 >

解读《论语》中30章

发布时间:2016-03-18 10:36:00 人气: 来源:未知

解读《论语》中30
 
2016年3月16日麦元老年学校讲稿
  邓仰清     
《论语》记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反映孔子的思想,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中,一直为中国人初学者的必读之书。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我国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今山东)人,曾任鲁国大司寇,行摄相事,是我国古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相传有三千弟子、七二贤人。《论语》全书共20篇200余章。今选其中30章试解读之。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好朋友从远方来到,不是很快乐、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仁人君子吗?”
注释:时习:时常温习和练习。说:同“悦”,愉快。愠:怨恨、恼怒。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努力读书学习但不用心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用心思考但不努力读书,问题也得不到确实解决,也会失败的。
孔子这话意思:读书务必学与思兼顾,只学不想,就会糊涂不解;只想不学,终致一无所得。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早学过的知识,能从中得出新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这句话含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
4)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也。”
(译文)孔子说:“做学问像追赶什么的,总怕赶不上;学到了知识,又怕遗忘丢失了。”
孔子急求新知,又恐失旧识,因而学而时习之。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反省自己:帮别人办事尽心尽力了吗?与朋友交往诚心诚意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用心温习了吗?”
注释:三省:多次反省。  为人谋:替别人办事。  忠:尽心尽力。 信:诚心诚意。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尽力;侍奉国君,能献出生命;和朋友交往,说到做到,严守信用。一个这样的人,即使他自谦说自己没读过什么书,我也一定要说他是读过书的人。”
注释:贤贤:尊重品德。前个“贤”为动词,后个“贤”为名词。易色:轻视容貌。指夫妻关系。
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如果立志于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
显然,立志于仁德的人,就会不断做出有益国家、人民的善事,而不会去做坏事。
注释: 苟:如果。  恶:坏事。
8)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译文)孔子说:“依照私利来做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
显然,私利严重的人,就会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终致招怨败事,乃至身败名裂。
注释:放:依照。
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仁义,小人明白的是私利。”
意思是:喻于义,即事事为整体为人民着想,注重邻里团结、社会和谐;喻于利:就是事事想着自己,而损人利己,时常与人争吵不休,几乎跟谁都合不来,破坏邻里团结,损坏社会秩序。所以大家不该做喻于利的小人,而应做喻于义的君子。
10)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职位,应该担心自己没有胜任职务的能力。不要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而应谋求能使别人了解自己的学问。”
注释:患:担心。   位:职位。 所以立:能胜任职位的能力。
11)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认为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就应婉转地劝说,如果看到父母固执己见,不愿听从,还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可违抗,继续替他们操劳而毫无怨气。”
意即:孝敬父母,是无条件的,父母态度好,要尽孝;父母态度不好,同样要尽孝。
1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把学到的知识默记在心里,勤求学问,而不厌烦,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哪一点做到了呢?”
孔子上述言论,是孔子的谦虚之辞而已,事实上,孔子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典范。
注释:识:记。  默识:默记。   厌:厌烦。何有于我哉:哪一点我能做到呢?
1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自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修养,学问不研究,听到好道理不尽力去做,自己的缺点不肯改正。这些都是我最忧虑的。”
孔子上述言论,教导人们要修德立学,听到好道理要马上做到,发现自己的缺点要马上改正。
注释:徙:改变。
14)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糙的饭食,喝白开水,手臂一弯当枕头。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苦,而乐趣也就在这当中了。要是因不义而得富贵,这种富贵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不是我所向往的。”
孔子上述言论,说明知足者常乐,不知足者常忧。
1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孔子说:“如果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一个是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身上的缺点,就要检查自己,并改正自己。”
孔子这句话,还说明研究学问,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注重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
16)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季康子请问孔子关于政务方面的事情。孔子回答道:“政字的意思,就是端正;你用端正作表率,谁还敢不端正呢?”
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季康子向孔子请问政务方面的事情,说道:“以杀戮无道的方式,使国政趋向有道,怎样呢?”孔子回答:“您治理国家,干嘛要用杀戮的手段呢?您想把国家搞好,百姓就会好起来。君子的德行好比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风向哪边吹,草就要向哪边倒!”
孔子的话,说明“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是真理,意即治国在于治吏。
注释:  偃:倒。
1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孔子说:“为官者,首先品行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下属也会执行;为官者,首先行为不正,即使三令五申,也不会有人听从的。”
19)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如果自己的品行端正了,治理国家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的品行,又怎么去端正别人的品行呢?”
孔子上述的话,说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导大家为人处世,要以身作则,则许多事都好办了。
2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要担心的是自己没有能力。”
21)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对自身要求严格,对别人要少责备。这样就能很好地避免怨恨了。
以上两章是孔子教导别人,要注重处理好人际关系,以达到相处和好,邻里团结。
注释:躬自厚:对自身要求要严格。
22)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曰:“爱他,能不使他勤劳吗?忠于他,能不给以必要的规劝吗?”
好比对待孩子,则万不可溺爱,一定要教育他勤劳吃苦。
23)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了求生存,而去损害仁德;只有勇于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24)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译文)孔子说:“一群人整天在一起,谈话中从来不提到道义,只喜欢做些小聪明。这种人是难有出息的!”
25)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为重要原则,靠礼节实行它,用谦逊语言来表达它,用诚实的态度来完成它。这样才是真君子呀!”
孔子教导大家,为人应重道义,每言每行,皆应对国家、人民有益;还要重礼节,熟人相见,要打招呼,特别对有些成见者,相逢一笑,怨气就没了,多好!……
注释:质:原则。   孙:同“逊”,谦逊。  出:表达。
2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爱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孔子倡导的“忠恕”之道,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准则:“忠”道,就是忠诚老实,凡事推已及人,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即自己想这么做,才可以叫别人也这么做;“恕”道,就是宽恕,宽宏大量,凡事将心比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就不可强加给别人。这样就可以消除别人对自己的怨恨,融洽人际关系,安定社会秩序。
27)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可说是真的错了!”
孔子的看法是,一个人有错误不要紧,只要能改过就可以变好。世上没错误的人是没有的,而贵在改过,过而改之,不为过也,乃至善莫大焉!过而不改。才是真正的过错!
28)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朋友正直、朋友信实、朋友见多识广,便有益了。朋友拍马奉承,朋友, 口蜜腹剑,朋友夸夸其谈,便是有害了。”
孔子把朋友分为益友和害友两大类,如结交损友,就会近墨者黑,就会被损友的坏习惯所污染,对自己有害;结交益友,就会近朱者赤,也会被益友的好品质的潜移默化,对自己有益。所以大家应注重交益友,避损友。
注释:便辟:意为拍马奉承。善柔:意为口蜜腹剑。便侫:意为夸夸其谈。
29)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交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情况需要思考: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需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脸上的表情,要考虑是否温和;举止容貌,需要考虑是否端庄;言语谈吐,需要考虑是否忠诚老实;工作态度,需要考虑是否严肃认真;遇到疑问,需要考虑怎样向人请教;要生气了,需要考虑有什么后患;见到有什么可得时,需要考虑是否符合义理。
30)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译文)子夏说:“每天学会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每月复习自己所学的知识,而不忘记所知道的知识,就可以说是好学了。”
孔子上面所说,是在教导我们,每天皆应注重学习,努力学会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还要注重经常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使不忘其所能,且得温故知新,赢得上进!今天讲课的内容,大家同样要认真在家里复习,不仅不让忘记,并能应用于实际。
注释:亡:同“无” 。
 
最后敬撰七律二首作结束语:
《论语》读后感
(一)
先师诫众好诗篇,日月勤求学问妍。
细诵圣书毋厌倦,时温师授向完全。
学思兼顾知融会,读用相连益满圆。
道理明然当施实,齐家治国系何鲜?
(二)
书谆上下品宜纯,恕道讲求社稷安。
妥报承恩情谊进,尽忘旧恶怨尤完。
九思行事言行美,三省为人作为端。
见善思齐弘仁德,人生优质路途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