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故里 >

(三)邓姓文化研究与宣传

发布时间:2010-03-11 13:37:00 人气: 来源:未知

(三)邓姓文化研究与宣传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文化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并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中国有了姓氏,就有姓氏的研究,不同姓氏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研究过程,姓氏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服务社会和不同姓氏族群的,与其它文化现象一样,其研究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今天,我们研究姓氏文化主要是借助于前人留下的关于姓氏研究的典籍文献。包括专门记录姓氏研究成果的著述以及各个姓氏不同时期遗留下来的谱牒。邓姓文化的研究也同样如此。关于姓氏研究尤其是姓氏起源问题的研究,在《左传》、《国语》及《史记》等文献中都有记载,但不系统。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研究姓氏的典籍是记载自黄帝至秦朝(一说至春秋)帝王公侯卿大夫世系及事迹的《世本》,该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也有认为成书于楚汉之时的),原书大约于宋代佚失。今见《世本》是清代学者从各种典籍中摘录汇辑成书的,有王漠、孙冯翼、雷学淇、秦嘉谋、茆泮林等辑本,内容大同小异。其中的《氏姓篇》是后世研究姓氏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撰《急就遍》,是现存较早的关于姓氏研究的著述之一。《急就篇》又称《急就章》,是当时孩童的启蒙读物之一,共有二千余字,用三言、四言、七言韵语格式来写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其中写姓名用的三言韵语,共134句,每句的三字中有的首字为姓,二、三字为名字;有的前二字为复姓,后一字为名;有的三字都是姓;有的难以分辨姓名。《急就篇》被认为是以“三言诗”形式而作的汉代百家姓。列出的姓氏在130个以上,亦有人统计到200多个。虽然没有表明各姓的来历,甚至有些文义稍嫌生涩,但毕竟为后人提供了汉代时常用的姓氏信息。邓姓出现在第九句,为“邓万岁”。邓当为姓,万岁为名,具体指何人,不得而知,亦有可能三字都是姓。
东汉至魏晋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姓氏研究的高潮。这与当时盛行的世族门阀制有关,姓氏因家族门阀的不同而有了高低贵贱的区别。依据门阀势力的大小,在全国出现了国姓、郡姓、州姓、县姓等不同的姓氏等级,不同的姓氏等级其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也不相同。姓氏等级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到了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出身门第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而能表明出身门第的主要办法就是编写族谱,因此这一时期,编纂族谱成为主要社会风气。家谱本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代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载体,具有补史证史之作用。而这一阶段,在编写族谱时,还要将本家姓氏与两汉时的同姓名流攀亲扯故,借以提高身价。、
在“九品中正制”之下,为了确保门阀世族的社会优势地位,政府还组织安排专人为门阀世族编修官方“薄状”即族谱。《隋书·经籍志》记载:“自唐而上,官有薄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薄状;家之婚娶,必由于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任用博古通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户。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新唐书·柳冲传》中关于“九品中正制”下选官“必稽谱籍”记载的更详细:“魏氏立九品,置中正,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已。其州大中正、主薄,郡中正、功曹,皆取著姓士族为之,以定门胄,品藻人物。……于时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选拔官吏成了门阀世族的特权。由于谱籍在选官中的特殊作用,不仅编写族谱盛行,同时也促进了姓氏学的研究。
这一时期,研究姓氏的典籍有:东汉初年,班固等人所作的《白虎通义》,记载章帝建初四年(79年)在白虎观“天子会诸侯讲论五经,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写集其事”(《后汉书·班固传》)。班固在记录经学博士们的辨经结果的同时,还专门从理论角度对“号”、“谥”、“姓”、“氏”、“名”、“字”等进行论述,论“姓”时说“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论“氏”时说:“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他对姓氏的论述是从社会意义上对秦以前姓氏社会功能的概述,而不是对秦以后合二为一姓氏的定性。同时班固在《白虎通义》中也没有对具体姓氏的来源演变等进行列举,这也表明东汉初年,门阀世族尚未形成,姓氏修谱之风尚未成风,整个社会对姓氏的研究尚不够重视,具体的姓氏并不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东汉后期,王符的《潜夫论·志氏姓》和应邵的《风俗通义·姓氏》都辟专章对姓氏进行研究阐释。《潜夫论》论姓氏云:“昔者圣王观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明历之去就,省群臣之德业,而赐姓命氏,因彰功德,传称民之砌官百,王公之子弟千。世能听其官者而物赐之姓,是谓百姓。”这里的“百姓”是指三代以前“百官有姓”,而不是说任何平民庶众都有姓。同时还就姓氏的来源进行了论述:“昔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有吕。下及三代,官有世功,则官有族,邑亦如之。后世微末,因是以为姓,则不能改也。”此下还论述了姓氏的九个来源,就是“或传本姓,或氏号邑谥,或氏于国,或氏于爵,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事,或氏居,或氏于志。”并都予以举例说明。《风俗通义》也指出姓氏来源是“盖姓有九”,表达了与《潜夫论》关于姓氏来源基本相同的观点。《风俗通义》对500余个姓氏的来由进行了概述。
魏晋时期,推行九品中正选官之法,以出身门第作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家乘谱牒成了考稽官吏身份的重要依据,姓氏研究专著与家谱并行于世,出现了较多研究姓氏的书籍。晋代有贾弼撰的《姓氏薄状》;南朝宋有何承天撰的《姓苑》;齐有王俭撰的《姓谱》;梁有王僧儒撰的《百家谱》等等。《魏书》内还收录有《官氏志》。其中贾弼的《姓氏薄状》具有代表性,内容丰富,全书700余卷,将18州116郡的世家大姓逐一记录,成为当时朝廷选择官吏的重要依据。
邓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这种广为修谱,讲究出身门第的社会背景下,加入到了修谱的行列之中。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编写有《南阳邓氏族谱》,并请当时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为族谱作《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这本早期的《南阳邓氏族谱》今天已无法看到,但王羲之的《源流序》却保存了下来,并留传至今。
《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全文如下:
“周官小史,定世系辨昭穆之制,上而君公卿,及士大夫之家,不相越俎。至我国朝挚虞以来,始有谱牒之作。闲尝考魏书所载谱系编,有四海大生、郡姓、县姓等纪,大都以门第相尚,故魏书九品官人之法,多出于世族大家。而世族之所通显者,则莫如南阳邓氏为最著。粤稽邓氏自商武丁封其季父曼于河北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郡,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晃、徽、庆、桓、昆、忠、晖、浩、煦、祀、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公字吾离,经一十九代。周桓王时,离侯惧楚,与蔡、郑二国交会。以是尊周室而朝服于周,再传尚、粹、明渊,计二十二代。周襄王时,邓被楚灭,失守茅土。传至侃公,周景王时,复任徐州刺史。监公为晋阳县令,安国公任南城宰,铭公州牧刺史,文仲公河东县令,缙光公安陵刺史,成公汉沧州牧,敏公中书大夫。通公佐汉有功,文帝赐之铜山。广汉公宣帝中丞,明公平帝御史。厥后四十七世禹公,东汉功臣。永平三年加封云台首将。夫人严、谢、任氏,共生子十三:训、谦、让、说、赞、诒、议、诗、论、谋、识、谟、诰。公孙父子显官朝臣,家声赫矣。训公护羌校尉,骘公汉将军封蔡侯,卓公讳聪与万世公相继,先后辉映,词赋著名。闻舜公汉将军,艾公安西将军,忠公晋都亭侯。遐公字安远,东晋隆和元年任竟陵太守,始离新野徙于湖湘地家焉。汉晋之间,屡代功臣,历朝将相,炳炳麟麟,益见乎世勋矣。余与遐公嗣君镇国将军羌公,同力王事,路出湖湘。其家修谱,将军与其族人具册请为之序。因披阅其世系源流,详览其先后绘图,询足探本清源,有条不紊,朗然伦序,一脉贯通,盛亢相庆,流芳未艾。诚哉,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余虽不敏,不得不为之文词。爰略弁数言于其简端,用锓诸梓。俾邓氏云礽以垂永久纪云。
时晋宁康二年岁次甲戌秋九月重阳节前三日穀旦
右将军会稽内史兼理节度机务事通家同寅弟琅琊王羲之顿首拜撰。”
(作者简介:王羲之(321—379)字逸少,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曾任右军下将军,被人称为“王右军”,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
正是有王羲之的这篇序文,明确记录了邓姓自开基鼻祖曼公至邓禹乃至东晋时编修邓氏族谱邓羌公的世系脉络。因王羲之是应与之“同力王事”的邓羌的请求,对邓羌提供的《南阳邓氏族谱》“披阅其世系源流,详览其先后图绘”后,认为南阳邓氏“询足探本清源,有条不紊,朗然伦叙,一脉贯通,盛亢荣庆,流芳未艾”,“不得不为之文词”,从而有了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较早的邓氏族谱序文,为研究邓氏族史和邓姓文化提供了难得的珍贵资料。
唐朝的姓氏文化研究也比较兴盛。唐太宗年间出现了官修的《大唐氏族志》,列出士族姓氏293姓。由于官方的提倡与重视,姓氏著作大量出现,较著名的有柳冲的《大唐姓系录》,韦述的《开元谱》,柳芳的《永泰谱》,张九龄的《姓源韵谱》,李林甫的《天下郡望姓氏族谱》,林宝的《元和姓纂》等。其中以林宝的《元和姓纂》成果最丰,其内容先列皇族李氏,余依唐韵260部排列各姓,每韵之内,大姓为首,每姓都载其来历与谱系,共收录1520姓,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姓氏文化研究专着,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和姓纂》依韵将邓姓排在徵部。其记载为“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记载简明扼要的说明了邓姓的来历,还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后来研究邓姓历史者广泛引用。
宋代是姓氏文化研究取得成果较多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研究姓氏的人多,研究著作也多。在众多研究姓氏的史家之中,还出现了一位邓氏族人——邓名世,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与郑樵的《通志·氏族略》、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是当时研究姓氏文化的典型代表。郑樵《通志》中“氏族略”的序文,对“三代”前后姓与氏含义不同的演变及以后姓氏的产生根源等都做了精辟的论述,对后来的姓氏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古今姓氏书辨证》共有40卷,由邓名世与其子邓椿共同完成,是我国历史上研究姓氏文化价值较高的专著之一,也是邓姓族人对姓氏文化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该书的评价为:“其书长于辨论,大抵以《左传》、《国语》为主,自《风俗通》以下,各采其是者从之,而于《元和姓纂》抉择独详。又以《熙宁姓纂》、《宋百官公卿家谱》二书互为参校,亦往往足备史传之阙”。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与汉史游的《急就篇》内容相同,但规模更大,用韵文形式编排姓氏,并对每姓逐一注释,如对邓姓的注释为:“邓,古国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行文简练,内容详实,为后世研究姓氏文化者常引用。宋代研究姓氏的专著还有很多,成书于宋的孩童启蒙读物《百家姓》,留传至今,广为传颂。
宋代亦是各族各姓编写族谱较多的一个时期。据邓氏族谱可知,邓姓族人在宋代不仅编写了不少族谱,同时还请名人为族谱作序。为邓氏族谱作序的名人有:文学家苏洵、理学家朱熹以及民族英雄文天祥等,三人之序文都对邓氏家族作为名门望族给予了高度赞扬。苏洵、朱熹二人之序文对邓氏源渊及世系沿续等都有详细的交待,与晋王羲之所作《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在内容上有相同之处,都是研究邓姓历史及邓族文化珍贵的历史资料。
苏洵为《邓氏族谱》所作序文如下:
“粤稽邓氏之先,始出自商武丁封季父叔曼于邓,其后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忠节理学,接踵辈出,天下无不知有邓氏也。至汉光武中兴,邓禹杖策追至,光武曰:‘生远来,宁欲仕乎?’禹曰:‘不愿,但愿明公威德加于四海,某得效尺寸以垂名竹帛。’后遂首拔云台,是邓氏之受封,以中兴始,尤以中兴盛也。今南阳高密侯,为名世之祖,自汉废迁后,子姓散处四方,有迁于吴西者,有徙于安福者,有徙于分宜者,有迁于湖广者,皆出邓州新野之派也。历传至我皇宋,为时名宦,而又有谱牒,以遗后人。嗟夫!士之名世也,有二,人品与家世而已,人品不足,家世犹足以振家世人品。无忝于所生,邓氏子孙并皆有之,此其所以为名世也,此邓氏之谱所由新作也。”
(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年),宋朝眉山人,通六经百家之说。所著《权书》、《衡论》等27篇,京师士大夫争传之。官秘书省校书郎。合修《太常因革礼》100卷。个人著作有《谥法》、《嘉祐集》等。与二子苏轼、苏辙俱有文名,合称三苏。)
朱熹为《邓氏族谱》所作序文如下:
“夫谱何为而作也?孝子顺孙纪功述德,垂统传绪。族属虽疏远,实录其源流,使后世知为一本。故古者图谱,官司掌之,此谱之义所由来矣。淳熙六年,余受命知南康军事,到郡之十月,重建白鹿洞书院,申明圣贤之教。南康人邓子瓒从父命来学,质疑问难,敏悟殊伦。七年庚子,瓒举江西乡贡。庆元次年,余差提举常平茶盐,既而去郡东归,道循武阳,过三川里。邓子世居其地,迓轮投辖,延款尽欢,遂相与游观于梅溪湖山之上,三川八景之间,分韵赋诗,雅歌迭和,于是邓子再拜而请曰:‘瓒承先祖世德之训,有历代氏族图谱,敢辱首序,先世有光矣!’余观邓氏,俗尚简质,而家世教诵,犹有先王之遗风焉。因按图谱,而详考源流。其脉出自黄帝曾孙高辛,生后稷,嗣传及叔虞,封唐,子燮父,国号更晋,又五世,生吾离,始封邓,其先世在殷,为曼姓,商王武丁封叔曼于邓地,赐姓曼,后以国为氏,依地为姓。吾离之后嗣曰祁侯者,不用三甥之言,于鲁庄公十六年,为楚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乐府奏音属徵。嗣五世,生惠襄,居林邱;嗣六世,生邦惠;嗣七世,生禹,起南阳新野,匡汉,封高密侯,生子十三人,各守一艺,家声修整,教养子孙,皆可为后世法。长子震,次子袭,三子珍,分封三国。其第六子训,字平叔,为张掖太守,生五子,骘、悝、京、阊、宏,皆封为侯。女一,曰绥,十一岁,通书卷,性孝友,修妇德,和帝纳为贵妃。永元壬寅,正位中宫,即和熹皇太后也。悝封叶侯,生子一,曰广宗,女一,为桓帝皇后,广宗为西平侯,生晦等,因太后崩,坐宫中人诬,自杀,宗族多免官归故郡。长子遗后为广陵棠邑令,幼子遐为襄陵郡守。汉末避曹氏忌,同兄棠邑令遄徙豫章城南,遐晚年析居南岸,名所处曰邓将军营,遐子琇,字文渊,生思孔,字圣时。生竟成、勤成;竟成字汝志,生正本。正本字道立,生时植、时朴。朴字居忠生四子:希爵、希珍、希文、希武。希爵字人从,生鲁贤,鲁贤字宗周,生由喜、由懌。由喜字得全,生天秩,字太古,于天监间任旴江(旴音虚xu,旴江即抚河,又称汝水,在江西省东部,源出广昌县南驿前镇,北流经抚州市,到临川县王家洲分为两支,一从南昌入赣江,一自八字脑入鄱阳湖)南城令,自邓城徙籍墨池里。子二:志道、志学。志学字懋修,生孟春;孟春字启阳,生侯辅、侯南。侯南字公藩,生高翔,翔字南鹏,号天祺,于隋末官任筠州高安尉,自墨池里徙籍锦水街。子二:庭诗、庭礼。庭礼字圣允,生文瑞,字天祥,号东轩,四世同居,宗族五百余口,长幼敦睦,衣食无异。致鹿洞竹实甘露之祥。延羽士孙智谅于家建醮,夜见七星游于井畔,智谅见之,谓文瑞曰,此天显德耳。上嘉其孝义,诏旌表邓氏忠顺之家。其乡遂以旌义名。厥嗣三元、先义等,世居筠阳,义原讳均,字元礼,素信黄老之教,天宝间,舍其田产,创建玉虚观。道冠玄服十余年,拟为华山道人。命子姓散处,是时有至夏宇居者,有至罗坊居者,有至赤冈、栗陂、杨源、破石、长乐、感古、吴湖居者,迁徙不一。其子询仁,字北川,官拜湖南节度使,士居莫不仰其清介,告老解组,自筠北玉虚观徙居新吴白湖。通籍自公始。此遐系下派源各所处也。遄卒于吴,初葬泰浦青龙山,子璨仕吴,为散骑常侍,后陞棠邑为郡令,迁郡守,卒葬城南三十五里梅湖涯,地名三川,生子鑑、镒,居新吴,鑑为西陵令,庐于墓侧,子孙永远家于三川。子五人:宜字孟曼,宁字伯曼,定字仲曼,宣字叔曼,宏字季曼,俱以赀产雄于乡,时称五曼。宁生喜,喜生驻、骥、骧。骥字宗德,永和三年,以书生为郡守吴公条谋,定黄韬之乱,荐授长山令。乐观先世家史人物之盛,辑为《世德录》。生子志,志生纯、缜、纶。纯生期、朝;朝生岳,岳生节、俭;节生勋、烈、煦;烈生崇、峰,崇字登明。峰生宇、宗,宗字从吉;宇生桓,字成功。桓生青,字来春;青生阅,字用昌;昌生陆、陵,陆字定远,陵字定襄。陵生裕、袷。裕字承休,以进纳补官。袷字承绪,开元进士,踵《世德录》而修谱,置墓田,开泰浦别业。裕系下生参;袷系下生枲,参系下生本、东。枲系下生奭、爽。奭字太盛,爽字太明,乃剑水派源也。奭百生稚、穆,穆字从许,居洪城,生宗仁、宗华、宗义,宗仁为西昌潘源祖。稚字从徐,生维,字以中;维生昶,字昭阳。昶生利、刊;利字汝溥,官至南唐都下白籍侨户土断。刊字汝通,生唐乾符丁酉年,卒南唐保大已酉年,生谷,此泰浦系下所由始也。参系下生本,字大业,本生稽,字从顺,稽生离,字迪文,离生旭,字启阳,旭生刻,字汝坚,任江宁令,生毅。刊系下生谷,字无逸,初仕南唐,历寿、光二州,机宜干事。戊午入周,留北宋,迁南阳州判。谷生文政,讳丕谟,居三川祖室,生从厚,从厚生清安,清安生柯,字圣舆,后徙西平。谷次子武政,讳丕烈,宋举进士,任河阳府判,仕终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咸平庚子岁,请老归休,乃即泰浦别业而居,此泰浦始迁之祖也。武政生处厚、居厚,处厚讳实,宋太平兴国,以荫补官。居厚讳质,没葬枥树坪,子孙迁居□(土奉)东,此□东之祖也。处厚生启泰,启泰生明安,入上舍,以十诗忤蔡京,放归田里。明安生辐,以樊昌谔为婿,自樊襄而始基三阳也。辐生香、简,简居水阁,香生大志、大靖等,此香简之后居沙湖水阁矣。毅系下生征、衡、徯。征任惠州司理。征生乾,乾生拯、操、持。拯生圣求,任武昌令,元祐中,陞翰林侍讲。圣求生协,中书舍人。协生均,均生守安、守居,祖基安居北源。而瓒则守安之子也。此其祖之所自始与其祖之所由分者。脉络分明,世绪益绵远矣。其见于传载,则详略相同,挈纲张目。著大宗,则先长子,及远世,则著九族。书名字、年、月,则知生没之修短,而不知者阙之。书官爵尊卑则知贤良之出处,而弗耀者置之。记行事之著其实,附翰墨以表其文,著母族则记娶某氏,述女德则记适某人,记迁徙以知其居某处。诚扩千古而一世,合亲疏而一源,观者晓焉。《书》记尧睦九族,《诗》咏公刘君宗,与兹图谱之意相吻合也。使其子若孙,仰体其意,必思身之所以耀润者,皆先德之勤劳也。家之所以昌盛者,皆祖宗之刻苦也。姓五行之姓,形五事之形,教五典之教,学五经之学,竭夫躬行心得,体之日用,彝伦不失世德,永笃敦庞之俗。邓氏其永兴乎。
大宋淳熙辛丑岁又三月十五日新安朱熹谨序。
(作者简介:朱熹(1130—1200年),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曾任秘阁修撰等职。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集理学的大成,创造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称程朱学派。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传》、《诗集传》、《楚辞集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文天祥《邓氏族谱》所作序文如下
能以谱传,不能以像传,合谱与像并传者,必其人勋业著于当时,道德传于后世,而又有非常之知遇,使后人倾慕。于是子若孙,亦著其谱,留其像,令千古百世后阅谱,而兴仁孝之念,瞻像而动如在之诚,甚盛事也。若南阳邓元侯,史称内行淳备。子十三,各使守一艺,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为后世法。宜其在当时,则图像云台,藏于太室,为东京元功。其子若孙,珍守图像,编辑谱牒,并传千百世而不朽。《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吾决邓氏子孙,蛰蛰绳绳,接踵忠孝,其昌炽方兴,未有艾矣。
(作者简介:文天祥(1236—1283年),江西吉水人,举进士第一。德祐初元兵入寇,天祥应诏勤王,拜右丞相,使赴元军请和,被拘,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端宗景炎二年(1277),进兵江西,恢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抵抗,次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次年被送往大都,拘禁三年,始终不屈,于1283年1月9日在柴市被害。临刑前作《正气歌》以明志。有《文山集》、《文山诗史》传世。)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统治者实行民族等级统治政策,大多数汉人地位低下,并且在元朝时期,整个社会长期处于动荡之中,经济得不到有效的发展,文化发展也因此滞后,姓氏文化研究在元朝一代相对处于低谷。
明清时期,姓氏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研究姓氏的书籍更多。明代的主要有《皇明千家姓》、《姓源珠玑》、《姓汇》、《姓觽》、《希姓录》《奇姓通明》、《万姓统谱》、《尚友录》、《姓林》、《姓氏谱纂》等。清代的主要有《御制百家姓》、《史姓韵编》、《姓氏宗源》、《千家姓文》,《氏族笺释》、《代北姓谱》、《太平图话姓氏综》、《姓氏考略》以及《增广百家姓》、《重编百家姓》等。明清之际,姓氏学研究之所以能取得较大的成果,与统治者的提倡重视是分不开的。统治者重视姓氏研究往往是为其统治服务的。自魏晋广开门阀世族姓氏等级以后,唐、宋、明、清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姓氏,生尽千方百计将其置于“国姓”的位置,以显示其姓氏的尊贵,如:唐太宗李世民在下令编修唐朝新的氏族志时,就暗示执事者,修志一定要“进中贤,退悖德;先宗室,后外戚;退新门,进旧望;”(《新唐书》),但主事者高士廉等人仍依照旧例,将山东崔氏排在首位,而将李姓排在第五位。唐太宗审后要求发回重编,最终是将李姓排在第一,皇亲长孙氏次之,崔氏列第三。到宋代,出台的孩童启蒙读物《百家姓》开篇便是“赵钱孙李”,皇族赵姓当仁不让的被排第一。而到明代,朱元璋当了皇帝,《皇明百家姓》就把朱姓列为第一。到了清代,《御制百家姓》没有将皇族满姓爱新觉罗列为首位,而是将“至尊先师”孔子的孔姓列为第一,这即表明了清皇族的开明,也笼络了天下汉儒,可谓一举两得。不过依照《百家姓》之原韵,“爱新觉罗”列为首句当作一姓也似乎不妥。
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到处都存在等级的,原本是区别族群血缘关系的姓氏,也被打上了等级的烙印。不同的等级享受的特权和尊贵地位也不一样。皇族国姓第一,也是皇权无比神圣尊贵的象征。
明清两代,伴随着姓氏文化研究的兴盛带来的是民间编修族谱的兴盛。人们通过编修族谱,详论姓氏起源,世系衍播,先贤名人事迹,宗族分布规模等,从而达到敬仰先祖、启示后人的作用,对社会则有宣传宗族扩大影响,提高社会地位的作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社会文明较以前有了更大的的进步,这也为人们编修族谱创造了条件。据王鹤鸣等主编的《中国家谱研究》收编、顾燕的文章《家谱堂号研究》一文,对上海图书馆所藏家谱的统计,其所藏的11200余种家谱,基本全是明清版本的。而据《中国家谱目录》(国家档案局等编)和《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上海图书馆编)统计,共收录邓氏族谱153种,基本都是清代以来所编修。
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项文化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姓氏文化研究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寻根热的推动下,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类姓氏研究文章、专著陆续出版,这些专著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即是姓氏文化研究成果的展现,更是促进姓氏文化更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主要的专著有: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姓氏辞典》,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贵姓何来》,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寻根》,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大全》,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楚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南蛮源流史》、《东夷源流史》、《炎黄源流史》、《夏源流史》、《百越源流史》、《秦赵源流史》,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文化大博览》,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姓氏起源》,中国华侨出版公司出版的《百家姓溯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新百家姓》,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姓氏词典》、《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花城出版社出版的《认祖旭宗——中国百家姓寻根》,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原古国源流史》,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华百家大姓源流》、《新编百家姓》,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姓名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姓氏通书》(套书),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夏姓氏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家姓寻根探秘》,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的《百家姓书系》,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家姓书库》,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家谱总目》(全十册)等等。
关于邓姓研究的专著有李乔的《邓国·邓州·邓姓》(中国文化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百家姓库书”之一《邓姓》;吴兴、郭长庚的《邓姓史话》等。
邓氏族谱的续修与编写是这一时期邓氏文化研究的又一重要方面。全国各地的邓氏后人或续编或新编了数以万计的邓氏族谱。邓氏族谱都是在各地邓氏宗亲会的主导下完成的,有些省市的邓氏宗亲会还编写了本地的邓氏族史,也有将各地部分族谱装订一册编修邓氏联谱的。还有邓氏后人提议成立全国性的邓氏宗亲联谊会,并编写邓氏总谱。这些都对邓姓文化的研究传播与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邓姓故里邓州在邓姓文化研究方面也进行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1996年10月,成立了邓州市邓姓研究会,作为邓姓文化研究的常设机构,同时还负责海内外邓氏宗亲来邓寻根联谊的接待工作。邓州市邓姓研究会已与香港屏山邓氏宗亲会、广东省东莞市雁田管理区联合编写了《邓国·邓姓·邓州》一书,还编印了其它一些宣传材料,接待海内外邓氏宗亲寻根谒祖代表团百余个,包括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美国等国家以及台、港、澳和国内各地的邓氏宗亲代表团,接待邓氏宗亲数万余人。2008年10月,邓州市邓姓研究会与邓州市邓氏宗亲联谊会、邓州市文化局联合开办了旨在宣传邓姓文化,展示邓姓文化研究成果,加强邓州与各地邓氏族人联络的“邓姓之源网站”,点击率逐月攀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