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故里 >

由地名谈邓州市

发布时间:2010-03-11 13:39:00 人气: 来源:未知

 
地名的来历,绝非那个圣人贤者一时灵机使然。它既含有一地域的文化积淀,更有这地方的历史渊源,一省、一县、一村,甚或一个地点莫不如此。邓州亦然。笔者在十余年修志工作中发现,“邓州”这个名字和“邓林”“邓墟”“邓国”、“禹都”、“穰、邓”及今邓境内所有邓姓村庄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就这方面谈下个人所见。
一、“邓”字来源于“邓林”与“邓墟”
邓州何以称“邓”?《山海经》在《夸父追日》中这样记载:“夸父与日逐走、渴饮河渭,不足……道渴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段文字显然系神话传说。丢弃的手杖,怎么会化作邓林呢?但如果没有邓林,那么,历代学者又为什么要再三再四对它注释呢?如清代学者毕沅就说:“邓林即桃花林……盖即楚之北镜地也。”(见《辞源》邓林条解),《读史方舆纪要》中有:“(邓)州,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镜。”《史记·礼记集解》云:“邓林,邓祁侯之国,在楚之北镜。”这些注释都说明,古时确有一个邓林,这个邓林就在楚国的北部边境。但这个“北部边境”又指哪哩?我们知道,战国初期,古邓国为楚所灭,邓为楚地。而楚国的主要疆域在江汉平原,那么地处汉水以北的邓地自然属于“楚之北境”了。更巧的是,今邓州市林扒镇,古代就叫“邓林镇”,可见上古时期这里是一片原始大森林。这点,骆立群先生在《邓州古代史初探》中阐述道:“今之邓县,在几十万年前,有条南北走向的地理线,自十林乡宋岗,经高集红崖岗、至构林的柳峰岗,走线以西和邻近今内乡、淅川、西峡等地,是相连的一片原始大林海。以东,则是以新野为中心的沼泽地带。”这点可以林扒镇的排子河、都司乡的孟庄和赵集乡的半坡水库等处所出土的大象牙床化石和其它脊椎动物的化石为证,这是其一。
其二,邓地又名“邓墟”。墟者,一指荒废了的城,一指市集。据《史记》记载,帝尧在位70年,到老时,要把天子之位传给虞舜,但舜觉得尧应把天子之位传给他的儿子丹朱,于是他就到河南的南方去漫游。这一时期,他结识了七个秀士,他们是雄陶、方回、续牙、伯阳、东不訾、秦不虚和灵甫,人称七友。舜漫游到邓墟时,这七人都找他交游,其后,舜接替了天子之位,这七个朋友就和他分手了。今天,我市赵集乡朱岗王一带,民国期间还叫“舜友乡”,村西有一个大土冢,名“七友墟”,村旁冢下有一石碑,记载着七友墟的情况。大舜之所以漫游到这里,说明这里早有人聚居。今市镜内沿湍、刁、严、赵、排子河两岸高地上,经考古发现上古时代的聚落和村庄遗址多处,且发现有石铲、石斧、石刀、石镰及陶片,骨扦等器物(现藏邓州市博物馆内),有的陶片上还绘有简单的花鸟鱼虫等图案。这是艺术的开端,也充分说明了邓地的先民们早在夏代以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文明程度。然何以又称“邓墟”;我们可从“邓”字的本身结构来考察。“邓”的繁体字从“登”从“邑”。登含五谷成熟之意。邑即城邑。由此可见,邓州这地方由于土地肥沃,五谷丰登,再加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早在四千年前,就出现了相当于今之城市或集市一类的交换场所。故而才有“邓墟”之称。
正由于邓地古时有“邓林”和“邓墟”存在,所以后来“邓州”称“邓”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二、“禹都”和古邓国是邓州的雏型
《路史·国名纪四》载:“邓,仲康子国,楚之北境,史云阻之以邓林者,今之南阳。故杜佑以为禹都。”杜佑,唐朝人,在他所著的《通典》里,称邓地为“禹都”。不独有偶,现存于西安碑林的《华夷图》(我国最早的石刻地图之一)以及北宋的《太平环宇记》等,均认定邓曾为夏朝的都城。
邓地何以为夏都?原来,夏禹的儿子夏启做了夏朝的国君后,并不像其父那样勤政廉明,而是吃喝玩乐,荒淫无度,终把夏朝搞的危机四伏,史称“夏启荒政”。启死,太康即位,被有穷氏部落驱逐出境,在洛水一带过着流浪生活。太康死,其弟仲康即位,寒浞篡夏,占领都城,史称“仲康失国”。仲康死,他的儿子相继位。为了光复夏朝基业,在仲康死前,曾与同姓贵族合议,认为邓林是储集实力的好地方,于是就将他另一个有远大志向的儿子封于邓,并暂定邓为夏朝的都城。因夏朝以大禹立国,故而称邓地为“禹都”。此亦即“夏帝仲康封子于邓”的来历。于是,邓地也便成为古邓国了。
需要说明的是,古邓国在夏代为姒姓,在商代为子姓,到周带又为姬姓了。邓地在夏、商、周三代尽管姓氏不同,但“邓”字都是以一贯之的。那么,这个古邓国又在哪里呢?查史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见诸史书上的“邓”有五处:一是今我们邓州市这地方;一是襄樊市北郊之邓城镇;还有春秋时期的鲁地,在今山东兖州境内;春秋时的蔡地,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和战国时期的韩地,在今河南省孟县西。但后三个地方当时都不是国,更不是侯国,而襄樊市之邓城镇,按史学家认定,襄樊市的邓城历史只有2800年,而古邓国在此之前早就存在了。所以三代为国的邓地,只有今邓州这个地方了。古邓国的地理范围,当在今邓州市全境,都城就是后来的古穰城。这样看来,今邓州市早在4000年前,就已形成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了。由是古穰城也就成为古邓州的雏形了。
三、由“穰”、“邓”并存说邓州
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楚国灭邓,邓为“楚”地,称“穰”。穰即作物茂盛。在战国时期,邓地先归楚,再归韩,后归秦。秦昭王十一年(公元前300年),魏冉拜相,启用白起为将,一举攻下宛、叶、直取穰城。魏冉被封为“穰侯”。秦国继续举兵南下,攻克楚之郢都,白起被封为“武安君”。魏冉与白起的功绩,在于使中国趋向统一,这对结束奴隶制社会,建立封建制社会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评论魏冉;“使秦称帝于天下者……穰侯之功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置穰县,属南阳郡。
这段文字只说明穰的来源。但邓地称穰后,邓名并未被取代。《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县志》均有记载:南阳郡,秦置。汉承秦制……其中今之邓境有县八,即山都、穰、邓、涅阳、安众、朝阳、乐城、冠军。《秦集史·郡县志》称:在今之邓境,秦置县有三,即山都、穰县和邓县。这里充分说明,在古邓国灭亡后的一段很长时间里,穰、邓是并存的。《乾隆邓州志》在沿革部分之后加注说:“旧志秦置郡县之始,邓国为穰县,故以穰为正,邓附之。至隋为邓州,则以邓为正,而穰附见。”《汉书·地理志》记:南阳郡三十六县有穰县、邓县。于邓县之下注:“故国,都尉治。”《明嘉靖南阳府志》也有记载:“汉,邓为南阳都尉治,其辖境当有今邓地。”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穰、邓为两地。一说今之邓州市城区为穰县,今之襄樊市北邓城镇为邓县;一说建市前的邓县为秦时期的邓县,而穰县在今穰东镇西……”两种说法孰对孰非,还有待史学家去研究,而 秦汉时期穰、邓并存却是毫无疑义的。
至于有穰为什么还要有邓?窃以为这是对古老邓国的肯定,也是对古老邓地的肯定,一如到隋开皇三年穰县改州时,仍要在州字前冠一“邓”字一样,这里毕竟有种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
四、从邓境内之邓姓村庄谈邓州
打开邓州市地图册,我们可以发现时至今日,邓境内以“邓”字命名的村庄之多这一奇特现象。如夏集乡的邓营、腰店乡的邓庄、裴营乡的邓庄,九龙乡的邓岗,构林镇的邓桥、陶营乡的邓营、林扒镇的邓庄等等。这些邓姓村庄散居全境四面八方。人们不禁要问,邓州市境内的邓姓村庄何以这样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得弄清邓姓的渊源。
一如前边所说,邓在三代虽然都为国,但三代是不同姓的。夏为姒姓,商为子姓,到周代则又为姬姓了。《史记》里很多地方提到“邓,曼姓侯国”。这个曼姓侯国,不是指夏、商时期的侯国而言。《辞源》在“曼”字解中说:“曼,姓。颛顼时以少昊之子有德业者一人赐曼姓,可见曼姓本亦姬姓。后邓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却在南进北图的重要孔道上。因为邓系曼姓,而曼系姬姓,故而邓得以姬姓看待予以侯国之爵位封到邓这个重要地方。《辞源》上说,春秋时,邓侯吾离,子孙以国为氏。这样,今之邓州,便成邓姓的发源地了,邓州境内邓姓村庄多的原因不能不说与此有重要关系。或者有人要问,邓姓的祖根既然在邓州,那么为什么邓境内至今只有这十余个邓姓村庄?这个道理很简单,古邓国至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这期间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种种原因,死亡或播迁的情况不知发生过多少次,植根于这里的邓姓族人留下来的,或者出走后又返回来的事情也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再说发源地不等于发迹地。譬如黄河的源头就没有中下游那么的波澜壮阔,但这已超出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总之,“邓州”这个古老的名称,共计用了1330年之久,直到1913年才改州称县。1949年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点,又为她扎上了腾飞的翅膀。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在文化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故而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