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艺术长廊 > 文学园地 >

韩信谋反之谜(二)

发布时间:2020-06-10 11:01:00 人气: 来源:未知

韩信谋反之谜
(二)
 
徐帅
 
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韩信
 
世人皆认定韩信谋反。上一篇我们分析了汉十一年韩信“谋反”是被人陷害,是一场政治阴谋与清算。那么我们更关心的也许是韩信一生当中是否真的动过谋反的念头,是否有过谋反的举动?也许读完本文,大家会对韩信与刘邦间的忠义与背叛、信任与猜忌有重新的认识,对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有更深的体会。
 
一、  韩信的三次“谋反良机”
 
韩信一生中有三次绝佳的反叛刘邦的机会。
 
第一次机会是汉四年初。当时的情况是,项羽与刘邦率领数十万大军在荥阳(今郑州以西)附近鏖战三年,除了每天增多的伤亡和每天减少的粮食,双方几乎都是毫无建树,战争似乎陷入一场令人绝望的胶着。而此时的韩信却用一连串叹为观止的军事胜利,迅速成为一股足以权衡天下的力量。从汉二年底到汉四年初,一年多的时间里韩信从关中带兵一路突破黄河、太行山两道天堑,先后攻下魏、代、赵、燕、齐等国,在潍水击败二十万楚军,杀项羽大将龙且,并直接威胁项羽的都城——彭城(今徐州市)。此时的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他已经可以左右刘邦与项羽的命运。
 
项羽再也坐不住了,韩信就像是一把匕首顶着他的后胸。项羽派武涉去劝韩信,给出的方案也足够有诚意——请韩信背叛刘邦,与自己联合,刘、项、韩三分天下。项羽这个提议是可信的,因为这种形势下三分天下损害的只有刘邦的利益,韩信与项羽都属于得利者。
 
那么刘邦会同意跟韩信三分天下吗?笔者认为答案也是肯定的。因为就在不久以前,当韩信请刘邦立自己为“假齐王”时,张良对刘邦说过这样一段话:“如今汉军处境十分危急,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借机封他为王,好生待他,好好镇守齐国,不然的话,韩信有可能叛变。”这段话至少能看出两点,一是刘邦与张良此时已不再寄希望于韩信全力进攻项羽,“好好镇守齐国”是可以接受的;二是刘邦对韩信叛变非常忌惮,换个角度说,就是他没有能力阻止韩信叛变。既然没有能力阻止一件事,那就不如顺水推舟送个顺手人情,刘邦一向就是这么个性格。所以刘邦也不会反对与韩信三分天下,至少短时间内不会反对。
 
既然刘、项都同意与韩信三分天下,那么天下之事就在于韩信自己的选择了。如果韩信背叛刘邦、独立称王,那么他未来的战略选择非常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十个字:“两利而俱存,割大而弱强”。说白了就是维持刘邦与项羽的均势,趁机发展自己,这种形势会让韩信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况且魏、代、赵、燕等国都由韩信攻下,那里的民众畏服韩信远多于刘邦,韩信应当能轻易收服。到那时,韩信就可以建立一个基本以黄河天堑为界的“新齐国”,这个“新齐国”东临项羽的都城彭城,西接刘邦的都城咸阳,沃野千里,兵多粮广,可谓万世之基业。——这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终极目标与梦想,但对于此时的韩信来说,几乎唾手可得,甚至项羽还主动求他这样做。
 
但韩信拒绝了项羽使者武涉的提议。
 
“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韩信告诉武涉,刘邦如此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是不会有好下场的,这样的想法我至死不改,你替我谢谢项王的盛情。
 
仅仅因为要报答刘邦对自己的亲近与信任,就放弃南面称孤、留名万世的机会,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所以有人说,这只不过是韩信敷衍武涉的几句托词而已。这也是笔者一开始的感觉。
 
但当我一遍遍阅读《史记》后,心中越来越觉得,除了情感因素以外,再也找不到韩信始终不背叛刘邦的原因。论军事实力,自不必说,韩信与项羽的军队是楚汉时期最强悍的,比刘邦的汉军战斗力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且楚汉两军正在荥阳死拼,所以军事上刘邦和项羽已很难对韩信构成威胁;论个人能力,张良曾评价韩信是刘邦手下唯一能“独当一面”的人(语见史记《留侯世家》),韩信在文才武略上都很突出,不存在明显的短板;有人说韩信是担心刘邦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人,如曹参等,这有一定可能,但考虑到韩信所率之兵基本来自于赵、齐等地,并不是刘邦嫡系军队,所以曹参等人对军队的掌控力未必会大过韩信,这一条也不成立。除此之外,再也想不出其他原因了。
 
所以,笔者认为,韩信虽然有时会不听令于刘邦,但对刘邦最起码的忠诚还是没有问题的。忠信于刘邦是韩信心里最后的一道底线,而这道底线,韩信至死未改。至于刘邦,也通过汉四年韩信拒绝项羽,看清楚了韩信的这个底线,对于韩信建立了最起码的信任。这是笔者对于韩信、刘邦之间关系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判断。有了这个判断,后来的很多事就说得通了。
 
韩信第二次反叛刘邦的机会是汉五年初。在垓下,韩信将兵三十万独自正面与项羽决战,刘邦等率兵在后(由此可以再次证明,楚汉时期只有韩信的军队能跟项羽正面对抗,其他军队基本上是一触即溃的)。如果韩信与项羽合谋,以韩信三十万兵、项羽十万兵合力攻击刘邦,刘邦的军队必定望风而靡,刘邦是否还能逃回关中都不一定。但这次韩信依然是尽心尽力击败了项羽,没有背叛刘邦。
 
韩信第三次机会还是汉五年。此时项羽已经被杀,刘邦封韩信为楚王。要知道楚地是项羽的根据地,项羽刚刚失败,楚地必定流落有大量的项羽旧兵等待东山再起,而韩信又是楚人,更重要的是,韩信因为私交等原因还收留有钟离眜这样的项羽旧将。所以,假设韩信在自己的家乡,用钟离眜这样的项羽旧将,召集流落民间的项羽旧部,举兵反汉,那么胜败犹未可知。这并非危言耸听。汉六年初,有人告楚王韩信谋反,刘邦准备出兵讨伐,陈平问了刘邦两个问题:“陛下你的精兵与韩信的楚军比起来谁更强大?”刘邦答“我不如。”陈平又问:“在陛下你的众将领中,谁的用兵本领超过韩信?”刘邦说:“没有人能比上韩信。”——刘邦并没有必胜楚王韩信的把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韩信为了展现自己的诚意,主动杀了钟离眜,提着钟离眜的头来拜谒刘邦,却被刘邦当场捉住,夺了楚王,被封为淮阴侯。
 
这就是韩信三次谋反的绝佳机会,几乎每一次韩信都有必胜的把握,但每一次韩信都主动放弃了机会。如前所述,放弃机会的原因,不是不能,而是不愿、不忍。韩信想要报答刘邦对自己的恩情。那么到底刘邦对韩信如何呢?
 
二、刘邦与韩信关系
 
刘邦对韩信,有“一恩三诈”。
 
所谓“一恩”,是指刘邦对韩信的知遇之恩。汉元年以前,韩信一生是穷困潦倒的。从小家贫,母死不能葬,到处寄人篱下蹭饭,受过胯下之辱,跟随项梁、项羽都不被重用,后跟随刘邦也同样官职低下,因为触犯军法当斩,他同伙十三人已经被斩,到韩信时,是因为被夏侯婴看中才没有被处斩。既然不受刘邦重用,韩信选择了逃亡,是萧何连夜追回韩信并向刘邦极力推荐,刘邦才拜韩信为大将。
 
从待死的囚犯,到显赫的大将,刘邦给了韩信超常规的机会与信任。拜将后,韩信向刘邦尽述胸中画略,刘邦言听计从,暗度陈仓、还定三秦都是韩信的谋略。汉三年,刘邦给与韩信数万兵力,渡过黄河去攻击反叛的魏国,之后才有了韩信连续攻下魏、代、赵、燕、齐,并最终成为齐王。可以说,刘邦给了韩信改变命运、施展抱负的机会。
 
但刘邦却对韩信有“三诈”。汉三年,在修武,从成皋狼狈逃出的刘邦假称汉王使者,清晨直接骑马奔入韩信的军帐,趁韩信未起窃取了兵符,夺了韩信的军队,此一诈;汉五年,项羽死后,刘邦又以突袭的方式在定陶夺去韩信军权,此二诈;汉六年,刘邦假装巡游陈地,趁韩信前来拜谒之时,捉了韩信,夺去楚王之位,此三诈。
 
一位开基之主本应豁达大度,但刘邦竟然如此不择手段,实在是令人咋舌。
 
刘邦对韩信有“一恩三诈”,但韩信对刘邦却有“三恩一诈”。
 
所谓“三恩”,是指刘邦有三次危机都是借助韩信的力量才渡过难关。汉二年,刘邦从彭城被项羽追击一路败退,是韩信收拢残兵与刘邦在荥阳汇合,才在荥阳附近击退了楚军的进攻,止住了汉军的颓势,此一恩;汉三年初,刘邦在荥阳与项羽对峙,眼看支撑不住,又是征调了韩信的精兵才得以维持,此二恩;同样是汉三年,刘邦在成皋被项羽包围,情势危急下独自一人与夏侯婴逃走,在修武窃韩信兵符夺其军,汉军才又重新振作起来,此三恩。曾国藩曾评价说,“此三役,皆高祖有急,赖信得全。子长于此等处,颇为用意。”意思是说,这三次,都是刘邦有危难,全靠韩信才得以保全。司马迁在史记中将这三次记载很详细,用意很深。
 
所谓韩信对刘邦的“一诈”,指的是汉四年,刘邦与韩信相约共同进攻项羽,但韩信失约未到,结果刘邦被项羽围困在固陵。后来刘邦听从张良的计谋,许诺给韩信更大的封地,韩信这才出兵,并最终在垓下击败了项羽。
 
那么现在我们可以大概总结刘邦与韩信之间的关系了。刘邦对韩信有知遇之恩,一手提拔,委以重任,但当韩信功绩与实力越来越大之后,刘邦愈发难以控制韩信,他只能屡次靠骗才能制约韩信。
 
韩信在刘邦夺取天下中发挥了最关键作用,他想要封赏,想要成为诸侯王,如果刘邦不封他,他就以要挟的方式获得。但韩信是感激刘邦的,当背叛的机会一次次出现时,韩信终究没有背叛刘邦自立门户。
 
有两方面是值得玩味的。一方面,韩信面对刘邦一次次的欺骗,却好像从来都不对刘邦设防,才导致三番五次被夺去军权,直到最终被捉。我相信韩信是经过了复杂而痛苦的心理斗争,才最终选择了宁可成为受害者也不反叛刘邦。而另一方面,不管怎么说刘邦最终是没有杀韩信的,汉十一年吕后杀韩信时刘邦在外平叛,并不知情。所以我认为韩信的这份誓死不叛的忠义,刘邦心里也是相信的。刘邦与韩信似乎在心中达成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你不反,我给你封侯,世世相传。
 
三、结  
 
每读一遍《淮阴侯列传》,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初读,笔者感慨于韩信的能力绝伦。作为将军,他奇谋无穷,战无不胜,干净利落;作为谋臣,他极具战略眼光,天下之势了然于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读韩信初见刘邦时的一番论述,韩信能在项羽鼎盛之时预见项羽必败,也能在刘邦落魄之时料定刘邦必胜。这是一篇比诸葛亮“隆中对”更加精彩的政治论述。)历史上各时期对韩信能力的赞叹连篇累牍,笔者不再赘述。
 
再读《淮阴侯》,心中充满的是愤恨与遗憾。韩信舍弃一次次的机会而选择不背叛刘邦,最终却落得个身死国除,夷灭三族的结果,还在历史上被打上“谋逆”的标签,实在令人愤恨难平,扼腕叹息。
 
但当笔者反复诵读《淮阴侯》,却觉得愤恨之情渐消,慢慢释然、慢慢通透了。韩信放弃三分天下的机会,在普通人看来简直是错过天赐良机。但所谓庸夫惑于利,而君子守于心。韩信曾亲口对劝他反叛的蒯通说,“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刘邦成就了他的一切,那他也要以自己的一切报答刘邦,这也许就是韩信本能的、至死不渝的想法。
 
说到这里,笔者常常会不禁自责。因为我突然发现在内心深处,自己竟然觉得背信弃义、钻营名利是天经地义,而知恩图报、持节守义却是不可理喻。笔者曾花大量时间去查阅《史记》相关人物传记,就是想证明一件事——韩信不反叛是因为力所不能,比如时机未到、实力有限、受人掣肘等等。我独独不能相信的,是一个人竟然为了情义二字,能够屡次放弃登上至尊之位的机会。
 
信义与权位,韩信选择了前者,但走向了毁灭;刘邦选择了后者,却成为了“高祖”。但历史长河渺渺,千秋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愿与各位读者共勉。
 
(作者系河南省邓州市人,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某科研单位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