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故里 >

毛主席: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

发布时间:2022-10-04 17:25:40 人气: 来源:百年人物志

 
毛主席: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
原创2022-09-29 ·百年人物志

图丨毛主席

前言
       1966年8月中旬的一天下午,毛主席正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中央会议。
       在会议过半休息时间时,毛主席一边抽着烟,一边在想着会议上讨论的问题,突然毛主席仿佛想起了什么,于是他举起宽大的右手来,向前来出席的坐在右边后排座位上的中南局代理书记、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挥了挥手。
       王任重很快来到了毛主席身边,毛主席对他说道:“任重同志,我想起一件事情,要你去办!姚雪垠写的书,我已经看过了,写的不错。你告诉武汉市委,要对姚雪垠加以保护,让他继续写下去……”

周恩来的赞扬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北平郊区的卢沟桥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日本侵略者的罪恶枪声,不仅打破了姚雪垠的生活,更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无比的痛苦和巨大的灾难!
       卢沟桥事变在发生后,姚雪垠最开始的时候还希望在全国的支援下,能够将日本侵略者给击退,最终赶出中国。然而眼前局势的发展并没有像姚雪垠所预料的发展,反而战火愈发地逼近北平。
图丨周恩来
 
       在这种危急关头,姚雪垠断然决定让自己的妻子带着孩子赶快回河南老家,而他自己要留下来参加北平保卫战。姚雪垠送走妻子的第二天,原来守卫古都的宋哲元部队撤出北平,由张自忠代理北平市长,维持治安。
       国民党军队这种不战而退的情况,使得北平和天津很快沦陷,华北也危在旦夕。姚雪垠对于北平的沦陷十分悲痛,为中华民族的前途忧心忡忡,他并不是只悲叹,不行动,反而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活动,成为北平文艺界知名的抗日青年!
图丨姚雪垠旧照
       姚雪垠的种种举动,也被日本侵略者视为眼中钉,为此便在报纸上点名要逮捕他。姚雪垠此时的处境已经十分危险了,他必须马上离开北平,不然随时可能身陷牢狱,遭受敌人的摧残。
        最开始的时候,敌人满城搜索姚雪垠的踪迹,姚雪垠为避免自己被发现,开始不刮脸,留下胡子进行伪装,随时等待逃离北平的机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后,姚雪垠趁着敌人放松之际,离开北平城,乘坐一艘客轮,驶入茫茫的渤海!
       尽管姚雪垠拜托了生死危机,但他内心并不平静,反而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姚雪垠想了很久,决定从山东半岛的龙口下船,经济南前往上海,继续完成他未完成的长篇小说《五月的鲜花》。
       在抵达济南后,姚雪垠通过看报纸,得知了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日本侵略者已经进攻上海,同中国军队交战,并扬言要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攻占全中国。没办法,姚雪垠只好改变自己的计划,准备从济南乘坐火车到开封,然后去延安参加抗日斗争。
       在来到开封后,姚雪垠便前去拜访了自己老师,并碰到了刚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同学,他们两人劝姚雪垠不必去延安,留在开封办鼓吹抗日救亡的刊物,姚雪垠想了想便同意了下来。
       自此之后,姚雪垠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离开了原来的生活圈,接触到了家乡和北平以外更为广阔的天地。姚雪垠积极投入全民抗战的洪流,置身于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姚雪垠在河南、湖北、山东、四川等地,从事抗日文化工作。
       在火与血的洗礼中,姚雪垠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到前线采访,报道抗日英雄事迹。同时,姚雪垠也努力跟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办好刊物,宣传抗日爱国主义精神,并经常深入生活,积累素材,在颠沛流离,炮火连天的环境中,他创作了反映抗日救亡生活的小说等文学作品。
       1938年3月,姚雪垠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界统一战线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他一边从事抗日文化宣传工作,一边深入战地采访、调查、研究、体验人民的生活和情绪,最终写出了他的成名作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中篇小说《牛全德与红萝卜》,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
       姚雪垠的短篇小说《差半车麦秸》在发布后,引起了整个文坛的注意和重视。不仅在国内“轰动起来”,得到广泛的赞誉,而且也“轰动了苏联的文化界”,引起国外的注意。
      当时,正是标语口号式作品充斥文坛之际,姚雪垠的这篇小说在发布后,使得读者耳目一新,评论界公认它是第一批抗战文学的优秀作品之一。
       姚雪垠的《差半车的麦秸》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作品较为真实地描写了生活,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写了农民觉醒参加抗战,而且为今后的文学创作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使人们从公式化作品带来的腻烦中解脱出来,获得新鲜的艺术感受。
       当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在周总理的积极推动下成立的,在成立大会上,周总理、宋庆龄、何香凝等人被推为名誉理事;老舍、郭沫若、丁玲、田汉等四十五人被推举为文协理事。
       姚雪垠来到重庆后,就住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一座小楼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之后,当协会在重庆召开代表大会时,姚雪垠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兼创作研究部副部长。这时,党在大后方文艺界的最高领导人是周总理,做具体工作的有徐冰和叶以群等同志。
       某次,姚雪垠同几位作家一起来到郭沫若的住处,大家一起商讨全国文艺界和山东文化界的事情时,会客室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东道主郭沫若起身去接电话:“是,我是!周总理,您一定要来啊,我们大家等着您呢!”
       郭沫若在放下电话后,高兴地告诉大家说:“周总理一会要来我这儿跟大家见面,而且还同诸位共进午餐。”
       在听完郭沫若的这番话后,在场的众人内心都非常的激动。在中午11点左右,周总理便来到了郭沫若的住处,在向大家问好后,周总理便同各位作家开始交谈起来。午饭时,当大家谈到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时,周总理询问道:“哪位是姚雪垠同志?”
       姚雪垠听到周总理的询问后,有些拘谨地站起身来说:“周总理,我在这里!”
       在看到姚雪垠后,周总理笑着说:“我看了你写过的文章,写得很好。我已经告诉《新华日报》社的同志,把你的文章作为整风学习的材料,希望你以后多多写些文章。”
       姚雪垠听后点了点头说:“我一定按照您的希望去做!”
       此时,姚雪垠内心非常激动,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写的文章,重任在身,公务繁忙的周总理还会去看,而且看后还让别人学习,而且又当面对自己进行赞扬和鼓励!
图丨周总理
       姚雪垠受到很大的鼓舞,心潮难平。他决定将周总理对他的关怀,鼓励和鞭策,永远铭记在心,作为指导创作实践,不断前进的动力。
毛主席对姚雪垠的保护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姚雪垠继续投身于文学创作中,在经过反复思考后,姚雪垠决定从1957年10月下旬开始,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而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然而,由于当时局势的复杂,姚雪垠的写作环境很差,但他都坚持了下来。1960年,姚雪垠的处境愈发地好转,组织上也给他重新分配了工作,前往武汉市文联搞创作。姚雪垠来到武汉文联报道后,领导给他的任务是去武汉市豫剧团,跟着剧团下乡,编写剧本。
       不过这个计划还未实施,便改派姚雪垠参加作为向党四十周年献礼的京剧剧本《武昌战火》的修改工作。姚雪垠接到这一任务后,便立即投身其中,很快就完成了。剩余的空闲时间,姚雪垠继续整理《李自成》第一卷。
图丨李冰
       某天上午,武汉市文联党组成员,诗人李冰突然大驾光临。对方在坐定后,便询问道:“你在写什么?”
       “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给我看看怎么样?我愿意当你的第一读者。”
       “请多提意见!”姚雪垠一边将整理好的稿子递给他,一边说道。
      李冰用一晚上的时间将姚雪垠所写的作品看完,然后对其说道:“我认为你写得很好,非常动人,我是支持你写下去的。来你这里之前,我已经将        此事向程云同志作了汇报,希望你将稿子也送给他看看。”
       姚雪垠听后感激地说道:“谢谢你对我的鼓励,程云同志那里,我会尽快将稿子送去。”
程云同志,当时是武汉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兼市文联主席,同时还担任武汉歌剧院的院长。姚雪垠将自己的作品送到程云同志家中,然后怀着不安的心情开始等待。
图丨姚雪垠
       程云在看过姚雪垠的初稿后,便特意约他谈话:“你的作用写得很好,十分感人。仅从我看过的这一部分就可以看出你的水平,应该马上向市委汇报,而不必等到稿子全都看完。市委同志也支持你继续写下去,不仅从政策上支持你,而且还要帮助你解决一些写作中存在的具体困难。”
姚雪垠在听到这则消息后,内心非常的激动,语气哽咽地说:“谢谢程云同志的帮助和关心,谢谢党组织的支持与关怀,我将竭尽全力,将自己的作品写好。”
       正是在得到组织上的支持后,姚雪垠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全都投入其中。在他无比辛勤地努力下,从1960年冬天到1961年夏天,仅用半年多的时间,就将原来写的《李自成》第一卷,整理成40多万字的初稿。
       1962年10月上旬,经过有关领导部门和专家审阅《李自成》第一卷后,都一致充分肯定了《李自成》第一卷:
       小说在真实性上无问题,艺术上是成功的,虽然在审稿过程中也提出一些修稿意见,但基本不影响可以定稿付印出版。
图丨姚雪垠旧照
       在这本书出版后,姚雪垠的妻子到武汉邮局给毛主席寄去一部。让姚雪垠没有想到的是,呈送毛主席的这一部书不仅没有石沉大海,反而还对他今后创造《李自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局势的发展,姚雪垠的处境又开始不妙起来,他也无法在继续创作。不过当时毛主席在得知姚雪垠的处境后,便有了前言中的那一幕。
       王任重在听完毛主席的指示后,便立即给中共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宋侃夫打电话,如实传达了毛主席对姚雪垠和《李自成》的指示,并请他立即贯彻执行,要决定保证不出问题。
       宋侃夫当天便召开会议,向相关部门负责人传达布置、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和省委的意见,并让有关部门当即采取了确实有力的保护姚雪垠的措施。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指示下,姚雪垠得到了保护。在之后的岁月中,毛主席对于姚雪垠的创作情况也非常关心,曾批示道:
同意姚雪垠的创作计划,给他提供条件,让他把书写完。
       正是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姚雪垠所创造的《李自成》第二卷,分上、中、下三册先后出版。不久后,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修订本,全书共52万多字,也分上、下两册同读者见面。
       姚雪垠的书在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并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不少作家都对本书给予了高度赞誉。
       邓小平在看后姚雪垠的作品后,同样是说道:“这本书写得非常好,看看姚雪垠还有什么困难没有,中央可以帮助给他解决!”

图丨邓小平

       姚雪垠听后这则消息后,一下子就愣住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平复心情后,姚雪垠说道:“我目前的工作条件与从前大不相同,都很顺利,没有困难。邓副主席的关怀给我很大鼓舞,我十分感激!”
       在之后的岁月中,姚雪垠继续投身文学创作中,以自己的文笔写下一篇篇感人的故事!在姚雪垠晚年时,他曾动情地说道: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文学艺术是党的事业的组成部分,因而要求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必须不断前进,以最大的努力写出为人民所喜爱的作品。作家的学习无止境,艺术追求更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