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邓姓之源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主办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邓姓故里 > 邓姓文化杂志 >

《邓姓文化》2018年2期 总第26期

发布时间:2021-09-03 11:56:50 人气: 来源:未知









卷首语

  邓姓赋
 邓光华
夫一脉相承,开来继往;因国得姓,源远流长。既承黄帝之臣子,亦传姒姓之仲康。昔邓国处汉水之北,武丁封曼季以王。奠伟基而豪壮,开大业而激扬。悠悠五百余载,烈烈二十二皇。钟灵山水,和睦家邦。然则楚王之掠,邓国而亡。叹故民之眷恋,改邓姓以滥觞。尊曼公为得姓始祖,衍氏族之振兴南阳。复有外族而并,曾生邓至之羌。勿邓国人,遗裔融亲于彝族;李氏皇室,避难改姓于潇湘。数出中原,随移民之足迹;衍生邓氏,入土著于南方。历劫历难,愈挫愈强。迁南徙北,斩棘拓荒。越千代而勃兴,气象隆盛;遍五洲以传续,瓜瓞绵秧。
昔者沐君恩于商祚,据邓州而发祥。邓况开基,拓南阳之家业;邓禹扶汉,兴氏族而辉煌。门内公侯,英发代有;族中将校,层出未央。是谓“天下邓姓出南阳”,其鼎盛之势,非虚张也!若乃西晋逢乱,南迁过江。直达闽、粤,广布蜀、湘。宋以湖南为盛况,明属江西而兴昌。时及今日,聚众粤疆。南阳、安定、高密,皆为郡望之首;南雄、平寿、谦恕,亦见堂号之彰。自东汉之崛起,沐史上之荣光。
及若奇才治国,大略安邦。堪称柱石,拯救危亡。犹颂邓小平,正中国之命运;开辟新时代,迎改革之曙光。工运先锋,邓发壮烈;党员模范,中夏慨慷。爰有巾帼之精英,颖超堪称懿范;核弹之先导,稼先可谓栋梁。子恢文能理政,邓华武亦安邦。史海纵横,邓广铭著作无量;篆刀起落,邓散木声名留芳。子基财政誉成就,邓拓品行见正刚。树求实之良风,邓力群懿德典范;促伪军之起义,邓宝珊正气昭彰。噫吁!中华骄子,邓氏琳琅。赋人杰而荟萃,承当代之铿锵。
犹忆前贤熠熠,伟烈皇皇。邓吾离复兴家邦,圆古邓国之梦想;邓太后辅佐幼主,延大汉朝之兴昌。邓训贤能,赢黎民之赞叹;邓通帝宠,得铜山之报偿。邓芝锦囊,联东吴而保国;邓艾妙计,灭西蜀以拓疆。邓康自律而自削权柄,邓骘谦退而笃志忠良。邓弘辞爵而不受,邓攸舍子而流芳。拒万历之倭侵,子龙洗雪国耻;领甲午之海战,世昌壮烈阵亡。邓石如书法传世;邓廷桢义勇担当。仰彼嘉行,堪垂世范;壮吾门第,皆乃圭璋。
于是功德卓著,事业堂皇。家风、族史、绩传,引人向上;祖训、族规、言教,育才图强。崇德敬贤,修品格之高尚;兴国惠民,谱济世之乐章。洁身自爱,树清廉之风范;诚善勤勉,携仁爱之祥光。葆精忠之风骨,为孝悌之儿郎。乃有名贤辈出,族风优良。千秋所衍,百世而庄。观邓国春秋园,豪情激荡;思邓姓奋斗史,壮志高翔。卓哉邓姓!喜名臣之林立,叹伟人之无双。成学界之宗匠,做社会之栋梁。伟矣邓姓!谱救国之绝唱,施济世之良方。树做人之懿范,赋绝代之轩昂!.
诗曰:名贤荟萃声威壮,才略超凡佐国纲。造福苍生尤卓著,丰功伟绩报炎黄。
 (作者系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现任海南省职业培训协会会长)


邓州代表团出席广州邓氏宗亲会周年暨奖学助学大会
 魏振亚

2018年8月12日,广东省广州邓氏宗亲会周年暨本年度奖学助学大会在广州天虹宾馆隆重召开。邓州市作为邓姓发源地应邀参加了活动,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全国各地的邓氏宗亲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议由广州邓氏宗亲会副会长邓换桂主持,当日下午三点,在国歌热血沸腾的旋律中,会议拉开了序幕。会议首先由广州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运祥对过去一年来工作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对宗亲会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倡议。期间由邓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会长殷中玲、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邓敬森以及全国各地的宗亲会会长依次上台发言致辞。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和文化大省,邓氏人口众多的广东,在体现重视家族文化,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两年来广州邓氏宗亲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为了今后更好地团结族人,勤奋努力,同舟共济,为加强宗亲的向心力,努力将广州邓氏宗亲会打造成一个更高层次,更有内涵品质的家族发展平台,为扶贫济弱、共同富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了更好地鼓励子孙后代向学上进,奋发图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广州邓氏宗亲会在大会上对多名考上本科的学子颁发了助学奖金和证书。
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在一片感恩奋进的气氛中,庆典活动圆满成功。

邓州邓姓文化代表团出席2018大埔桃源邓氏慈善表彰大会
 邓甘霖
2018年7月22日,2018大埔桃源邓氏慈善表彰大会暨第二届大埔桃源邓氏宗亲会第一次宗亲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邓姓故里邓州、马来西亚沙巴州、香港、广西、四川、贵州、湖南、北京、江西、广东等邓氏宗亲组织和宗亲代表及桃源本地宗亲近千人参加了此次盛会。河南邓州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州市政协常委邓香云,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邓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陈乃方等组成的代表团到会祝贺。

7月22日下午3点大会准时开始。首先,沙画师表演,介绍了桃源邓氏的渊源;接着,主持人邓诗建、邓云嵩宣布大会开幕,同时介绍了出席大会的嘉宾,并宣读全国人大代表、杰出乡贤、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邓振龙宗亲发来的致辞。会议依照既定议程依次进行:邓经纶会长作《第一届桃源邓氏宗亲会工作报告》;邓向阳副会长作《第一届桃源邓氏宗亲会财务报告》;邓诗练监事长作《第一届桃源邓氏宗亲会监事工作报告》;邓云嵩秘书长简要介绍本次大会筹备过程并作《关于〈大埔桃源邓氏宗亲联谊会章程〉(修订案)的说明》;邓崇敬常务副会长宣读《桃源邓氏宗亲会组织机构任职条件(草案)》及《第二届桃源邓氏宗亲联谊会组织机构成员名单(草案)》;大会以鼓掌方式通过《大埔桃源邓氏宗亲联谊会章程(修订案)、《第一届桃源邓氏宗亲会财务报告》《大埔桃源邓氏宗亲会监事工作报告》《第二届桃源邓氏宗亲会组织机构任职条件(草案)》 《第二届桃源邓氏宗亲联谊会组织机构成员名单(草案)》。主持人宣布第二届桃源邓氏宗亲会组织机构正式产生及第二届桃源邓氏宗亲会当选会长名单。然后,进行了新老会长交接仪式、新当选会长邓诗德致辞。
邓香云在会上致辞,她说:“大埔桃源邓氏宗亲联谊会自2014年6月成立,4年来, 联谊会在永远名誉会长邓振龙感召下、在邓经伦会长及领导班子带领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邓姓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加强同各地邓氏宗亲的联系,充分发挥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联谊会的各位宗长,想宗亲之所想,解宗亲之所困,多次组织举办慈善公益活动,在每年定期举行的大型太乙公祭祖活动中付出很多,在团结宗亲、凝固亲情,促进宗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大埔桃源邓氏深受宗亲们的好评和称赞,相信在新当选会长邓诗德的带领下,大埔桃源宗亲会的各项工作会更上一层楼。”
与会代表邓延寿先生、桃源同乡会代表陈衡礼先生、桃源各宗亲会代表郭乃铮先生、桃源宗亲会代表邓华南、邓诗杭宗长分别作了讲话;同时,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邓敬森和陈乃方一起赠送了锦旗。接着,为2018高考考取本科的邓氏子弟代表颁发了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发言;最后,原会长邓经纶和新当选会长邓诗德带领新的领导班子上台致祝酒词,在文艺表演及抽奖活动的氛围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广东阳江邓氏宗亲会建会十周年暨第九届奖学庆典隆重举行
 魏振亚
2018年8月18日上午,广东省阳江市邓氏宗亲会建会十周年暨第九届奖学活动在阳西县维纳斯皇家温泉酒店酒店隆重举行,来自邓姓故里邓州及全国各地的邓氏宗亲代表5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邓修顺会长致辞。他说,欢迎各位来到美丽的阳江城,感谢各地的邓氏组织和宗亲对阳江宗亲会的关心和支持。
与会人员围绕阳江邓氏宗亲会十年来的发展畅所欲言,共同交流心得体会,提出了下一步宗亲会的发展计划。大家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好邓氏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宗亲联谊活动,为大家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邓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会长殷中玲在会上致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阳江永远荣誉会长邓敬森希望邓氏宗亲要进一步传承家国大文化,加强民族大团结,促进社会大发展,为全国邓氏以及整个社会和谐团结作出积极贡献。
自2008年塘口邓氏龙山祠重修,阳江邓氏宗亲会成立至今,在邓敬森会长及宗亲会班子成员带领下风雨历程十个春秋。为了鼓励子孙后代向学上进,奋发图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阳江邓氏宗亲会自2010年起开展助学活动,共有受助学子389人。邓敬森及阳江邓氏宗亲会新一届会长邓修顺等与会人员共同为受助学子颁发了奖金和证书。
会议还进行了文艺汇演 ,大家齐唱阳江宗亲会会歌,在一片欢快的氛围下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邓州邓姓文化代表团出席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暨石兰邓氏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
 邓甘霖
2018年12月20日,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暨石兰邓氏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美丽乡村抗倭胜地福鼎石兰古堡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福建省各地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部分族人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河南邓州由邓州市人大常委原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会长殷中玲,广东灌浆岛集团董事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邓敬森,邓州市政协常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香云,邓州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陈乃方等组成的邓姓文化代表团到会祝贺。
会议于12月20日上午九点在石兰古堡举行。会议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邓盛良主持; 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会长邓铭东代表邓氏委员会第八届代表大会做题为《兴祖业创新业绩 稳步扎实谱华章》的工作报告。福建省中华文化学院专家郑汉超参加会议并做了致辞。部分应邀出席代表相继向大会致辞。
殷中玲会长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和邓姓故里邓州的父老乡亲,祝贺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八届二次会议胜利召开暨石兰邓氏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会的正式成立,向与会的族人、嘉宾表示亲切的问候。她说福建是个好地方,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名人辈出,近代有林则徐、严复;现代有民族脊梁邓拓、邓子恢;当代有资助千余名贫困生的邓昌朝,让人钦佩和敬仰。她简要介绍了邓国春秋园的建设情况。同时她就社团组织如何健康发展讲了三点建议:第一、要依法办会。国家现在逐步走向依法治国之路,我们社团组织也要依法办会,让社团组织合法化,这样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更好的发挥其作用。第二,民主办会。遇事要民主协商,广开言路,坚持做好财务公开和族务公开,团结领导班子成员及广大族人,更好的发挥研究会的作用。第三,要节俭办会。研究会的资金来源不多,捐款都是广大族人的血汗钱,来之不易,要量力而行,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将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最后她邀请与会人员回故里邓州拜谒先祖。
邓敬森就坚持大团结、大发展、大文化,把邓氏社团组织办成让国家放心、社会点赞,邓氏族人喜欢的组织发表了讲话。
邓香云和陈乃方分别为会议赠送了锦旗。
最后在鼓乐声、鞭炮声及大家的欢呼声中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领导及部分嘉宾为石兰邓氏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会揭牌。

《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第四站走进河南邓州

在河南省邓州市城区东南,有一座松柏翳翳、芳草萋萋的沧桑陵园——邓国侯吾离陵。这座高仅四五米,周围长不过十余丈的陵墓却沉睡着我国第一个见于正史的邓国国君——邓国侯吾离。
2015年1月13日,《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摄制组采风行第走进河南邓州,拜谒邓氏祖源、参访习仲勋祖居地,并实地考察了《岳阳楼记》诞生地、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创办的的花洲书院。
邓姓是我国的百家大姓之一。据姓氏学家考证,现今遍布海内外的邓姓绝大部分来自商周侯国——邓国的邓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说:“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邓公簋”条亦云:“邓国故地在河南邓县”(邓州在1913年至1988年为邓县),均明确指出,商周时的邓国故地就在河南省邓州市。夏朝初年,大禹把邓州作为都城,唐代史学家杜佑《通典》中明确记载“邓为禹都”。后来,禹的孙子仲康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到这里,以邓为国名。
邓州市政协原主席、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德堂对邓姓的起源与繁衍有深入的研究。他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带领寻访者一同走进邓姓发源以来3000多年的沧桑:
吾离名宣,字吾离,是邓国十九世邓侯。在位时他内修政理,外结邻好,使邓国中兴,屹立于列国之林,被称为中兴之君。吾离约于公元前700年病逝,葬于国都南郊,历经2700余年风雨沧桑,陵存至今。这是现存唯一的邓国国君的陵墓,所以人称之为“天下邓氏第一陵”。
据悉,现在遍布海内外的邓姓绝大部分源自商周邓国。经过3200多年的迁徙、繁衍和发展,邓氏后裔如今已遍布全国。以“邓”姓“根”在邓州为载体,先后邀请数十万的来自马来西亚、泰国、美国、香港、广东等国内外邓氏宗亲,回到邓州吾离陵和夏集乡邓营村开展了寻根、祭祖和联谊活动,参加邓姓文化研究座谈会,提高了邓州的知名度和“邓”姓“根”在邓州的凝聚力。
邓州不但是世界邓姓发源地,还是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的祖居地。在河南省范仲淹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德堂的陪同下,剧组总导演张清参访了习仲勋的祖居地,习营村位于河南省邓州市西北部十林镇,此地北依伏牛山,面迎卧龙岗,左襟湍河,右带朝水,九曲十八弯的堰子河,绕村前流向东南汇入湍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经村东流向京津。这里是邓州习氏的发源地,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的祖籍地。元末明初,由于连年战争,全国人口锐减,特别是中原一带,情况尤甚。是时的南阳,总人口才两万多人。邓州更惨,仅剩下四五百人,致使大片土 地荒芜。为改变这一现状,明政府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迁山西、江西、太湖一带的百姓入中原。这其中有一个叫习思敬的,来自江西临江府新淦县(今新干县),迁到河南邓州的堰子里(今十林镇习营村)开荒种地。
1882年,光绪年间,习仲勋的祖父为躲避匪乱和天灾,带着妻儿逃到了陕西富平,在中和村正式定居下来,后逐渐发展为习家庄。习仲勋,就是习思敬的后人。习仲勋出生于陕西富平,终其一生未曾涉足过南阳,但他对家乡十分关注。曾经多次说过:“我的祖籍在河南邓县(1988年改为邓州市)。是时,祖父只有二亩半地,日子过得很苦,加之天灾、匪祸不断,全家逃到了陕西富平。”
提起《岳阳楼记》,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著作于洞庭湖畔,其实范仲淹是在千里之外的邓州写下了这个千古名篇。与家喻户晓的《岳阳楼记》相比,其诞生地河南省邓州市花洲书院在知名度上便稍显落寞了。当日下午,采风团一行走进这个位于河南邓州东南隅的小书院,探寻当年文人墨客在此留下的历史印记。“花洲书院占地仅有126亩,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院,但就是这小小的一片土地,培养出了文状元贾黯、贤相李贤、帝师彭始抟及当代著名作家姚雪垠、二月河等大批名人才俊,称得上是邓州的教育圣地。但是论起最知名的,还是要数书院的创建者范仲淹和他的《岳阳楼记》。

(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上,总导演张清对邓州丰富的文化底蕴赞不绝口,对于邓州市遍地的文化遗存保存如此完整表示了钦佩。在随后的双方交流中,张清阐述了自己对于《中华百家姓之姓氏起源》的拍摄思路,希望能够在邓姓起源的拍摄中双方能够合作,同时,对于其他文化体裁,张清也表示有浓厚的兴趣,希望双方能够进一步合作,让邓州的文化能够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关链接:
《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
2015年4月12日,由青年导演张清任总导演,著名作家孟宪明、墨白、张晓虎作为整体剧本统筹的百集电视系列剧《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寻根中原成果汇报会暨姓氏文化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
据总导演张清介绍,《中华百家姓·起源故事》以百家姓为基础,以三皇五帝和百家姓氏先祖的血脉传承为主线,以“同根同源共一家,百星百家千年梦”为核心,邀请当代德艺双馨的百位影视明显参演,百位文化名人和百名本姓氏企业精英参与拍摄。
张清说,姓氏文化从广义层面上讲是一个中华的国粹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就是不要忘本,拍摄这个系列剧的初衷就是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姓氏文化。

广东邓敬森一行回邓州探亲谒祖
 圆圆
2018年7月7日,广东灌浆岛公司董事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邓敬森,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副会长邓允炬、邓延寿、常务理事邓运祥等陪同下回故里邓州祭拜先祖,受到邓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会长殷中玲,邓州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陈乃方,邓州市政协常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香云的盛情接待。.

7月8日上午,大家一起前往吾离陵祭拜先祖,向三尊先祖塑像虔诚鞠躬行祭拜礼,并参观了邓国春秋园大殿及吾离殿,对邓国春秋园的建设有了进一步了解。
殷中玲向邓敬森一行介绍了邓州开展邓姓文化研究宣传、交流联谊的有关工作情况,她指出,邓州作为世界邓姓发源地,在保护吾离陵等历史遗迹,开展邓姓文化研究、宣传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加深了广大的邓姓族人对故里邓州及邓姓的了解,增进了邓姓族人对故里邓州的亲情和友谊。
邓敬森会长对故里邓州对邓姓文化的重视和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邓州作为世界邓姓的发源地,这些年各方面发展迅速,尤其在研究宣传邓姓文化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取得了喜人成果,我们邓氏后人将铭记在心。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在日益显现并被更多的邓家人所了解。邓敬森表示,不久的将来,邓家儿女必将回报邓州,一定会在先祖居住的这篇热土上挥洒汗水,为家乡的发展献上自己的力量。之后参观了邓国春秋园,并合影留念。
7月9号上午,邓敬森一行在殷中玲会长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南水北调中线渠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习营村、邓州著名的4A级文化景点花洲书院。对故里邓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对家乡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期间,邓州市人民政府市长罗岩涛、邓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程传平,邓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高玉晓接待了邓敬森一行。罗岩涛市长表示,邓州是世界邓姓的发源地,一直以来市政府高度重视邓姓根亲文化建设,全力打造邓国春秋园项目建设。同时,故里邓州也时刻牵挂着各地的邓氏族人,欢迎各位邓氏族人常回故里,探亲联谊,寻根谒祖。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建邓州美丽家园。
此次随行的还有邓二少、邓波、邓妃保、邓海发、邓庆祥、邓春、邓光元等广东邓氏族人,大家对家乡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对邓州的明天充满期待。
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和《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等人员参与上述活动。

广东河源龙川邓伯英一行回邓州探亲谒祖
 圆圆
2018年9月6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邓伯英、邓明良、邓丽琼等一行四人千里迢迢回到邓州市探亲谒祖。邓州市人大机关服务中心主任李建新,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和《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等人员参加陪同。
邓伯英一行人在《邓姓文化》杂志副主编邓子峰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吾离陵园,在三尊邓氏先祖塑像前虔诚上香、鞠躬,表达邓氏后裔对先祖深深的敬仰。一行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邓国春秋园,看到先祖的安眠之地建设的如此辉煌大气,他们感到十分欣慰。
随后一行人又参观了习营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和邓州市著名的4A级文化景点花洲书院。邓伯英、邓明良一行非常激动,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到邓姓发源地邓州。邓伯英说很开心能回来故里邓州,家乡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令人大开眼界。非常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对邓姓文化的重视和支持;感谢故里的乡亲真诚热情,让他完成了魂牵梦萦的回家梦。
邓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会长、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会长殷中玲在外地出差,亲自致电邓伯英先生表示热烈欢迎和亲切问候!
邓伯英老先生已经85岁高龄,曾毕业于南京军校第五期,为祖国的国防建设作出过贡献,转业后奋战在商业战线,为军队和国家发展建设工作几十年。老先生对故里邓州饱含深情,回故里邓州祭拜先祖、看望乡人是他一生的夙愿,这次回到先祖发源地邓州,终于梦想成真,看着他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皆充满感情,拍照留影时笑容温暖,我们的工作人员深受感动。
邓伯英夫妇、邓明良、邓丽琼分别为《邓姓文化》杂志和邓国春秋园建设慷慨捐款。他们对家乡的向往、关心与支持,对先祖的崇敬让大家很是钦佩。
再见了邓伯英宗亲,故里邓州真诚欢迎您再次回来!邓州和天下邓氏宗亲情相系,心相连!邓州作为古邓国及国都所在地、世界邓姓的发源地,多年来一直以海纳百川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地邓姓族人回邓探亲。每一次的相见我们始终如一,热情相迎,周到服务,难舍送别。真情在故里邓州和海内外邓氏宗亲之间传递,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故里邓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江西石城邓氏宗亲代表团回邓州探亲谒祖
 圆圆
2018年10月13日,江西石城邓氏宗亲会由会长邓扬广带队一行40余人(其中福建三明5人,吉安5人)来邓州祭拜先祖,队伍声势浩大,热闹非凡。此次石城同胞回邓受到邓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会长殷中玲,邓州市政协常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香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和《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等人员的热情接待。
上午大家一同来到邓国春秋园,集体向先祖陵墓和三尊塑像行庄严的鞠躬礼并上香祭拜,之后参观了邓国春秋园吾离享殿和主大殿,工作人员介绍了邓国春秋园项目的建设情况,和故里邓州现如今的发展变化,随后又一同参观了邓州市4A级文化景点花洲书院,大家感受到家乡越来越好很是开心。
江西石城邓姓同胞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虽然已经回家多次,但是赤诚之心不变。他们说,每次回来家乡人都非常热情,让大家深受感动,他们虽然身在远方,对故里的挂念却时刻在心。
邓扬广会长对邓州已经非常熟悉,作为我们的老朋友更是手捧《邓姓文化》杂志慷慨致辞,用家乡话表达了对邓州的感谢,也为同来的石城、三明、吉安三地邓姓族人更加细致地介绍了邓州市政府对邓姓文化的重视和对全面推广邓姓根亲文化的支持。虽然言辞间或有我们不懂的地方,但表达的心意却是人人明白,我们也深深的为此感动。
  大家不管身在何方,都始终一条心,希望邓州的发展越来越好,希望邓姓文化得到发扬传承,希望邓姓子孙一切顺利!

海南邓氏宗亲回邓州探亲谒祖
 圆圆
2018年10月7日,海南邓春鹏、邓昌荣、邓巧等一行人回到邓州祭拜邓氏先祖,陪同人员有邓州市政府党组成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程传平,邓州市政协常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香云,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和《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负责人等。
海南邓氏宗亲首先来到邓国春秋园,程传平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欢迎和热切的问候,随后相关工作人员向各位介绍了邓国春秋园的建设情况,海南族人对邓国春秋园的建设赞不绝口。来到吾离陵前,工作人员简单介绍了邓姓的发源史,在曼公、吾离、邓禹三尊塑像前大家一起向先祖行鞠躬礼并虔诚上香,表达对邓氏先祖的缅怀崇敬。海南同胞来到邓国春秋园时大家都很欣喜,大殿的仿汉唐建筑风格得到族人们的一致好评,先祖能在此宝地安眠也让大家很安心,同时也对邓州市委、市政府对邓姓文化如此重视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南诸位族人这次回来,对邓姓发源地邓州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邓州的发展也充满期盼。我们也希望各位邓姓族人不管身在何方都能平安幸福,大家共同努力,未来将一片璀璨。

广东邓赞新一行回邓州探亲谒祖
 圆圆
2018年10月29日,广东省邓赞新一行人回到邓州拜谒先祖。邓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殷中玲,邓州市政协常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香云等亲切会见了邓赞新一行人,殷中玲对邓赞新等人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邓姓文化的发展进行了交流。
广东邓氏宗亲首先来到吾离陵邓氏先祖塑像前,焚纸、敬香、鞠躬,虔诚的祭拜先祖,寄托追思,祈求护佑。之后参观了邓国春秋园,邓香云还向邓赞新等人详细地介绍了邓国春秋园的规划建设情况。园内摆放了历年来各地邓姓族人回邓的展板,看着或熟悉或亲切的家人纷纷回到故里探亲交流祭拜先祖,邓赞新等人都很开心,虽然不曾一同归来,但同是邓姓同胞回到家乡心愿达成的归属感却相同。之后又一同前往了邓州市习营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大家对邓州的优秀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随后邓州市文广新局局长高玉晓,邓州市文广新局党组成员陈乃方也在工作之余前来问候,对邓赞新等人再次表达了欢迎之情。
大家交谈甚欢,友好亲切,邓赞新等人对家乡人的热情接待表示非常感谢,对邓姓发源地邓州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相信在邓州市政府的带领下,在各地邓姓族人的共同努力下,邓姓的优秀文化必将被更多人熟知。
以和兴家
●     邓之钦
 
“和”,温和融洽之谓也。
人和,其福必厚;家和,其业必隆。故古今中外,以和为贵。
我辈自强而事倍功半,盖因和谐有限,合力不足。惟有以和兴家,方能事半功倍。
和,贵于真诚。些许笑容、温馨、问候或清茶,只要真诚,和谐自现。
我族启撰《邓族春秋》,创建公益金,有利于凝聚亲情,促进和谐,不失为兴家良策,利族善举。持之以恒,必有成效。
愿合族以和为宝,以和兴家,团结一致创伟业,和谐昌盛写春秋。
(作者系海南省安定县龙梅、南九附中原校长,剧作家)
            
      邓光华
人不在显,有德则名;心不在高,有民则灵。
人之为政,重在德行。做人讲廉明,处事求公正。
宁可陷困境,决不徇私情。
大事不糊涂,常自省。报国持丹心,执政亲白丁。
有勤政之劳形,无失德之劣行。
有道是,人贤国兴。
(作者系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现任海南省职业培训协会会长)
邓姓的来源与迁徙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任崇岳 
一、邓姓的来源
邓姓源于邓国(今邓州市),是因国而得姓。邓国始受封于殷商时期,邓国立国之君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叔父曼。最早记述黄帝至春秋时期列国诸侯大夫的氏姓、世系的著作《世本》说:“邓为曼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六下:“邓,曼姓之国,今属南阳。”此后的典籍也多持此说。如晋代王羲之的《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说:“而世族之所通显者,则莫如南阳邓氏为最著。粤稽邓氏自商武丁封其季父曼于河北(按:指汉水)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郡,分封食采。”唐代林宝的《元和姓纂》说:“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北宋文学家苏洵的《邓氏族谱序》、南宋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清人陈廷炜的《姓氏考略》都因袭了《世本》、王羲之等的说法。南宋理学家朱熹的《邓氏族谱序》说得更为详尽:
“余观邓氏,俗尚简质,而家世教颂,犹有先王之遗风焉。因按图谱,而详考源流。其脉出自黄帝曾孙高辛,生后稷,嗣传及叔虞,封唐、子燮父,国号更晋,又五世,生吾离,始封邓。其先世在殷,为曼姓,商王武丁封叔曼于邓地,赐姓曼,后以国为氏,依地封邓。吾离之后嗣曰祁侯者,不用三甥之言,于鲁庄公十六年,为楚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
在这之后的明《嘉靖邓州志》、清《乾隆邓州志》也都承袭此说。
邓为曼姓之说也得到了邓姓的一致认可。如南阳堂《邓氏家史》云:“邓氏受姓始祖曼季,考余邓氏,系出曼姓之后。”马来西亚邓威廉的《邓氏家谱》称:“邓氏家族之太始祖乃商王武丁叔父曼公德阳,被武丁封为邓侯,赐曼公为邓姓,邓氏家族由此繁衍生息。”河南新野《邓氏家谱》说:“殷武丁封叔父曼季于邓国,后以邓为氏。”由曼姓改为邓姓,脉络是清楚的。
邓姓还有一个来源,即李姓改邓姓。据湖南安化《邓氏族谱》说,南唐后主李煜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南唐覆亡,李后主及后妃、宗室300余人作为亡国之俘,被押往开封。从镒之子天和侥幸逃脱,迤逦来至安化隐居,为躲避追杀,便以乃父的封号为姓,改姓邓。这是邓姓的第二个来源。
二、邓国、邓县与邓城
邓国虽小,历史却班班可考。邓国始封于殷朝,周朝取代商朝,王朝虽然更迭,但邓国仍然存在。《左传·昭公》九年,晋师伐颍,周天子派詹桓伯对晋人说:“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国语》卷16《郑语》记载,郑桓公为周朝司徒,对史伯说,周王室多灾多难,我担心灾难临身,怎样才能躲过一死?史伯分析形势说,“当成周(指西周东都洛阳)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其时楚国还未强大,故邓国与荆蛮、陈、蔡等国并列,均为周朝南方边陲小国。后来“楚强,凌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史记》卷40《楚世家》)邓国就是畏惧楚国吞并的小国之一。《左传·桓公二年》:“蔡侯、邓伯会于邓,始惧楚也。”由于楚国已经强大,蔡国、邓国感觉到了威胁,才商讨应对之策。《左传·桓公七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名,贱之也。”这是说鲁桓公七年夏天,邓国国君吾离曾去鲁国朝见鲁桓公。其时他已由伯爵升为侯爵,不过在鲁国国君眼里,邓侯的地位还是不能和鲁国国君相颉颃,故《左传》中说:“名,贱之也。”之所以提及他的姓名,是因为他身份不够高贵。桓公九年邓国与楚国发生了一场战争,结果以失败告终。起因是巴国(子爵)派韩服通报楚国,打算与邓国修好,楚国派道朔同巴国使臣一起到邓国聘问。行至邓国南边的小国鄾国时,鄾人杀死了道朔和巴国使臣,抢走了聘问的礼品。楚国派人责备邓国,邓国不肯承认错误。楚国恼羞成怒,派大将斗廉率领楚国、巴国军队围攻鄾国,邓国也派养甥、聃甥二人率兵救鄾,结果是“邓师大败,鄾人宵遁。”楚国强大后,欲问鼎中原,卧榻之旁自然不容他人鼾睡,申、邓等小国便在劫难逃。鲁庄公六年,楚文王率兵攻打申国时路经邓国,邓国国君祁侯认为,楚国与邓国是甥舅之国,设宴犒赏楚军,邓国大臣骓甥等3人请杀楚文王,邓侯不许,3人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邓侯没有采纳,10年之后,即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邓国果然被楚国所灭。《史记》卷40《楚世家》也记载:“文王二年,伐申过邓,邓人曰:楚王易取,邓侯不许也……十二年,伐邓,灭之。”骓甥等人建议杀掉楚文王,这固然可以延缓邓国灭亡的时间,但楚强邓弱,势力相去甚远,覆亡只是时间问题,邓国最终难免成为楚国刀砧上的鱼肉。
邓国覆亡了,关于邓国都城在何处后人有争议。关于这一问题,一向有邓州说、湖北襄阳市北邓城镇说两种说法,邓州、邓城镇两个地名都有一个邓字,但史籍上出现的邓字并非都与这两地有关。如《史记》卷5《秦本纪》云:秦昭襄王十六年,“左更错取轵及邓”,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说“故邓城在怀州河阳县西三十一里”,即今河南省孟州市境内。又如《左传·隐公十年》“公今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注:“邓,鲁地,在今山东滋阳县境。”滋阳即今之山东兖州市。再如《左传·桓公二年》:“蔡侯、邓伯会于邓。”邓为春秋蔡地,故址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这3处邓地均与邓国无关。
邓国都城在邓州,西汉、西晋时期从未有过异议。《汉书》卷28《地理志上·南阳郡》辖县36,其中有邓县,应邵注曰:“邓国侯”,表示邓县乃邓侯故地。南郡辖18县,无邓县。《后汉书》卷32《郡国志·南阳郡》条云:“邓有鄾聚”,注云:“《左传·桓公九年》,楚师围鄾。”也表明邓国在南阳郡内,而南郡条下则无邓县或邓地。直到西晋初年杜预在《春秋释例》一书卷6“邓地”条注曰:桓公七年,“邓,义阳邓县。”义阳原为义阳国,西晋设置,治所在今河南新野县。东晋时“分南阳立义阳郡”,《晋书》卷15《襄阳郡》条下辖有“邓城、鄾”,而在《义阳郡》条下辖有“新野、穰、邓”等地,在“邓”下注曰:“故邓侯国”。正因为故邓侯国在义阳郡,而义阳郡又在河南境内,因此后世学者认为邓国都城在今邓州。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51肯定邓州为“春秋时邓侯国”,《辞源·邓》:“古国名,曼姓……故地在今河南邓县一带。”《汉语大词典》:“邓,古国名,曼姓,在今河南邓州市。后灭于楚。”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也认为古邓国在河南邓县。童书业、吕思勉等学者也持此说。
《晋书·地理志》既在《“义阳郡·邓”条》下注有“故邓侯国”,表明古邓国就在这里,但在《襄阳郡》条下又注“邓城、鄾”,给人以邓国既在邓州,又在邓城的假象,从而导致了后世的纷争。为什么邓国都城邓州在两汉以前从未有过争议,到了《晋书·地理志》却引起歧议了呢?究其原因,与东晋侨设郡县有关。
西晋灭亡,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起东晋王朝。由于北方动荡不安,引起了百姓大量南迁。为了控制他们,东晋在南迁侨人集中之地,建立了许多与侨人原籍同名的侨州、侨郡、侨县,让南迁的百姓著籍。“这些州、郡、县时合时分,境界不太确定,情况复杂异常。”(剪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二册第83页)正如《晋书》卷14《地理志》所说:“元帝渡江,亦侨置司州于徐,非本所也。后以弘农人流寓寻阳者,侨立为弘农郡。”弘农为今河南灵宝,寻阳为今江西九江,这就是说因弘农人在寻阳者多,故在寻阳设立了弘农郡。又说“元帝渡江,以春谷县(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侨立襄城郡(今属河南)及繁昌县。”这就是说东晋春谷县一分为二,从中划出了以河南襄城人为主的襄城郡。襄阳郡所辖的邓城也应是这种情况,即在邓县人聚集的地方设立了侨县邓城,后人不察,便把邓城误以为邓县了。
其实,把邓县与邓城混淆在一起的始作俑者并非《晋书》,而是南朝刘宋时人盛弘之。他在《荆州记》中说:“樊城西北有鄾城……鄾城西北行十余里,邓侯吾离之国,为楚文王所灭,今为邓县。”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又推波助澜,《水经注》卷31《淯水云》:
南过邓县东。县、故邓侯吾离之国也。楚文王灭之,秦以为县。淯水右合浊水,俗谓之弱沟水。上承白水于朝阳县,东南流经邓县故城南。习凿齿《襄阳记》曰:楚王至邓之浊水,即此水也。浊水又东径邓塞北,即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淯水又南径邓塞东,又径鄾城东,古鄾子国也,盖邓之南鄙也。昔巴子请楚与邓为好,鄾人夺其币,即是邑也。
郦道元为北魏范阳(今河北定兴县)人,以治学严谨著称,《魏书》、《北史》均有传。他对盛弘的说法并未详加辨析,便以讹传讹写入了书中,说邓国在襄樊东北。唐代房玄龄、褚遂良在撰写《晋书》时,显然是受了郦道元的影响,但又不完全赞同,犹豫不决,举棋不定,于是把邓县、邓城都写入了《地理志》中。
清代嘉庆年间官修的《大清一统志》对这一疑案剖析得切中肯綮:“按志有邓,属义阳郡,又有邓城属襄阳郡。疑汉、晋之邓县尚在新野、襄阳之间,自晋分置邓城。宋、齐以后,当即因邓城地为邓县,唐以后遂属襄州,是唐之邓城,未必古之邓国也。”行文至此,邓城非邓县,邓国在邓县已经梳理清楚,可下定谳了。
三、邓姓的迁徙
邓国灭于楚国后,邓姓人大多数仍安居故土(已属楚地),这些邓国遗民被称为楚人。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拔邓帜,易楚帜,换了一个国君而已。到了汉代,由于兵燹战乱、出仕等原因,邓姓有自古邓国(时称楚地、今邓州)移居于今四川、陕西、广东、江苏等地者,如西汉的邓通家于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邓先家于成固(今陕西城固),邓宓家于番禺(今山东广州),等等。西汉中叶,邓况始自楚地移居新野(今属河南)。《古今姓氏书辩证》说:“汉之中世,邓况始自楚徙居南阳新野,子孙以农桑为业。”刘秀建立东汉,称光武帝。新野人邓晨跟随转战南北,又娶光武之姊为妻,成为戚畹贵族。新野人邓禹随光武帝平定天下,功勋盖世,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光武帝封为高密侯。从此邓姓成为钟鸣鼎食,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卷46《邓禹传》称:“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东京莫与为比。”
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干戈不息,匈奴人刘曜率兵攻破长安,晋愍帝投降,西晋灭亡。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中原士家大族及流离失所的百姓被迫播迁,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大部分人到了江南。诚如《资治通鉴》卷87所说:“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渡江。”按《晋书·地理志》记载,西晋辖区内有人口700余万,南渡人口就有90万,占八分之一强。南渡的人群中就有邓姓。这些邓姓并非来自一地。如从陈郡(今河南淮阳)南迁的有6个姓氏,邓姓是其中之一。陈盛美《明山秀水客家人》载,西晋太熙元年(290年)邓姓有从山西汾水迁居福建宁化石壁者。又据广东梅州《邓氏族谱》记载,“河东太守邓攸,于永嘉末年避乱,自山西南迁居宁化石壁。”《晋书》卷90《邓攸传》记载,他是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县东南)人,南渡后任吴郡(今江苏苏州)太守、会稽太守,直至尚书右仆射。他所至之处宦囊萧然,弊绝风清,颇受百姓拥戴。在南渡途中,他弃己子,保全侄子,成为一段历史佳话,后世遂有“天道无知,使邓伯道(邓攸字)无儿”的谚语。
在唐末农民起义的大潮中,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兵经江西进入福建,先后被唐王朝任命为福建观察使。后梁建国,朱温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翰建国称王,即五代十国中的闽国。随王氏兄弟父子入闽的就有邓姓。据葛剑雄主编的《中国移民史》第三卷统计,共有邓、黄、潘、孙等40个姓氏跟随前往,数量在3万人左右。《竹屿邓氏族谱》称:“邓兴,唐末从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卜居闽县竹屿。”《沙邑邓氏族谱》称:“邓光布,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僖宗授殿中侍御史,随王潮入闽,为剑州路(今福建南平)将军,定居沙县。后裔人丁兴旺,播迁海内外。”元人刘将孙著的《养吾斋集》卷31《邓乌山墓志铭》云:“邓璩,自光州随闽王入闽……掌兵邵武,子孙家光泽之乌佩。”福建光泽县乌佩村《邓氏族谱》也说:“乌佩邓氏,入闽始祖邓璩,光州固始人,唐末随王氏入闽,后为邵武驻军首领,子孙遂家光泽之乌佩。”
宋代邓姓也有迁移者。广东梅州《邓氏族谱》称,以曼公为一世,传至八十九世大猷,宋徽宗时为国子监,于闽汀宁化立业。至九十三世显公,字日章,号耀堂,又称望七公,生三子,世居宁化。志圣,号天一,字肇斋,生五子,子孙分衍上杭、丰顺、梅县、英德、斗门、惠阳、揭西、兴国。志贤,号夫乙,生四子,支分福建、云南、贵州。志斋,号太乙,榜名文渊,南宋进士,官任广东提举司,升授广东布政司(按:此处有误,宋代无布政司,明清才有),宁宗庆元五年(1199)自宁化石壁移居潮州(今属广东)程乡,为梅县一世祖。生九子,分衍粤、闽、赣、桂、港、台等地。福建宁化肖坊、邓坊、路头《邓氏族谱》载,宋代中郎公自河南涂水县(按:涂水县为今山西榆次县西南)入迁邓家塘,生子田郎。传一世钺公,举进士,官殿中丞,因世变,迁居肖坊。后世子孙志信、志陆分徙宁都(今属江西)、瑞金(今属江西)。湖村邓坊《邓氏族谱》载:先祖德郎公,于南宋间自沙县移居邓坊。
明代邓姓迁徙比宋代频繁。福建宁化肖坊、邓坊、路头《邓氏族谱》载,始迁祖“志龙,于明万历年自河南迁入宁化,定居新村里(今安乐乡)”。浙江建德有邓姓4000人左右,是从明代迁入的。据传说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与朱元璋鏖战于江西鄱阳湖,大败输亏,部将逃难栖迟于寿昌县(今浙江建德寿昌镇)一都邓家甘岭,于是易姓为邓。但这都是传闻,幽渺难凭。明万历十四年(1616)建德清溪重修《邓氏宗谱》说:“宋元之季,兵燹屡经琐尾(地名)……谱牒失传,泰(元泰定帝)、顺(元顺帝)间掇拾于煨烬之余,成(明代成化)、嘉(明代嘉靖)间搜括于传闻之末,见列祖苦心,皆修而未竟也。谱载清溪邓氏源流不清,明以前始已无征。”建德邓氏明以前的世系已无从得知,入明以后的邓氏则有迹可查。邓家村、洪宅村之邓姓明初自江西抚州邓家庄迁来,张家村、骆家村的邓姓与邓家村的邓姓是一支。浙江兰溪市纯孝乡上金村(今黄店镇)的邓姓也是从邓家村分出的。台湾《邓氏族谱》说:“台湾邓氏始祖邓显祖,明代末年由江西宜黄县经福建移居台湾。邓显祖的先祖由邓州迁徙新野,后由新野经江西、福建而迁入广东、香港。再由福建、广东等迁入台湾繁衍发展。”四川广安的邓姓也是明初从江西吉安庐陵迁入的。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说,四川广安邓氏的先祖叫邓鹤轩,明初洪武年间任兵部尚书员外郎,被派往四川任职,举家从江西迁往广安。四川广安《邓氏家谱》还说:“吾(邓)姓始于邓国,盛于高密(东汉初邓禹封高密侯)。”
清朝立国之初,四川因张献忠屠蜀,死亡枕藉,地广人稀,遂有“湖广填四川”之说,即迁湖北、湖南、两广之人赴四川屯垦。邓小平家族就是这时由广东返回四川的。据《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说,明朝末年,四川广安邓鹤轩的裔孙邓士廉任广东海阳县令,其子邓昉携邓嗣祖、邓绍祖二子随父赴任。因战乱,邓士廉、邓昉父子先后殉难,只剩嗣祖、绍祖兄弟二人浪迹天涯。后来二人来到伍家村,伍员外将女儿许配嗣祖,生子邓琳。嗣祖参加科举考试时,偶遇祖父邓士廉故人之子李仙根。李时为督学使者,详告其祖父邓士廉殉难之事,并谕令他回籍,于是嗣祖携妇将雏与其弟绍祖于康熙十年(1671)回到四川。据民国广安《邓氏分谱》所说,当时广安“荆榛满地,虎踪遍野”,绍祖竟“为虎所食”,死于非命。湖南祁阳邓氏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奉旨入蜀”。又据西蜀《邓氏族谱》,四川华阳县的邓姓也是清初从江西经湖南进入四川的。
清代邓姓迁入台湾者也不少,最早的当推郑成功的部下江西宜黄人邓显祖,殁后葬于彰化县八卦山。见于文献记载的还有:康熙五十二年(1713)邓旋在北投垦荒,康熙六十年(1721)广东人邓彦移居下淡水(今屏东)。嗣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均有大陆邓姓人赴台,为台湾的开发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西部地方志与长城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河南省唯一的民族学学位点--河南大学民族研究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生导师)
安溪发现600年邓氏族谱见证泉州海外贸易史

福建省安溪县县志办工作人员在湖头镇一邓姓人家的家谱中,发现了其祖先曾随明朝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记载,这一发现为泉州“海丝”文化再添佐证。
据介绍,这本邓氏家谱修编于清朝同治年间。其中记载有“二世祖邓回从郑和太监过西洋号曰过番”等字样。安溪县志办苏旺太先生认为,“先祖曾随郑和太监过番”这一记载很有史料价值,随即将这一发现报告给文史专家。据专家介绍,从家谱的纸质、年代就可初步判定这本家谱是真本,而且在新修编的家谱中已经不见这句话,可见这家人对此并不重视,也就没有造假的必要,这更增加了家谱的可信度。
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研究员李玉昆介绍说,这一发现更能说明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宋元时期,泉州对于海上丝绸之路做出重大的贡献,即使到了明朝,仍然有很多泉州人到海外经商,去进行友好交往。这对泉州现在, 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材料。
据了解,跟随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和传说在泉州市有很多,但真正有文字记载的却很少,安溪县湖头镇的这一发现是弥足珍贵的,史料价值极高。
据保管家谱的邓国兴先生介绍,安溪县姓邓的人家比较少,大都是由南京传入泉州德化,再由德化迁入安溪。现在湖头镇姓邓人家只有100多人。邓先生告诉我们,这本家谱是邓氏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里面记载比较详细,其祖父再三交代子孙要保管好。
襄阳邓城不可能是邓国的都城
 张宗成

邓姓起源于古邓国,即因邓国而产生了邓姓。著名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郭沫若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中[明确指明邓国在河南邓县(今邓州市)。童书业在《古巴国辨》,吕思勉在《先秦史》诸文献中,均准确无误的指明邓国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而不是湖北的襄樊。
百度邓国词条是这样介绍的,邓国(前1264年—前678年):商王武丁时,大封诸侯,丁已年(公元前1264年,另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夏商周年谱》推算为公元前1240年),在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
本来很明白的事,近些年却有了不少杂音:
近日,在历史之家吧百家姓栏目读到一篇文章,文中言之凿凿的说,“邓姓是中国新姓氏排行27的大姓(据2013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姓氏发源于今湖北襄阳团山镇邓城村,今有邓城遗址。”(搜狗搜索)
在邓国故址词条下,有这样的话:“邓城故址位于襄阳市樊城北约6公里处,邓国是西周时期诸侯国,封为侯。”这话含混地流露出一个信息,即邓国都城就在邓城。明确的说法也有:“邓国的都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邓城城址现位于高新区团山镇邓城村。”
为了给邓姓起源于襄阳邓城的说法找到一个解释,意图自圆其说,有一个介绍邓姓起源的词条莫名其妙地来了个“北迁说”:“公元前678年楚文王灭邓祁侯,邓国亡,子孙以邓为氏。邓人北迁定居于今河南邓州,在西汉时形成了著名的南阳望族。”
这些说法加以邓城遗址及其周围出土文物佐证,让邓姓起源“襄阳说”平添了几分底气。但仅能先入为主,混淆视听,收三人成虎之效,追溯邓地早期的历史,了解邓姓的起源和发展,便可知襄阳邓城不可能是邓姓的发源地。
一、从姓氏和时间说,邓姓起源于曼姓。追踪邓姓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五帝之一的颛顼赐金天氏有功的后裔为曼姓。
《山海经》记载夸父逐日的故事,最终夸父弃杖化为邓林,邓林位于邓州市林扒镇一代,当时向西、西北延伸是一片很大的原始森林。这是神话传说首提“邓”地。有历史记载的邓的出现则为公元前20世纪,夏帝仲康封其子于邓,始有邓国(见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嘉靖邓州志》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因当时邓有原始大森林为险,仲康孙少康曾在这一带躲避过战乱,后以此地为基础,复国迁还帝丘。夏的国都迁走了,但作为封地的侯国姒姓邓国当继续存在。
夏代邓国被灭于商武丁王时,彼时,各地的叛乱不断,武丁四处征伐,先后征讨了鬼方、土方、羌方、人方、虎方等诸多方国,还对荆楚之地用兵,“挞彼殷武,奋发荆楚,深入其阻,衰荆之旅”(《诗经·商颂·殷武》),并取得了征讨荆楚荆蛮的全面胜利。这其中就包括建立于夏代而臣服于商的夏代姒姓邓国。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控制,武丁就把自己的亲信分封到各地建立受商王朝中央直接控制的诸侯国。殷商邓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建立的。武丁将他的叔父曼季封到已被商王朝消灭的夏代邓国的所在地,建立了殷商邓国,曼公就是殷商邓国的第一位国君。为了有别于夏代的姒姓邓国,史称曼公建立的邓国为“曼姓邓国”或“殷商邓国”。
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记载:“邓,曼姓,殷时侯国也。进入春秋后,郑庄公和楚武王的夫人都是邓氏女,并积极参与国家政事,表现出较高的见识和才能,展示了邓国丰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宋代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记载:“邓,古名,本曼姓,其后称邓氏。”清陈廷炜编撰的《姓氏考略》记载:“邓,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是为邓侯,后以为氏。”香港屏山《邓氏总族谱》记载:“考叔曼,武丁丁巳封季父曼于南阳,食邑邓国,以国赐姓曰邓, 郡于南阳,而邓氏始祖生焉。 ”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记载:王羲之《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对由邓国而产生的邓姓世系亦有明确的记载:“粤稽邓氏,自商武丁封其季父曼于河北(指汉水以北)南阳之邓,遂以南阳为郡,邓国为姓,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晃、徽、庆、桓、昆、史、晖、浩、煦、杞、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字吾离,经十九代……再传尚,粹及渊,计二十二世”等等,这已为海内外邓氏所公认。苏洵为邓氏族谱所作序文称“粤稽邓氏,始出自商武丁封季父曼于邓,其后以国为氏,则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世也远矣。”等等,以上诸多记载表明: 殷商邓国建立于商高宗武丁丁巳年(公元前 1240 年),邓姓因邓国而产生,因此,邓姓产生于公元前 13 世纪中叶。邓国的开国邓侯曼公即是邓国第一位邓侯,也是邓姓的第一世祖。因今邓州是古邓国之国都所在地,故邓州就是邓姓之发源地。
而以邓城遗址发现为依据持邓姓发源于襄阳说却抛出了这样的说法:楚灭邓后,楚公子被封到邓陵,后称邓城,在今湖北襄樊市襄城郊区西北,其封邑楚公子的后代,姓“邓陵”。邓陵氏:芈姓,楚公子(公元前?~公元前479年,楚王封子西于邓陵,公元前506年在郢附近建新都。公元前479年被白公胜杀死。子西,邓陵氏一世祖。)食邑邓陵。问题来了,这里出现了一个新的姓氏,即“邓陵”,邓陵和邓能等同吗?我想所有的邓姓后裔恐怕都不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一个强加的来自楚国国姓派生出的“邓陵”。另外,据此说法,邓城是邓国灭亡的时候才建立的,比曼姓邓氏的存在晚了五六百年,它怎么能够成为邓国的国都呢?
二、从所辖地域看,邓城所涉的范围过小,与邓国的历史地位不符。
《春秋》载:“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邓国在春秋时期和周王室关系很好,和其他诸侯国也多有来往,见于记载的有邓侯吾离朝鲁。《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载:“巴子使韩服告于楚,请与邓为好,楚子使道朔及巴客,以聘于邓,邓南鄙鄾人攻而夺其币,杀道朔及巴行人,……”记的是巴国(当时在鄂西,后迁川东)派了韩服到楚国,并通过楚国要与邓国建立友好关系,楚国派道朔同巴国的韩服一起往邓国,到邓国南部边境的邓国的属国鄾国时,鄾国人夺了他们所带的礼物,并杀了道朔及巴国的行人。为此,楚国派人质问邓国,邓国不接受指责,于是楚国派兵和邓国作战,并打败了邓国。这是《左传》记载的一段史实,也是史料中记载的发生在襄阳的第一场战争。
邓国在周代诸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为第二等的侯爵,国土纵横几百里或百馀里是应有的规模,不会像今日的乡镇一样纵横只十里、八里那么局促狭小。第四等爵位的巴国派使臣从几百里远的地方带礼物来主动结好邓国,可见当时邓国的国势与威望。殷商邓国的范围为:北起南阳盆地南部,与中心位于今天南阳市的申国接壤; 东部跨越今新野与位于桐柏一带的曾国相邻; 南边到汉水,与楚国相连;西与谷国相望(其位置在今湖北谷城县)。其面积约有 1 万平方公里。国都在今邓州市境内。楚国灭邓后,将邓国国都改为楚之别都之一,称穰邑。
两周的邓国地域应当于此差不多。这样一个地域,都城在古穰邑(现在的邓州)是妥当的。
邓国的属国鄾国,位置在邓国的南端,离现存的邓城遗址南北距离仅数里,太近了。而鄾国是邓的南鄙,若邓城为国都,位置又太偏,辐射范围过于狭小,跟一个有相当实力和影响的侯国不匹配。鄾国得罪了人,受到楚巴联军的讨伐,邓国作为宗主国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于是派兵解救,结果受到连累,遭到失败,恐怕也与作战地域跟邓都穰邑有相当距离有关。
三、从邓城遗址所占空间看,邓城占地面积过小,不足以作为一个侯国的都城。
据网上资料,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东墙长766米,南墙长896米,西墙长713米,北墙长858米。按此计算,邓城周长为3233米,另有介绍周长为3150米。其大小大约1里半见方,相当于一个不大的村寨。放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勉强可作为一个县治之所在。介于孟子在《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之间,孟子举这样的小城为例,说明攻防胜败的道理。而这样大小,作为一个侯国的都城,实在是太不够分量了。
那么,邓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见于网页的介绍称邓城又称邓陵,是邓国灭亡后楚王的公子子西的封地所在。邓陵子是见于记载的墨子的三大弟子之一。墨家有一个观点叫“非攻”,《公输》中就曾记录了一次墨子和鲁班的攻防演练。类似的演练倒是可以在这样的地方举行。邓城如果作为邓国时期的南部防御设施而存在,也是有可能的。春秋时期楚国势力在逐渐强大,怀有“问鼎中原”之心,如果邓国国都早期不在这里,是不可能在这个时期把国都迁到这里的,因为这里距楚国更近,危险更大。如果假设邓城是邓国在春秋时期建的,那合理的解释就是为了防御楚国,在南部边境建立的城堡,用来屯兵御敌。
邓城还有可能是邓国存续期间守陵人的驻防地。离邓城北约3公里为丘陵地带。邓城南面东面皆有河,是一块不错的风水宝地。有两周时期墓葬群,青铜器“邓公乘鼎”出土于此地附近,说明有可能这里有邓国的王陵在。正如明有十三陵,清有东陵西陵一样,邓国王陵和都城处在相距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地方,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
邓城还有可能是一个安置亡国后邓国移民的地方。楚邓因有邓曼的关系,邓虽被灭国,但楚不会赶尽杀绝,指定一个地方安置亡国的贵族,是有很大可能的。这恐怕正是邓城附近多有遗物出土的原因。
邓城更有可能是后来某一个时间段邓城县或者与山都县那样的小范围邓县的县治,但无论怎么说,它都无法担当邓国都城的职能。一句话,邓城遗址的存在,只能证明古代襄阳北的邓城和邓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可能证明它就是邓国的都城,也因此它不可能成为邓姓的发源地。
(作者为文史专家、河南省特级教师,南阳市作协会员)

邓氏族赋
 邓超
泱泱华夏,巍巍炎黄。龙的传人,世世兴旺。
邓家始祖,源远流长。夏祖大禹,治水有方。
仲康子孙,邓国封王。商叔曼季,再封邓王。
东周西周,雄踞一方。春秋战国,历尽沧桑。
邓侯子孙,共赴国殇。以国为氏,中原图强。
系承曼氏,望出南阳。威起高密,播迁他乡。
饱经磨难,图存救亡。天南地北,繁荣滋长。
南阳世泽,东汉家彰。优乐天下,辈出贤良。
文武忠廉,孝义唯尚。武略济世,文韬馨香。
名臣名将,治国安邦。经朝历代,盛姓流芳。
邓氏宗亲,无尚荣光。祖考精神,万古传扬。

邓稼先
邓稼先 (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西南联大物理系、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博士、中国核武器研究奠基人。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两弹之父,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是清朝被誉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书法家与篆刻家邓石如的第六世孙,祖父是清代著名书法家和篆刻家, 父亲邓以蛰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 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的杨振宁结为好朋友。1941 年至 1945 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著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毅然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回到祖国。回国后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后来改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制定了原子弹研制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之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领导并亲自参与了 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1979 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 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198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7月29日,因病去世。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邓稼先一生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就在他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继续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一渠清水贯南北  京邓协作谱新篇
 丽丽 
2018年11月9日,由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联手主办,邓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南水北调京豫医疗卫生对口协作工作交流会在邓州市召开。
北京市扶贫援合办副主任梁义、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良启、北京市西城区区长助理杨青、河南省卫生计生委财务处处长王仲阳、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处副处长焦曙光出席交流会。大会由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支援合作处处长王洪学主持。
邓州市领导罗岩涛、吴国战、贾里坚、许惠龙出席交流会。
邓州市市长罗岩涛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说:对口协作工作启动以来,在北京市扶贫援合办、北京市卫计委及相关部门的帮助和关爱下,在省发改委和省卫计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南阳市卫计委及兄弟县市卫计委的帮助下,邓州与北京的医疗卫生对口协作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北京市深入了解邓州市医疗卫生需求,对邓州市医疗机构建设、人才培养、重点科室帮扶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这让我们体会到北京市扶贫援合办、北京市卫计委对对口协作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对邓州人民的深情厚谊。
罗岩涛指出,作为县级市,邓州的优质医疗资源明显不足,医疗服务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群众的期盼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需要在下步工作中付出艰辛的努力。为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邓州市提出了打造丹江口库区区域性医疗高地的目标,下步将重点在专科建设等方面,打造亮点,形成品牌,逐步带动区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
就下步的对口协作工作,罗岩涛希望邓州市能够与北京市西城区建立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希望北京市通过合作办医、远程会诊、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帮助邓州市配置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尽快将邓州打造成为丹江口库区区域性医疗高地,带动邓州市及周边地区提升医疗水平、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希望邓州与北京能够通过合作,找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契合点,帮助邓州培养出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打造一批特色专科,建立一些区域性医疗中心,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优质医疗服务普惠群众,平衡卫生资源分布,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暖心的医疗服务。
交流会上,罗岩涛为北京6位专家代表颁发聘书。邓州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6家医院建立北京专家工作室,来自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等机构的46名专家将定期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等6家单位,分别和市卫计委、市中心医院等6家单位签署“一对一”合作协议。
会后,与会的领导、专家和嘉宾先后深入邓州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等5家单位进行了实地观摩。

邓州市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邓州撤县建市30周年座谈会

2018年12月29日上午, 邓州市举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邓州撤县建市30周年座谈会。重温邓州人民艰苦创业的难忘岁月,共同回顾邓州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共享改革开放40周年暨邓州撤县建市30周年胜利成果,进一步团结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新时代丹江口库区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南阳市委常委、邓州市委书记吴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罗岩涛主持会议。
邓州市领导王兵、李锡强、陈达、姚瑞峰、靳社强、顾理、丁心强、董庸昌及市人大班子成员、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吴刚代表市四大班子做了重要讲话。他说,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邓州撤县设市,自此掀开了邓州历史的新篇章,开启了邓州发展的新纪元。30年励精图治、30年春华秋实,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攻坚克难,奋力赶超,一任接着一任干,干成了一件又一件大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邓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吴刚说,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 花,但在邓州的发展道路上,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30年来,曾有过坎坷,也曾有过失误,但更多的是艰苦创业的快感和丰收的喜悦。回顾往昔,这30年,邓州加速赶超、奋力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邓州负重拼搏,开拓进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后劲持续增强;邓州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邓州大胆创新,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尽情迸发;邓州以人为本,苦干实干,全市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市委提出要“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绘就中原更加出彩的邓州画卷”。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城乡统筹,立足民生改善,坚持党建引领。
会前,与会人员观看了《撤县建市30年 喜看邓州新变化》宣传片。会后,与会人员一起到市规划展示馆参观并观看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暨撤县建市30周年书画展。
再探“四议两公开”
 河南日报记者 董林 张学文 刘洋

12月3日,邓州市湍河街道姚巷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政务服务平台,为村民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互联网为“四议两公开”插上腾飞的翅膀。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一个会议,释放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信号
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强调,凡是农村的重要事项和重大问题都要经党组织研究讨论,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加强村务监督。
“四议两公开”,这个2004年发端于南阳邓州的工作法,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议两公开”就是在乡村治理实践中诞生的一项了不起的创新之举。11月28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探索富有河南特色的基层基础工作经验,推动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不断推进党的建设高质量。
从邓州走向全国
12月3日,说起中央政治局的这次重要会议,南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朝瑞非常激动。“这么多年了,习总书记一直记着‘四议两公开’啊!”他感慨地说。
刘朝瑞当年是邓州市委书记,是“四议两公开”的主要创始人。
2009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河南调研,在听取刘朝瑞对这一工作法的汇报后,作出重要批示:“邓州工作法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可加以完善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问题是时代的先声。2000年前后,中国农村改革遇到了诸多矛盾和挑战,农民负担过重,村“两委”推诿扯皮,党组织在农村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弱化,“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邓州工作法正是这些问题倒逼产生的。
“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会议审议、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这个工作法囊括了乡村治理的各个层次,有很强的生命力。”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郭献功说。
2009年5月,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全面推广这一工作法,一批长期没有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8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到邓州调研,将这一工作法定名为“四议两公开”,此后多位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批示;
11月,中组部等部门在郑州召开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工作经验交流会”再次力推;
2010年和2013年,“四议两公开”两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2011年3月7日,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邓州市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创造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针对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特点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既从实体上又从程序上完善制度规范,从而保证了农村基层组织决策和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使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有机结合统一起来,这个办法全省、全国都在推广,像这样的探索在基层各个领域要倡导和支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殷切寄语▼
河南有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优良传统和作风,还有“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一些先进经验,希望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的保证。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陕西、吉林、黑龙江、新疆……全国各地前来邓州市学习的代表团络绎不绝。“近年来,我们接待学习观摩团2万余人次,受邀外出讲座800多场。”邓州市委组织部高书胜说。
今年7月,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东驿达村应用“四议两公开”,有效解决了村集体厂房出租事项,村党支部书记简春林说,河南的这个工作法,好用!
新时代赋予新内涵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省把“四议两公开”列入党建工作整体布局。2015年6月,省委九届十次全会通过了《中共河南省委关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在农村持续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实践证明,“四议两公开”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中发挥作用,破解基层治理多种难题,效果显著。
64岁的邓州市张村镇朱营村党支部书记朱志华,依然清晰记得10年前的事情。那一年,因为村里宅基地分配不均衡,曾引发纠纷。村里运用“四议两公开”,通过了“落实一户一宅,多占宅基地归公”的决议,从根本上解决了规划难、协调难等问题,20天就整理出300余亩土地用于新村建设。
“党组织是咱们老百姓的‘主心骨’。你看我们这100多幢小洋楼,气派不气派?”12月2日,朱志华指着远处的房子,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
在当前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四议两公开”不仅保证了邓州市178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识别,无一漏识错识,达到了贫困对象满意、广大群众满意、党员干部满意,还先后破解了“空心村”治理、宅基地审批和土地流转等大事、难事。“四议两公开”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内涵。
走进宽敞明亮的村级政务服务中心,互联网为“四议两公开”提供了新平台。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的个体需求在网上一键直达,办理过程一目了然,提升了工作效率,弥补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的短板。
从邓州市实现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四年任务,两年完成”,到孟楼镇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新模式;从基层干部最初不会用、不敢用,到主动用、自觉用;从过去村民“想参与没渠道、想管理没资格、想表达没人听、想监督没办法”,到现在充分享有村民自治的权益,“四议两公开”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村治理发生了深刻变化。
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四议两公开’被纳入《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源于它有效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与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互为促进,在制度安排上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教授崔爱鹏说。
如今,“四议两公开”在南阳市深入人心。当地很多农村村部的院墙上,都有一幅“六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漫画,“六把钥匙”象征“四议两公开”的六个步骤,而这把“锁”,就是农村问题。
在邓州市穰东镇穰西社区,60多岁的陈金花大娘对村里的变化感触很深。她说,实行“四议两公开”之前,村民们看到村干部转身就走;现在,大家主动上前跟他们谈心交流。村里决定的事项全部公开,感觉到处都是亮堂堂的。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民有所需,我有所为。省委十届六次全会提出,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我省有21.7万个基层党组织、544.8万名党员,只有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今年6月到10月,南阳市相继出台三份文件,持续深化完善“四议两公开”,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服务功能,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让广大农村焕发新气象。
最近,刘朝瑞对“四议两公开”有了更多新思考。他说,让村干部讲民主、会协商,让群众讲规矩、按程序,“四议两公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基层的生动体现。
从基层中诞生,在砥砺中成长,“四议两公开”根植实践,历久弥新。
(来源:河南日报)
郑万高铁邓州东站
郑万高铁邓州东站,位于邓州市桑庄镇区域,距邓州市区18公里。设计标准二等站。是郑万高铁和规划中的南邓轻轨交汇站。附近有二广高速公路进出口、快速通道以及G328国道连接,交通区位十分优越,车站性质为中间站,郑万铁路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2019年12月投入运营。
郑万高铁(郑州-万州)功能定位为国家快速铁路网的组成部分,是西南地区、中原、华北地区之间的干线铁路,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强西南地区与中原、华北地区联系。郑万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铁路网中长期规划的重要客运专线,是郑渝高铁(郑州-重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联系西南地区和中原地区的主要客运快速通道,兼顾沿线城际及旅游客流运输。由于西南地理环境特殊,中原至西南一直缺少地上快速通道。2016年7月,郑州至重庆、成都首次开通动车,使得中原地区抵达西南时间,相较此前运行最快的T57次列车,旅行时间缩减3个多小时,郑州至重庆全程缩短到10小时左右。除这一趟到成都、重庆方向的动车外,目前经郑州发往重庆的普通火车共有6趟,其中耗时最长的K909次需20小时5分,最快的也要13小时18分。而郑万铁路修通后,从郑州乘火车到重庆所需时间将缩短为4个多小时,而出行的快捷度、舒适性也将大大提高。 
2016年5月24日上午11时,由中铁十局担负施工的郑万高铁邓州市小杨营乡段正式破土动工,这标志着郑万高铁邓州段全面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
沿途站点
河南:郑州东站(始发站)、郑州南站、长葛站、禹州站、郏县站、平顶山西站(始发站)、方城站、南阳南(卧龙)站(始发站)、邓州东站
湖北:襄阳站、南漳站、保康站、兴山站
重庆:重庆北站(始发站)、长寿北站、垫江站、梁平南站、万州北站,并预留以万州北为始发站
邓州市是河南省直管市,豫西南门户城市,南水北调渠首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邓州是全球华裔"邓姓"发源地、医圣张仲景故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祖居地; 邓州在历史上曾是上郡据区和军事重镇。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天下之乐而乐”写于花洲书院,邓州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丹江口水库库区市、享有“中国第一雷锋城”荣誉称号;邓州先后被授予对外开放城市、改革开放特别试点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卫生城市、中国校油泵之乡、优先发展中等城市试点市。邓州市享有中原天府,丹水明珠之称。
邓州东站与运营中的邓州站以及规划建设的邓州西站将实现明确的功能划分:邓州东站主要负责高速铁路旅客的乘降,而邓州站、邓州西站则主要为普速列车旅客以及货运列车提供服务,最终形成豫西南完善快速、便捷的铁路网。
大石桥的真实姓名
  
我的家乡在邓州市白牛镇(原白牛乡)土楼村,离村北边约一里的地方,有一条横卧东西的老港沟,港沟上有一座约三百年上下的大石桥。
在我童年记忆中的大石桥是这样的:南北长约一丈五尺,东西约有一丈二尺宽,桥体与四周地面相平,桥面全是大青石板铺成的,两头是大块青砖砌起来的,就这么一个方桥孔,像一小间平顶地下室。桥体西南角处,面朝东边大路,并肩立着两块石碑,大小略微有点差异。碑上字迹模糊,不易辨认。那样大的桥面,大概只能让牛车、马车顺利通行了。这就是二三百年来当地百姓习惯称呼的“大石桥”了。
八十年代时有一年的麦收季节,一天正午,我拿着镰刀,晃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慢腾腾地往家走,走到大石桥东边那块桥板(石碑)上,忽然一阵凉风吹来,心里顿觉凉快清爽,当时头顶上的太阳又不特别毒热,我便索性坐下来休息。接着便轮换磕净两只鞋里的土,随即我又用镰刀去拨拉碑上的散土垃,忽然石碑边缘上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字形,我伸出右手再擦拭了三四下,啊!原来真是个字——鄧。我心里猛地一颤:“怪!难道这块碑跟我们邓家还有什么瓜葛呢?”接下来我用右手顺着这个字的上下方向再仔细擦拭,结果看清了这一竖行是《重修鄧家橋碑記》七个字。我站起来,转身又看与之相接连北头那块碑,恰好也是碑面朝上,经过手擦,碑右边也出现了《重修鄧家橋碑記》七个字。我心里的怀疑更大了:“难道石牌还有‘一式多份吗'?我还是用右手擦拭了这两块碑左边的落款,一块是“大清乾隆四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立”,另一块是“大清道光二十一年歲次辛丑小陽月穀旦立”。至于正式碑文,由于字迹模糊,很难辨认。当时,饥肠阵鸣,便回家了。吃午饭时,我把在石桥上的新发现告诉给母亲,母亲说,她听别人说过,大石桥是咱村对河(湍河,又叫七里河)侯家修的。晚上,我找到老队长邓修民,对他详细地说了中午时我在大石桥上发现那两块碑的真实情况。队长听了,也大为惊喜。“天下邓姓一家人”,这时,我们也把这座桥视同我们邓氏家族的一位成员了。当场,便商量好一个保存这两块石碑的办法:由我们族出点钱,铸造两块和那两块石碑同样规格的水泥板,用水泥板把桥上的石碑换下来,暂时保存在我家(当时我在外乡工作,家里房子没住人),等盖了祠堂再把石碑安置进去。这样做是因为那两块石碑记载着:大石桥原来是我们土楼邓家建造的,我们上楼邓家老祖先大兴善举造福四方百姓,功德无量,桥是我们土楼邓氏家训的活标本,永远勉励着我们的后代子孙继承发扬下去。
之后这几年里,我又多次查阅《邓氏族谱》及《土楼邓氏族谱》,土楼邓氏是源于邓国(今邓州市),我邓姓是因国而得姓。殷商时期,邓国立国之君是商朝高宗武丁的叔父曼。商王武丁封其叔父曼于汉水北南阳之邓国,邓国为楚文王所灭,随后邓国子民以国为姓。我族辗转从南阳邓州迁到新野定居,又从新野潦口迁回邓州土楼。迁来的第一代祖先名邓瑄,他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名邓连元,次子名邓连登,幼子名邓连城。那两块石牌上的捐款名单中,也出现有邓连环、邓连中、邓连玉等名字这也说明大石桥就是我们土楼邓姓的第二代祖先们主持建造的。
不过,三百年上下的时间里,大石桥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变化。从清朝康熙雍正之间的始建时间到现代的文革时间大石桥是“青石板石桥”,文革后到约2010年,大石桥是“石碑桥”,约2010年下来,大石桥是纯质“水泥桥”(桥体也缩了)。
从以上有关大石桥的历史资料来看,可以充分证明:大石桥的真实姓名,是“鄧家橋”。
相关链接
我的一生当“杂工”
邓青,男,1933年8月出生,汉族,邓州市白牛镇土楼村人,中共党员,南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1950年7月在邓县第二届师资训练班学习结业,8月底分配参加教育工作。1969年任本大队诊所会计和中医内科医生,同是兼任邓县文化馆文艺创作组的成员,在《邓县文艺》上发表过诗词和曲艺作品20多篇。1977年分别参加邓县先进卫生工作者代表大会、邓县先进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到表彰。1979年3月任白牛镇中学任教及镇教办室当教师培训专师,职称中教一级。1993年退休,现定居南阳市。近年来,我书法作品在北京、长沙、郑州以及其他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的有130多幅,其中获得金奖53幅,银奖24幅;数次获得“全国书画一百强”的荣誉号。另外,我所写的古体诗词数十多首,格言十几则,也都曾获得过奖励。总而言之,我这一生当“杂工”。

邓世广诗词四首
读盛元诗步韵答之
回望崎岖路,仍存万里心。
风前听剑吷,雪后阅星沉。
醉亦知黄肆,倦犹思邓林。
瑶池谁掬水,与我浣尘襟。
注:黄肆:黄公肆,指酒店。典出《世说新语?伤逝》。
梦游剑阁
几番梦里见峥嵘,关下如闻喊杀声。
千载烽烟迷古垒,三朝人物失荒茔。
将台寂寞盘苍鹘,栈道依稀隐伏兵。
不肖惭为邓门后,也思仗剑渡阴平。
故里邓州名酒见赠
一醉不耽名利求,亦堪遣兴亦消愁。
此番已解壶中妙,好酒原来在邓州。
 贺新郎·东坡赤壁怀古
江岸徘徊久,问东风、黄州故事,汝今知否?
两赋一词沧桑句,豪气犹冲牛斗。
赤壁下、涛声雷吼。
问鹤放龟亭寂寞,料周郎苏子魂应瘦。
夕照远,暮云厚。
铜琶铁板凭谁叩?
想曹刘、回眸微笑,楚歌依旧。
天下英雄功业老,不碍青梅煮酒。
灰烬里、仓皇奔走。
一自江山归一姓,便精神抖擞追穷寇。
狡兔死,再烹狗。
(作者系辽宁省阜新市人,曾任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新疆诗词学会副会长,《昆仑诗词》主编等)
邓光华诗词三首
科道精神傲普天
海南革命先贤吴科道一身正气、忧国忧民、力除邪恶、义救无辜等懿德善行,形成了极为难得的“科道精神”。
奇峰文笔挥罡气,科道精神傲普天。
忧国忧民情似海,除邪除恶志如山。
揭批谬戾非三五,拯救生灵有万千。
辱害摧残尤果劲,丹心铁骨瑞人寰。
虞美人·手足情调
寻根觅迹何时了,梦境知多少?
尊崇历祖涌心涛,后裔殚精极虑探高招。
统筹铸就亲和力,邓氏族人喜。
众扶公益奠宏基,来日同根情调更相宜。
鹧鸪天·圣脉大业
万里寻根赴邓州,访亲谒祖乐心头。
春秋故国雄风在,佳话荣谈不胜收。
承圣脉,志方遒,英才俊彦竞风流。
宏图大业惊寰宇,捷报源源遍九州。
(作者系海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原副厅长,现任海南省职业培训协会会长)
邓炳生诗词三首
西昌邓氏明天好
金秋十月送吉祥,邓氏西昌聚俊良。
血脉情深追记忆,亲缘谊重诉衷肠。
群贤致志计常久,智德专心谋远航。
乐见今朝开好运,南阳世泽又辉煌。
祝贺邓氏泰和(西昌)第五届宗亲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七律·九江邓氏步辉煌
冬来乐见贺柴桑,邓氏文研赣北芳。
百卉鲜红争艳丽,千枝绚烂竞放香。
鱼乡圣地今朝喜,茶市名衢翌更强。
血脉群贤超智慧,浔阳再续最华章。
祝贺九江邓氏文化研究会五周年工作回顾胜利召开,特赋诗庆贺!
鹧鸪天·邓氏迎来灿烂天
赞我南阳裔智贤,相承族贵著雄篇。
千秋伟业尤当记,百世功勋更续延。
登远处,邑衢间。城乡处处乐欢言。
常听异地频传喜,再看秋冬瑞景天。
(作者系江西著名诗人)
邓习学诗词四首
邓永俭主席回邓
——闻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原常务副主席邓永俭莅邓视察指导邓姓文化工作感怀。
已闻春讯季冬寒,轻驾简从临故园。
夙愿终偿宗祖祭,根亲文化邓州源。
赠广东紫金邓质生老会长
花开花谢日阴阳,云展云舒荣槁常。
致力耕耘邓林地,惠声嘉颂史流芳。
吾离陵立省文物保护碑感怀
巍巍殿宇笼祥云,郁郁柏松围守坟。
径道幽幽迎远客,墓园静静卧明君。
开基始祖商朝曼,得姓终邦华夏闻。
日照陵茔碑耸立,杜鹃声里泪纷纷。
清平乐·加拿大宗亲回邓
神归心去,唤惠风同路。
万里云端行尽处,圆梦履痕穰土。
坎轲历尽天涯,温馨洋溢乡家。
把酒论诗听雨,挥毫抒意生花。
(作者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邓公清溪像》赞
邓全恩
末代精英伴苦辛,隐鄱解绶返云林。
斯文济世千年道,盛德周贫万古仁。
(清溪像为江西省金溪县黄通乡邓家村的一座古庙宇内保留的《邓氏族谱》中的画像。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曾两次在此逗留并作诗留念。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原抚州地区编办主任)
满江红·华夏邓氏
邓尚培
历史长河,波涛涌,几多豪杰。回首望,看咱先祖,满门忠烈。
百年耻,犹未雪。排校障,生留别。览环球鸿症,力推新页。巨手一挥天地变,睡狮猛醒炎黄悦。劝后昆,继邓氏千秋,风流接。
(作者系四川省蓬溪县《邓氏家谱》主编)
邓石林诗四首(新韵)
邓禹
明智思良挑大梁,黎民生计肯担当。
陈情谋划居功伟,尽瘁忠君嘉誉扬。
一生胜迹若萧何,名震关西早授爵。
内尚文明亲百姓,流芳千古唱欢歌。
邓艾
微素平生原小吏,贵人相助晚方成。
奇功战例天荒破,文武全才好政声。
邓小平
南巡奇举贯蓝天,万象更新彩绘间。
大地风生腾浪起,如潮开放尽诗篇。
(作者系湖南省邵东县原县长,邵阳市邓氏宗亲会荣誉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邵阳市诗词学会理事)
邓氏一家亲
邓军平
文化源远深,故里邓州亲。
众志长城破,黄土也变金。
摩擦起火灾,合作生光彩。
猫论传家宝,共登领奖台。
内讧起祸殃,污染一锅汤。
为兴宗亲业,不争有何妨?
(作者系江西南昌诗人)
南阳邓氏
邓国天
本姓始南阳,分支源远长。
龙腾飞凤起,玉振颂声扬。
先启后承德,宗遗子嗣芳。
追思前邓国,厚望众儿郎。
(作者系海南省洋浦第一小学教师,小学一级教师)    
邓溪源诗词五首
参观光山邓颖超故居(新韵)
山城笼彩霞,重览栋梁家。
人杰, 客连踵,地灵松挺拔。
宅居房舍古,远旅赞辞佳。
卓越功宗社,巾帼光烂花。
闻邓州省级文保单位公布有感
忽降佳音风正狂,眶盈热泪喜持觞。
七年文化汗珠道,三处遗踪心口装。
打造品牌根世祖,创兴特色楚岩疆。
翻腾脑海情难已,雾散云开重起航。
遥祭天津邓云馥宗长
岁月不居情字连,故邦兴盛意相牵。
魂萦梦想邓林事,托寄西风送纸钱。
戊戌年岁杪与
林扒镇袁基干书记话邓林
竞驰夸父古豪英,杖化邓林天下名。
一本经书青史载,千春岁序日光行。
地灵往素创佳绩,人誉今朝歌颂声。
不老精神酬壮志,鸿篇再续赴新程。
诉衷情·劳动
长河垂地月魂明,凌晓扫除声。
挥锹奋力清垢,垢满面、汗泉倾。
贪富贵,慕虚荣,玉楼倾。
凭依劳动,自立图强,最是安宁。
(作者系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邓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始祖荣宗公入黔
 
明初洪武十三年,旌旗猎猎入贵黔。
驻马屯兵大云岭,奇谋妙计普纳山。
数年征缴蛮夷驯,几番战鏖将士喧。
归去犹思功震主,一真一假两坟园。
贺《茶冲邓氏》建祠修谱
邓士民
邓氏家族脉流长,创业天涯各有方。
启后承前六百载,历风经雨数番霜。
茗香阁内举贤裔,家谱图中叙世桑。
相聚宗祠常态喜,采来春色满园香。
南阳邓氏流源歌
夸父追日弃其杖,化为邓林千里广。
夏商封国位邓州,千年垂统史传扬。
世道征伐干戈攘,楚国争霸邓国亡。
邓国遗民念故国,以国为姓邓姓彰。
中原邓姓星棋状,远祖邓廖寓楚疆。
裔孙显赫有邓况,千里徙居南阳堂。
百年发展成大姓,人杰邓禹启新章。
王莽纂政群雄起,汉室后裔抢权忙。
刘秀有心夺天下,邓禹定策征战匡。
光武中兴建东汉,难忘征战功勋将。
云台画像廿八位,邓禹为首耀画墙。
承先启后有邓训,儿女双星闪金光。
邓骘身为大将军,巾帼邓绥佐帝王。
和帝驾崩幼主小,邓绥行政东汉强。
南阳邓氏子孙贤,灿公为官赴衡阳。
子孙桂阳又乐昌,湘粤邓氏递兴旺。
明末战乱蜀地荒,清初当政实边疆。
林竹老祖雄心壮,抛开祖业离乐昌。
五子众孙志成城,千里跋涉进蜀乡。
重庆璧山张家漕,耕读传家继世长。
三百年来大发展,重庆邓氏续辉煌。
邓氏赞歌
邓学明
天地玄黄宇洪荒,封子于邓帝仲康。
商立邓国始德阳,吾离为君国运昌。
百转千回南阳堂,邓禹威名震八方。
邓芝扶汉走南北,稼先功高军旅强。
卫淮大将邓惠忠,尹盘英豪一品响。
春秋风云邓析子,财神邓通钱满仓。
西征魏将是邓艾,子龙抗倭敌胆丧。
世昌卫国身玉碎,总督巡抚廷桢当。
文韬武略邓小平,改革开放谱新章。
历尽风雨百余世,俊贤豪杰潮水涨。
邓氏族人八百万,团结起来有力量。
开拓奋进酬壮志,敢教日月换新装。
读《邓姓文化》杂志有感
邓光辉
邓氏后裔精神粮,联谊交流纽带当。
吾离禹公创基业,子孙后代兴八方。
小平南巡献良策,改革开放收澳港。
邓姓名人河星繁,殚精宣传正能量。
(作者系重庆市合川区香龙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散文学会创作中心创作员)
邓伦炎诗七首
联谊颂
宗亲联谊为何因,天下邓氏一家亲。
曼公后裔世代承,同宗同祖南阳郡。
夏商周朝千秋业,桃李寰宇满园春。
溯源穷流觅形踪,故里邓州属本根。
家族联谊为何因,为国为家为人民。
感恩先贤铭祖训,恪守仁义礼智信。
汉有禹公今小平,彪炳史册殊功勋。
云台二八为首将,改革开放好精神。
我们联谊为何因,优良传统植根深。
勤俭持家立典范,劳动致富传佳音。
学文习武重教育,尊老爱幼好家门。
风清气正行表率,齐家报国好立身。
(未完待续)
邓北坎诗五首

花魁冠岁报春音,珠蕾丹心染玉尘。
枝上凌霜有高品,山溪孤傲吐清馨。

善人室静送幽香,君子清姿傲众芳。
雅质纯真恰如玉,新荣蕙畹映春江。

黄花秋水扫残红,紫艳澄芬伴冽风。
细雨轻烟疏曲径,奇葩寒卉漫霜丛。

高节虚怀若世君,迎风弄月扫浮尘。
抱贞疏影凌霄汉,凝淡清姿悟圣心。
深圳市邓氏宗亲联谊会二○一七年上半年新会员入会有感
会馆厢间涌族人,欢颜悦畅叙情深。
真诚敬谨誓兴盛,恭慎虔行养善心。
首长豪怀催奋进,宗亲淬砺获芳音。
联商联谱联知己,同志同途同邓林。
(作者系深圳邓氏宗亲会副会长、秘书长)
仰桂化感怀
邓荣棣
甜睡黄山梦老神,旺长天府玩虚心。
散流北国骨格硬,“三友”比香低半分。
(作者系湖南邵阳市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顾问)
邓姓文化行五首?
邓召熹
其一·千古邓姓
中国地理名著载,夸父豪情壮志怀。
餐风饮泽河渭涸,追逐太阳意雄迈。
舍生取义弃拄杖,金光闪烁林成排。
首个邓字喜问世,滚滚湍水浪澎湃。
夏商建国始祖曼,都城邓州太尉台。
源远流长深扎根,七百万众海内外。
邓国邓州邓文化,历史悠久承一脉。
千年茔园吾离陵,三尊侯像彰骏概。
建设邓国春秋园,全球宗亲共期待。
纸钱香气氤氲笼,回归故土祭祖, 来。
其二·领导
邓姓文化涌春潮,航行舵手最重要。
书记市长是关键,党政主管认识高。
精诚所至开金石,屡屡登门频汇报,
市委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定基调。
健全机构责任明,确定帅将重担挑。
人大主任副市长,两会组织任领导。
局长践履副会长,主持工作将不少。
机构设立文化局,奠定基础步正道。
其三·盛会
古国邓州举盛会,环宇代表齐云集。
研究探讨溯根源,交流联络增情谊。
成立总会众望归,言恳意切翘首祈。
炎黄邓氏有依托,散沙凝聚坚无比。
捐资建造三尊像,缅怀先祖壮举纪。
创办杂志设网站,开展活动靠阵地。
会议圆满成果丰,四海贺信雪片莅。
天地洞开新局面,邓姓文化载青史。
(未完待下期续)
(作者系邓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邓质生会长诗五首
回顾紫金邓氏宗亲会二十年里程感赋 
宗亲联袂二十年,组织创立始侨联。
解困施恩行善举,崇先敬祖佳绩连。
内外交流频跋涉,寻根故里赴中原。
长江后浪推前波,继往开来把手牵。
贺缵先纪念小学荣获全镇教育质量测评一等奖
园丁有为美名扬,一等殊荣挂在墙。
育李栽桃丰硕果,感恩戴德颂胡杨。
尊重历史  根在南阳
东汉家声史久长,南阳堂号五洲扬。
邓家自古多人杰,先祖吾离奥妙藏。
安定为好
奉劝某人要自知,莫来节外又生枝。
南阳称谓家声远,何必襄阳乱出蹄。
赠邓延寿会长
叶茂根深基础牢,凌风傲雪镇魔妖。
无私心底明如镜,铁骨钢筋岂曲腰。
敢当勇为彰正义,良谋善决树勋劳。
剑阁祭祖美名颂,坎坷踏平德品高。
(作者系广东省紫金县邓氏宗亲联谊会原会长)
邓万商诗二首
庆祝国庆
五星赤帜耀苍穹,特色兴邦腾巨龙。
全面小康圆好梦,国强民富五洲雄。
中秋喜赋
江汉明珠明月圆,金秋丰岁果盈川。
党风引领新时代,强市富民民众欢。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汉川市经济开发区原调研员,汉川市诗词协会顾问)
庆国庆
邓登邑
五星赤帜耀征程,改革图强骏业兴。
协力齐心圆好梦,创新发展巨龙腾。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学教师)
中秋·国庆
邓世伟
游子金秋故里还,亲人明月喜团圆。
同心筑梦迎国庆,燕舞莺歌笑语欢。
(作者系湖北省汉川市中学教师、诗人)
邓诗氽诗二首
千年太尉台
四十七世邓禹公,云台首将立丰功。
省亲祭祖回故里,见证太尉台中情。
寄某某宗亲
歪曲历史篡根源,诬告侵权吐狂言。
挑拨离间搞宗派,惹是生非臭万年。
(作者系广东省丰顺县潭江镇诗人)
重阳节诗词欣赏
重阳感赋
邓炳生
白首之心慢步迟,年华晚寞寂秋思。
精神矍铄壮还在,赋韵题诗紧凑时。
(作者系江西著名诗人)
农民重阳节
邓宅金
和风旭日喜重阳,踏露田园把铲忙。
抛弃黄梁虚幻梦,勤耕好种度时光。
重阳节感赋
邓宅金
 丽日和风好景光,豪情万丈咏重阳。
篇诗满酒今乘兴,遥祝全球邓老强。
祝邓氏老年人重阳节幸福快乐!
重阳赋
邓军友
道路弯弯落叶黄,轻烟袅袅入穹苍。
风吹大地微凉意,雨打高山挟薄霜。
园内桂花开欲艳,田间稻实锯镰忙。
飘香美酒重阳赋,遍插茱萸万物狂。
邓建伟诗二首
深秋落叶黄
萧疏雨打霜,烈草性刚强。
香染滋苔绿,寒飘落叶黄。
秋江风浪影,暮霭水波光。
老树何年发,虬枝更劲苍。
满庭芳·壬午重阳节
把酒豪歌,凭栏远眺,又逢前度重阳。
镜中应叹,华鬓已凝霜。
敢许扪心无愧,冰壶里,注满沧桑。
瑶樽畔,犹睁醉眼,留待赏孤芳。
疏狂
人笑我,衣单袖冷,笔短情长。
谩赢得虚名,腹有丹方。
不管饕蚊列阵,轻挥手,扫尽颓唐。
秦筝在,倩谁玉指,谈笑奏清商?
邓建生诗二首
瞻仰中共“三大”遗址
流连圣地步姗姗,忆念当年创业难。
不意春园妆翠绿,曾经史海起波澜。
运筹料想群言妙,披沥犹存一寸丹。
寄望殷殷今更是,心生感慨且凭栏。
桐树下村祠堂落成
钟山福地建新祠,有凤来仪兆瑞祺。
追远慎终承古训,画梁雕栋立丰碑。
一心向善诚堪赞,众志成城信可持。
鼓响三通还给力,鸿猷丕展正当时。
(作者系广东省普宁市大坪农场党委副书记)
赞中华改革腾飞
邓仰清
破解弊端体制更,众登发展快车程。
无穷能量缘喷发,应有物资速产生。
经济腾飞环宇次,民生猛进小康成。
尤看国梦诸前景,更是风光亮丽呈。
(作者系福建省沙县虬江二小退休教师,省教育先进工作者)
邓姓之根
陈秀贤
邓姓之根有多深,微信群里语纷纷。
缜言莫讲谁是非,一个邓字情最亲,
华夏邓姓同宗脉,携手报团结同心。
曼公吾离若有知,邓州城里设宴饮。
(作者系邓州市地方志原副主任、邓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怀念小平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撰联
邓万商(新声联)
卌载改革,党引春风,协力兴邦花竞艳;
九州开放,国扬特色,齐心筑梦果飘香。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湖北省汉川市经济开发区原调研员,汉川市诗词协会顾问)
邓登邑联
党引春风,改革图强,国家昌盛全民庆;
邦扬特色,创新发展,民族振兴举国欢。
(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学教师)
邓世伟联
党引春风,群心向党,全民喜奏创新曲;
邦扬特色,众志兴邦,举国盛开圆梦花。
(作者系湖北省汉川市中学教师、诗人)
邓国春秋园简介
邓国春秋园(吾离陵园)位于邓州市城区东南部邓国侯吾离陵所在地,是以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陵为中心、规划建设功能完备、设施齐全、服务一流的根亲文化服务中心,是一处以展示邓州、邓国、邓姓文化,服务海内外邓氏族人探亲谒祖,培育邓州根亲文化品牌的综合性公益文化设施。
邓国春秋园占地面积为36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广场道路面积385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7000平方米,园林用地29700平方米,计划投资3亿元。主体功能区划分为中区的祭祀区、东区的邓姓文化展示区和西区的邓国、邓州文化展示区以及南部的景观园林区。主要建设内容有吾离陵中轴线建筑,自吾离陵向南沿中轴线建三个大殿、一个广场,左右配房、钟鼓楼和祭祀广场,广场前为神道。吾离陵中轴线东侧建筑群主要建设项目有邓氏宗祠、邓氏族谱馆、邓氏名人馆、邓氏名人广场等。吾离陵中轴线西侧建筑群主要建设内容有邓国文化苑、邓州文化展览馆、邓州名人纪念馆等。另有功德碑廊及其它纪念性建筑廊、亭、管理用房及部分商业用房等。所有建筑均采用汉唐建筑风格,为底层仿古建筑。
邓国春秋园已于2013年4月已开工建设,目前,多数建设项目已如期完工,独立完整的院落已初具规模。相关附属设施的建设及布展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功德捐助 千古流芳
邓州是世界邓姓发源地,是全体邓姓同胞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更好的宣传邓姓文化,服务海内外邓氏宗亲探亲谒祖,加强故里邓州与天下邓姓同胞的联系,保护有“天下邓氏第一陵”之称的邓氏十九世祖邓国侯吾离陵,并在此建设大型根亲文化设施邓国春秋园,出版发行了《邓姓文化》杂志,创办了“邓姓之源网”,建造了邓氏先祖塑像。
邓国春秋园正在建设之中;《邓姓文化》杂志和“邓姓之源网”已成为宗亲交流沟通的平台。上述项目得到了海内外邓氏宗亲的大力支持,有许多宗亲慷慨解囊,给予功德赞助。
对建设邓国春秋园、出版《邓姓文化》杂志等所有赞助,都将在“邓姓之源网”和《邓姓文化》杂志上公布,并在邓国春秋园中专辟功德碑廊,刻石留名,千古流芳。同时,授予捐赠者荣誉称号:
捐款100元以上者刻碑纪念;
1000元以上者在功德碑上铭刻籍贯身份;
1万元以上者单独立碑、并颁发炎黄邓氏特别贡献奖证书;
5万元以上者授予中华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名誉会长、聘请为《邓姓文化》杂志顾问;
10万元以上者授予中华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荣誉会长和炎黄邓氏慈善之星;
15万元以上者授予中华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永远名誉会长;
20万元以上者授予中华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永远荣誉会长;
30万元以上者授予中华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永远荣誉会长和邓州市荣誉市民;
50万元以上者除授予荣誉外,建功德碑亭一座;
60万元以上者除授予荣誉外,建功德展览室;
对捐建某一建筑物的,在醒目位置标明捐建者的基本情况。捐款无论多少,表达的同样是对邓氏先祖的崇敬之心和对邓族事业发展的关爱之情,都将得到所有邓氏宗亲和全社会的尊重。
现将第二十批捐款者芳名公布如下(第十九批公布在2016年第2期《邓姓文化》杂志上):
一、捐建邓国春秋园(吾离陵)功德榜
广东河源龙川邓伯英夫妇1600元,之子邓明良1000元,之女邓丽琼2000元。
二、捐助《邓姓文化》杂志功德榜
捐款2000元者:海南省海口市邓昌捷、邓春鹏。   
海南省儋州市邓巧1000元。
捐款600元者:海南省陵水县邓必佳、邓海乐、邓昌荣、邓石华、邓关来、邓王春、邓玉姣、邓亚全、邓淑美、邓丕朝。
征稿启事
《邓姓文化》杂志自2009年11月创办以来,在社会各界及广大宗亲的支持下、经过编委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已成功出版了20多期,发行至海内外各地邓氏宗亲会、广大宗亲手中,宣传成效显著,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为进一步办好《邓姓文化》杂志,使它真正成为宣传邓姓文化的平台、服务邓氏宗亲交流的桥梁和联系宗亲亲情的纽带,特发出征稿启事如下:
1、征稿范围:凡与邓姓文化、邓族事业有关的稿件都在征稿范围,包括研究文章、谒祖联谊、活动信息、谱牒编纂、邓氏胜迹、轶闻典故、杰出人物、成功经验、经营活动等。
2、温馨提示:来稿严禁各类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对稿件内容有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人格权的,由投稿者自行承担责任。
3、特别提示:投稿时请您务必写清联系方式,作者简介,通讯地址等。文档请使用现行通用文档(如Word文档等);图片要求清晰,像素满足印刷品使用要求。
4、所有来稿,一经选用,除在《邓姓文化》刊登外,还将择优在“邓姓之源网”(www.dxzy.org)和公共微信号“邓姓之源”上发布,敬请关注。
5、联系办法:
联系人:邓习学 邓子峰
联系电话(传真):0377-66052318:13938967033
微信公众号:邓姓之源
(微信搜公众号“邓姓之源”关注)
微信号:dcl1583991989
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编:474150
通讯地址:河南省邓州市穰城路16号           
      《邓姓文化》杂志编委会
             2018年12月28日
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到祖籍地新干县寻根参访
2018年 6月8日,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携夫人、亲友一行来到新干县寻根参访。吉安市台办主任刘云峰、副调研员胡珲,新干县委副书记杨二勇、新干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庆华等陪同。
邓家基一行先来到新干县三湖镇饶邓村,一进村就受到乡亲们的热烈欢迎,邓家基与乡亲们亲切交谈,了解家乡的变迁和发展,畅叙乡情,并与乡亲们合影留念。三湖镇人民政府赠送了《三湖镇志》给邓家基副市长。
参访期间,邓家基一行还游览了新干县城新貌。
邓家基先生现任台北市副市长。
邓家基出生于1956年,原藉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饶邓村,属旅台第二代台胞,台湾亲民党党员。台湾成功大学土木研究所硕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环工硕、博士,曾经在复兴工专教书一年、在水美工程担任环境工程师,后来进入台北市政府服务8年,之后,邓家基担任台北县、新北市府的环保局长,台北市政府环境保护局第一科科长、新党台北市议员等职。2014年,当选为台北市副市长。邓家基当选台北市副市长后,多次率团前来大陆,足迹遍布许多省市,对促进两岸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干县台办)
台湾邓衍中宗亲一行回赣祭祖联谊
2018年10月29日,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赤土畲族乡虎岗村大塘组邓氏家族理事会迎来了一行特殊的家人,他们来自台湾台中市的邓衍中宗亲一行。
他们是多年前先祖从南康迁居台湾的邓氏后裔。大塘组邓氏热烈欢迎台湾兄弟的到来,邓衍中宗亲一行此次前来南康,主要是为了祭祖和联谊。在大塘组邓氏宗祠内,举行了祭祖仪式,晚上,家族理事会专门在祠堂设宴款待漂洋过海回家的亲人。这真是“两岸一家亲,邓氏心连心”。虽相隔千里,但是通过认祖归宗,血脉相连,分外亲热。本次活动,家族理事会代理会长邓晓华及邓光通、邓光铸、邓光华、邓衔权、邓衔武、邓汝珍、邓汝训、邓建华、邓衔良等理事会成员,家族宗亲近百人参加了接待活动。 
台湾邓氏宗亲总会秘书长邓咸欢将军向江西高安吴有训科教馆捐赠珍藏资料
2018年8月15日,台湾近百岁的高安籍抗日将军邓咸欢先生委托他的侄子邓永龙、邓永明、侄女邓润秀、侄女婿龙登华一行四人冒着酷暑,到高安市吴有训科教馆捐赠邓咸欢将军的任命书、证书等个人珍藏的生平资料23份。
邓咸欢,字重九,国民党陆军一级少将,抗战英雄,黄埔军校杰出校友。1920年9月9日生于江西省高安市大城村,儿时聪敏活泼,颇得家人欢心。七七事变,国难方殷,立志报国,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官学校参与抗日圣战,军旅生涯四十年。邓咸欢将军抗战期间参与天津机场空防战、成都太平机场空防战等战役,率航特部队先后击落日机8架,战果辉煌,战功彪炳。荣膺 “抗战英雄”,忠勤、景星、绩优、楷模、弼亮、干城、陆光、光华、陆海空、 抗战胜利等奖章二十余座。
退役后从事社会公益,任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杰出校友,江西省旅台同乡总会总顾问,台湾邓氏宗亲总会秘书长,高安市同乡会理事长等职,终老不休。
民革中央祖统委员会委员、北京江西企业商会副会长、中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永龙先生说:“大伯年事已高,委托我们来捐赠他的生平资料,是希望吴有训科教馆的新陈展尽快布置起来,大伯的生平珍贵资料在展览时能用上,增加参观者的知识面,激励后人。”
邓咸欢将军生平资料的捐赠,既丰富了我馆高安名人资料的收藏,也为名人馆的陈展和新的布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举行“祐才楼”冠名捐赠揭牌暨2018年“邓祐才扶困奖助学金”颁发仪式
2018年5月26日下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祐才楼”冠名捐赠揭牌暨2018年“邓祐才扶困奖助学金”颁发仪式在仙溪校区顺利举行。
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九龙工作部副部长郭享斌先生,佛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麦洁华女士,佛山市政协副主席唐冬生先生,我校校董、太平绅士、广东省政协常委、佛山市政协常委邓祐才先生及夫人朱逸仪女士,我校校董、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佛山社团总会会长苏长荣先生,佛科院党委书记曾峥、校长郝志峰出席。佛山市政府、南海区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香港佛山工商联、香港佛山社团总会、旅港南海商会、九龙西区各界协会、九龙地域校长联会、罗村同乡联谊会、香港南海同乡总会、九龙地域杰出学生联会的领导、嘉宾以及学校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辅导员及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仪式由佛科院党委副书记范彦斌主持。
曾峥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办学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自创建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以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遵循“以学习提升能力,以规范夯实基础,以创新培育亮点,以改革突破难点,以党建促进高建,以高建带动全面”的工作思路,以一流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以及获批为广东省博士授权立项建设单位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创业创新等方面获得多项国家级荣誉,以及在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学校排名提升126位等重大阶段性成果。
曾峥表示,邓祐才先生心系乡梓、情系教育,从2009年开始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设立邓祐才扶困奖助学基金,每年捐资40万元人民币,至今已捐赠我校专项奖助学金累计达270万元,受奖助人数达1243人次。2017年邓祐才先生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我校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及新校园建设的关心与支持,捐赠330万元人民币冠名仙溪校区行政楼,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倾尽全力。邓祐才先生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赤子情怀和高尚情操,值得佛科院全体师生尊敬和学习。曾峥寄语受到奖助的学子们铭记社会各界期盼,践行“明德博学 自强有为”的校训精神,勇担历史使命,为学校、社会、国家发展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邓祐才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表示能为佛科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尽一份力,感到非常荣幸和自豪。他十分满意佛科院对慈善基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规范,表示在佛科院进行捐资助学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付出“有限”、收获“无限”。他希望各位师生不忘“祐才”初心,先储备, “才”,再积累“财”,回馈社会,奉献国家,使“祐才”精神发扬光大,助推青年学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拥有一个如阳光般灿烂的未来。
仪式上,邓祐才先生、朱逸仪女士向曾峥书记、郝志峰校长捐赠冠名和奖助学金支票。曾峥向邓祐才先生及夫人颁发冠名捐赠证书,郝志峰向邓祐才先生及夫人颁发助学捐赠牌匾并赠送纪念品。
郝志峰宣读了2018年“邓祐才扶困奖助学金”获奖学生名单。与会嘉宾领导共同为“祐才楼”揭幕,并为获奖学生颁奖。2015级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黄裕乐同学代表获奖学生发言对捐赠方表示衷心感谢。
仪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嘉宾一起参观了邓祐才先生荣誉室和仙溪新校园。
邓祐才先生事迹简介
邓祐才先生现任广东省政协常委、佛山市政协常委、南海区政协常委,定居香港,祖籍广东南海,邓州市名誉市民。邓先生所创办的中港皮业集团旗下企业有:香港联丰皮厂贸易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中港皮业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区联港皮革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联丰皮具制品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荟美皮革有限公司、广西钦州中港皮业有限公司。担任的主要社会公职有: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副主席、香港九龙西区各集团各界协会会长、香港佛山工商联会会长、香港南海同乡总会理事长、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党务理事、广东省侨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国际华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佛山市南海区慈善总会名誉会长、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董事会副主席、广东省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所获主要荣誉有:中国侨联表彰人士、广东省人民政府表彰人士、广东省佛山市荣誉市民、佛山市南海区荣誉市民、中国皮革鞋业界十大杰出人物、广东省佛山市十大助残之星。
多年来,邓祐才先生设立了各种慈善基金为国内多个机构募集资金: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设立了300万元以上的助学基金;在家乡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社会管理处设立扶贫助学助教基金;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设立扶困奖助学金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邓祐才先生以个人或公司名义,向社会各界慈善捐款接近一亿元。
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邓婉玲副主席出席香港客属总会举办的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九周年暨中秋联欢酒会”
2018年9月18日下午,香港客属总会于龙堡国际酒店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九周年暨中秋联欢酒会”。
广东省省政协委员、香港惠州社团联合总会常务副主席邓婉玲同香港民政事务局刘江华局长,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赵建凯副特派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参谋长何启茂少将,广东省人民政府港澳办公室廖京山主任,广东省委统战部李焕春副部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广东社团总会梁亮胜主席,太平绅士等近千名来宾出席。
香港客属总会主席吴惠权代表总会全体同仁致辞,吴惠权说:“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国际舞台的中心,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所有炎黄子孙、每一位香港人、每一位客家人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同自豪!”吴惠权呼吁客家年轻一代,善用基建同交通的便利,到大湾区不同的城市去亲身体验,了解国家为两地发展搭建的大舞台。
酒会气氛热烈,各位嘉宾、客属乡亲现场沟通交流,共叙乡谊,举杯共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东方之珠更加璀璨!
北海合浦邓氏宗亲会2018年奖学金颁奖大会胜利召开
 邓鸿洲
2018年8月12日,北海合浦邓氏宗亲会在合浦迎宾缘召开奖学金颁发大会,对邓海鹏、邓威等16名考上一本的学子颁发2000元奖学金,对邓钰、邓佳瑶等21名考上二本的学子颁发1200元的奖学金。
大会由北海合浦邓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邓图金主持,出席会议的还有副会长邓世雄、邓人铭、邓李清,以及来自北海合浦各地的代表和本年考上大学的学生一百多人。会上,邓图金常务副会长作重要讲话,他勉励学子们:“你们要以此为起点,戒骄戒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后还要考上研究生、博士生,为国争光,为邓氏争光。”学子们个个精神饱满,纷纷表示,感恩邓氏宗亲们的关怀,一定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报效桑梓。
广西玉林邓氏奖学金发放仪式完满成功
 邓启严
广西玉林邓氏文化慈善助学基金会第四届奖学金颁奖仪式,于2018年8月19日(星期日)下午2时,在玉林玉城街道新民社区会议室举行,参加此次颁奖典礼的有基金会理事机构人员、邓氏爱心企业家、爱心宗亲以及来自玉州区、玉东区、福绵区、兴业县、博白县的邓氏优秀学子及家长。本届考上本科的邓氏优秀学子各奖励人民币壹仟元及“邓氏优秀学子”奖状,考取研究生的邓氏优秀学子各奖励人民币贰仟元及“邓氏优秀学子”奖状。
本次颁奖大会由基金会秘书长邓承国(中学校长)主持,基金会会长邓强明(企业家)在会上作了基金会的工作报告,副会长邓贵福(师院教授)作了重要讲话,玉林优秀企业家邓深松宗亲也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鼓励学子们继续努力学习,为国家,为邓氏家族的兴旺发达作出更大的贡献。来自玉林丰平庄的宗亲代表邓健生,还有博白县的优秀学子家长代表邓志东也作了发言。邓氏优秀学子代表邓明媚、邓小溪也在会上作发言,他们也表示更勤奋努力读书报效祖国,为社会为家族作出贡献。
玉林市自成立基金会以来,奖励了考上本科及研究生的邓氏优秀学子共115人次,也得到了众多的有爱心的热心宗亲大力支持,2018年度,就有来自香港及全国各地的247位兄弟姐妹的捐款。
邓公光布将军诞辰1171周年纪念活动在福建沙县隆重举行
2018年10月31日(农历戊戌年九月二十三日),光布公诞辰1171周年纪念活动在沙县邓光布将军祠隆重举行。来自四面八方的光布公后裔齐聚沙县将军祠,举行纪念庆典及祭祖活动。
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三日,是一年一度的光布公诞辰纪念日,光布公支系的后裔每年这一天自发前往位于沙县的光布公将军祠举行祭祖活动。此前,光布公后裔成立了宗亲组织,每年组织祭祀活动,并开展了与光布公相关的文化研究和族谱编修等相关工作,祭祖活动也更加有组织有秩序的开展。
沙县将军祠元老,夏茂岩观老会长亲临祭祖,会长邓赐友陪同
上午十点三十分,纪念活动准时开始,宗亲们来到将军祠大堂,列队祭拜光布公。邓公讳光布将军,字明远,号南津,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僖宗朝授殿中侍御史。入闽后,初任侯官县,后为崇安镇将,继封剑州路将军,定居沙县,为入闽邓氏始祖。光布公支系分布在八闽大地 ,许多支系迁居国内多个省市,还有前往国外和台湾等地区,后裔人口众多,兴旺发达。
广东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第三届三次理监事会议
2018年10月14日上午10时,在南雄市珠玑巷邓氏宗祠召开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第三届三次理监事会议。
会议由联谊会副会长功海宗亲主持。本次会议的议程有:由会长汝华宗亲简要通报今年前三季度的工作;秋季祭祖由汝华宗亲主持,功海宗亲宣读主祭词,华山宗亲担任主祭公;会后全体代表参观文物文化展厅并合影留念。
会上,联谊会会长汝华宗亲对前三季度工作进行总结:继续完善文化、文物展厅工作,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完善了民俗文物展厅的建设,编撰了12个故事,二楼文化展厅收集了一些宗亲捐赠的字画等,增添了一些地方的族谱;完成了雁田厅、抗英展厅的装修布置工作;大力寻求宗亲的赞助、捐赠,安装了空调、宫灯,添置了电视、音响、LED显示屏等合计人民币8万多元;通报2018年高考奖学情况及敬老工作;完成了2017年的年刊发放工作及三人照片上墙工作;做好社团年审和日常管理工作(我会被评为2017年度南雄市50多姓氏联谊会工作二等奖);加强财产资金管理工作。
祖善宗亲(荣誉会长)在会上对联谊会今年三个季度的工作给予赞扬、肯定,并提出殷切希望。
国家旅游局原司长邓宗德为小平铜像献花
 邓友发
2018年11月6日下午,国家旅游局原司长邓宗德与四川省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邓永宽,广州邓氏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邓翔元,中国网商会频道运营副总监邓友发等一行五人,到世界伟人邓小平故居,受到了邓小平故居管理局局长钱奇的热情接待, 在管理局副局长杨顺高的陪同下,在小平铜像广场为小平献花!
邓小平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但在人民的心中,他是一位英明睿智、高瞻远瞩的杰出领袖;是一位有胆有识、爱国爱民的时代伟人。
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今天邓宗德一行怀着对小平同志的无限崇敬之情,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同志的诞生地,追思、缅怀、感恩小平同志,并向邓小平塑像敬献鲜花、鞠躬!
此时此刻,我们聚集在这片诞生了一代伟人的土地上,感到无尚的荣耀,心怀无限的思念。我们永远热爱小平同志、永远怀念小平同志,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随后,邓宗德在邓小平故居管理局领导陪同下,参观了小平故居陈列馆,缅怀馆,以及小平故居三合院。感慨,感恩,感谢之余,心中对世纪伟人小平更加油然而生敬意!!
贵州织金邓氏文化研究(宗亲联谊)会第二届代表大会隆重举行
2018年9月22日,贵州织金县邓氏文化研究(宗亲联谊)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在织金县金玉龙城大酒店召开。来自省内外邓氏宗亲代表数百人齐聚织金。
织金邓氏,在贵州定居数百年,积淀了深厚的家族文化。在贵州邓氏文化研究会的筹备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织金邓氏积极奔走,为贵州邓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织金邓氏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家族蒙先祖荫佑,人才辈出,在贵州省政商界有一定的影响。
本次盛会,省宗亲会书贵会长亲自带队参加,并在大会上致辞。省内兄弟县市宗亲代表参加了大会。本次大会,选举了新一届领导班子,邓光辉宗亲当选新一届邓氏文化研究(宗亲联谊)会会长。邓威任执行会长,邓光柱任理事长,邓生友任监事长,邓勇任财务总监,邓国刚任秘书长,邓恩祥任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天顺、邓德阳任荣誉会长,邓书贵、邓生国、邓裕强、邓波、邓明权、邓利君、邓刚、邓重宁、邓杨瀚、邓书太、邓光立任名誉会长,此外,还对宗亲会其它机构人员进行了任职公布。
会议在欢乐、祥和、团结的气氛中圆满成功。
广东茂名邓氏中秋送暖之高州行动
 邓坤耀
月是故乡明,情是邓氏深,每逢佳节倍思亲。
为发扬邓氏敬老爱幼、扶贫济困、友爱互助的优良传统,茂名市邓氏宗亲总会携高州、信宜、电白、化州等各分会,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对茂名辖区内特别贫困的邓氏宗亲(孤寡老人、孤儿)及部分宗长进行送温暖活动(送暖户数达500多户),让他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佳节,使他们感受到邓氏宗亲的亲情和温暖。
9月20日(农历八月十一),茂名市邓氏宗亲总会邓焱文会长回到家乡--高州市石仔岭街道办镇大岭村进行慰问活动。
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二),茂名市邓氏宗亲总会邓焱文会长、邓小锋秘书长、邓朝辉执行会长、邓文周常务副会长、邓泽毅副秘书长及高州分会的领导班子到谢鸡镇保华村慰问法达公后矞的宗亲们。
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二),邓氏高州分会邓和理事长、邓坤耀秘书长、常务副会长邓冰森、邓兰勇,副会长邓波、邓坤水等到谢鸡义山东坑村为宗亲们送上温暖。
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二),邓氏高州分会的邓泽辉会长、邓中平监事长、邓和理事长、邓坤耀秘书长、常务副会长邓冰森、邓兰勇,副会长邓波、邓坤水等到新垌镇为开泰公后矞的宗亲们送去温暖。
族长之星邓天冒在开泰宗祠致欢迎词,欢迎高州分会班子们的到来,并深深感谢茂名总会及高州分会的关爱。
邓氏高州分会的邓泽辉会长、邓中平监事长、邓和理事长、邓坤耀秘书长等与开泰公后矞的宗亲们欢庆一堂,并先后作了交流发言。新垌镇明星村村委书记作了交流。族长之星邓长江不辞劳苦为开泰后矞的物资做好各项工作。
在新垌开泰宗祠的活动中,事实孤儿“小马云“邓雪勇除得到总会的送暖物资外,还得到高州分会班子现场的捐款:邓中平监事长500元,邓冰森常务副会长200元,邓坤水副会长100元。图为茂名邓氏宗亲总会秘书长邓小锋、新垌明星村委书记及高州分会班子与“小马云“合照。
谢鸡镇保华法达公邓氏大宗祠活动现场,邓焱文会长发言并与宗亲们亲切交流。
法达公大宗祠理事会邓培高会长代表其族人的受助宗亲们致感谢并接受茂名电视台的釆访。
祝宗亲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中秋节!
(邓坤耀:邓氏高州分会秘书长)
深圳塘尾社区邓氏宗亲举行祭祖活动
 邓纪杰
“一齐集,二肃立,三向太祖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时维九月乃属三秋,风高气爽,秋景怡人,秋菊放东籬……树木从本,饮水思源,
悠悠叶业,谱牒俱存,殷商季父武啓封,邓姓食国迄今犹隆,回忆禹公力助武帝,匡扶汉室、云台首将、赫赫武风,公孙父子,伟绩昭彰,从此朝朝出拜相,代代有贤良,……”一段祭文拉开了一年一度深圳市宝安区
福永海街道塘尾社区秋季祭祖的序幕。深圳市邓氏宗亲会由会长邓诗新带队,参加此次活动的有邓北坎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杜贤常务副会长、邓国权副理事长、邓祖伟、邓菊平、邓纪杰三位副秘书长,邓凯理事,宗亲邓建军、邓伟、邓光艳、邓达景、邓继雄、邓程文等与塘尾邓氏宗亲到凤凰山等三处祖坟以中国传统仪式对塘尾始迁祖等祖墓进行了大型祭祀。
戊戌年重阳节广东省龙门县邓氏仲奇公后裔举行祭祖活动
 
2018年10月17日(农历9月9日),重阳佳节,广粤大地,祭祖活动在邓姓家族中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在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南部麻榨镇的邓氏仲奇公夫妇合葬墓前,来自四面八方的仲奇公后裔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上山祭祖。
墓地周围,覆盖了厚厚的烟花爆竹。仲奇公夫妇合葬墓位于半山腰,墓冢占地, 面积较大,是文物保护单位:邓仲奇夫妇墓位于麻榨镇罗屋碌头。邓仲奇(1037-1119),号云浮,诰授文林郎。墓为邓仲奇与其妻熊氏(1040-1108)的合葬墓,建于宋代辛卯年(1171)。清嘉庆十七年(1812)重修。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墓顶为花岗岩石砌筑,外围为砖砌。有石碑,记载墓主人生平及重修年代。墓道两旁有石狮一对。1967年该墓遭到人为破坏,只剩主墓较为完整。这处墓葬,也是惠州地区仅有了几处宋代墓葬之一。
仲奇公支系家谱记载详细,不管是迁徙路线还是后世分支,均有详细记载。
重阳祭祖,也就是广东人所说的“拜太公山”。这一天对于家族的人来讲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特别是男丁。邓氏仲奇公后裔分布广泛,兴旺发达,广东境内主要集中在广州、东莞、清远,惠州等地。每年的重阳祭祖,许多宗亲驱车几百公里赶来祭拜,这一天也成为了家族的盛大节日。
戊戌仲秋鲁西南邓氏恭公祭祖大典隆重举行
 邓如一
近日,山东省西南部的济宁市嘉祥县、菏泽市巨野县邓氏恭公后裔祭祖大典隆重举行,来自恭公后裔数百人参加了祭祖庆典。鲁西南邓氏两支是四兄弟中的其中两支,在明朝年间由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居此地。两地宗亲目前总人口约一万余人,传世约廿五世。
我们这迁居始祖邓君恭由明永乐二年于山西洪洞县迁居兖州府济宁卫嘉邑城东南25里,后建有楼房,立村名邓家楼。巨野那支,先是迁居文登,后跟随燕王征战,先祖立有战功,于永乐四年,安居于巨野县。
几百年来,两支来往频繁,后又有各分支由两处分迁各地。近几十年来,族谱和祖坟经年失修,貌非,各支系世系字辈混乱。后有族长元老们做了大量工作,于1962年两地同谱,过了几年,周边支系也联上了谱(我们都是大槐树邓氏迁民)。联谱后,字辈统一,各支系起名按照相应的辈分排序。
族谱逐步完善后,近两年,我们感觉,如果在世90岁以老人都不在了(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都去祖坟祭祖)后由于时局动荡 祖坟已经没有了痕迹,我们就找不到始祖坟茔具体位置,于是乎借助在这次修续族谱的机会,动员年长老人们 以及各地考察学习,发掘古碑,古迹,古谱重修祖坟。
族谱完善,家祠修缮,祖坟修筑。我们因此想在老人们有生之年举行一次有规模的祭祖大典,按常礼,应当通知巨野支(他们始迁祖名讳邓二恭)。
2018年11月5日(农历九月二十八日)祭祖节前举行了一次祭祖活动,我们这边多是以种地  打工为业 对于文化研究甚少  没料想这次活动特别地成功 。所有老人们连连称赞,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完成了几代老人们的心愿。
昂首新时代
 邓国邦
广西藤县(含昭平苍梧蒙山)邓氏宗亲联谊会,于2011年成立至今己健步走过三届,今年是第三届新班子领导联谊会开启的首年。邓彬斌会长带领的新班子,树新风貌,展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邓彬斌领导的联谊会工作就着力践行以邓氏族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半年来,为族人开展"邓氏一家亲,永远一条心“一系列活动,赢得民心,赢得凝聚力。
济困扶危,关爱老人。禤洲岛的邓国忠宗亲,因患绝症,邓彬斌会长号召族人为其捐款8000多元;古龙邓世达宗亲病逝,组织吊丧;对九十岁以上, 的耄耋老人逐个上门虚寒问暧,送上慰问金慰问品。
爱家爱族,奉献爱心。宗亲会领导教育族人要爱党、爱国、爱家。为“邓氏会”的购建积极带头捐款,在宗亲会领导的带领下,广大宗亲纷纷参加捐款,为邓氏会馆增砖添瓦,奉献爱心。
捐资助教,关爱学子。在对待邓氏后人的教育、培养上下大决心,身体力行。不失时机地抓住今年高考后的8月18日召开首届大学生领奖大会。为了鼓励,领导班子对今年考取大学的学子制订不同奖金发放办法。据了解,(1)考取二本的奖800元, (2)考取一本的奖1000元, (3)考取211大学的奖1200元 ,(4)考取985大学的奖1500元 ,(5)考取研究生的奖1800元。集多文凭于一身的会长邓彬斌,在颁奖大会上发言,把自己的大学生活、亲身经历告诉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邓氏学子,使之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考取研究生的邓诗诗代表领奖者发言,他在主席台上以无比感激的目光注视着台上的领导们,说:我们在求学路上得到联谊会、会长、老前辈的关爱,我们无限感恩,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子们在领到联谊会应得的奖学金外,每人还多得300元,这300元是会长邓彬斌自投腰包额外奖给学子们的,学子们感动得流下热泪,向会长一躹躬,以表谢意。
对此,连续三届联谊会顾问、原藤县教育局副局长邓表昌宗亲于前对本族一大学生之家曾书文(夫妇、二儿、二媳和二孙)表彰。他认为“大学生之家”是弘扬邓族的正能量,是对全体邓氏族人的巨大鼓舞,“一家八口皆登第,三代文星耀四方”,是其赞美诗的最末两句。
使命呼唤担当,榜样引领时代。让我们把脚印留在基层,把口啤留在民心,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努力创造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江西石城石田邓氏尚昌公祠举行十修族谱庆典及发谱仪式
2018年11月11日,江西赣州市石城县石田邓氏尚昌公祠十修族谱告竣庆典及发谱仪式盛大举行,来自尚昌公后裔及各地邓氏宗亲代表、兄弟祠堂代表、嘉宾代表五六百人参加了庆典仪式。尚昌公祠堂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共有男丁三千多人。
经过家族修谱委员会多年的辛勤工作,不辞辛劳,走访各地,为圆谱无私奉献,十修族谱得以圆满成功。十修族谱,对于石田邓氏,是一个壮举,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大家族活动。玉牒生辉,颁谱庆典的举行,也是先祖功德护佑后人兴旺发达的写照。
江西省余江县邓埠镇竹溪隆重举行邓氏宗祠暨邓志谟纪念馆落成庆典
 邓仁才
2018年11月19日,余江县邓埠镇竹溪邓氏宗祠暨邓志谟纪念馆落成庆典活动在文学大师邓志谟家乡竹溪邓家祠堂隆重举行。来自金溪县、资溪县、弋阳县、贵溪县、东乡县、余干县、崇仁县、浮梁县、铅山县、余江区,贵州省赫章县等40多个邓姓自然村的宗亲及鹰潭市、余江区作家协会等文化界人士共千余人参加了庆典活动。
新建的竹溪邓家祠堂和邓志谟纪念馆, 是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经全体宗亲的共同努力,投资近六十万元,耗时一年建成的。祠堂座北朝南,为占地面积两百多平米的两层混凝土结构。竹溪邓氏宗祠和邓志谟纪念馆的落成,是余江邓氏的一大喜事、盛事,必将载入余江邓氏史册。
走进祠堂,中堂中央悬挂着云林邓氏始祖清溪公的遗像,戏台正上方悬挂着“竹溪邓氏宗祠暨邓志谟纪念馆落成庆典”红色横幅,横幅两旁垂直向下张贴着“竹溪邓氏家族兴旺创丕业,志谟文化博大精深显异彩”的对联。
祠堂戏台两侧悬挂着有关族谱文化,其中《余江邓氏源流简志》,重点介绍了云林邓氏始祖清溪公、余江邓氏始祖闰九公及闰九公位下分支迁徙的各自然村始迁祖。
竹溪邓家是文学大师邓志谟的家乡,邓志谟是四百年前著名的通俗小说家、戏剧家和民间文学家。临川国际戏剧大师汤显祖称邓志谟为文学“异才”。邓志谟的发奋读书、酷爱文学、热爱家乡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邓氏家人。文学大师邓志谟不仅是竹溪邓家的骄傲和自豪,也是所有邓氏宗亲的骄傲和自豪。
庆典仪式有邓仁才宗亲主持。邓仁才宗亲首先介绍了前来参加庆典的领导、嘉宾以及与会的宗亲代表。
庆典的第一项仪式有竹溪邓家邓高文宗亲宣布庆典开始,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正式拉开了序幕。
庆典的第二项仪式由竹溪邓家邓跃进宗亲致开幕词。
庆典的第三项仪式由竹溪邓家邓军华宗亲致欢迎词。
庆典的第四项仪式由竹溪邓家邓梅成、邓增进宗亲为竹溪邓氏宗祠揭牌。
庆典的第五项仪式,由市作家协会主席艾建新、邓氏宗亲邓仁才为邓志谟纪念馆揭牌。
庆典的第六项仪式由竹溪邓家邓英清、邓字贵宗亲为云林邓氏始祖清溪公遗象揭牌。随后全体起立,向云林邓氏始祖清溪公遗象三鞠躬。
庆典的第七项仪式与会代表发言。
鹰潭市作家协会主席艾建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厚成等分别致辞。
晚上,景德镇赣剧祠堂演出《满堂福》,深受欢迎。
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雅安分会表彰邓氏家族优秀学子
 邓友发
2018年8月,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雅安分会会长邓建忠一行前往雅安各区县,对2018年考上一本大学的邓氏家族优秀学子进行了表彰。据了解,此次受表彰的邓氏家族优秀学子共有5人,分别为雨城区凤鸣乡邓玉祥之子邓伟杰、雨城区孔坪镇邓虎洪之女邓雨赟、名山区双河乡邓伟之女邓萌琳、名山区永兴镇邓玉之女刘欣雨、名山区蒙阳镇邓维芳之女李渝汶。
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雅安分会会长邓建忠一行对家族优秀学子表达了祝贺,并向其颁发了《荣誉证书》和慰问金,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家族争光,做国家栋梁。受表彰的学子们纷纷表示,绝不辜负家族亲人以及雅安分会的关怀,一定努力学成,回报社会。
参加此次表彰活动的宗亲还有雅安分会副会长邓维忠、邓克锦、邓祥清、邓清猛、邓志强,顾问陈吉良,以及助理邓清祥、邓志勇。
邓氏宗亲莅临四川剑阁祭拜艾公忠公父子
 邓道成
2018年11月3日8点,在四川省剑阁县北庙乡孤玉山下,来自全国各地的邓氏宗亲在这里隆重举行重修艾公,忠公父子墓一周年祭祖大典。
出席本次祭祖大典的邓氏宗亲有: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邓永宽会长,执行会长邓翔元,秘书长邓勇林,邓庆郁,邓志文和理事会部分成员;成都邓家巷子的邓学源宗长;广东省梅州邓延寿会长等共五十多位宗亲;广西邓氏宗亲会筹委会主任邓允炬及邓朝瑜、邓家文等宗亲,广东邓氏宗亲:邓洪章宗亲等;四川邓氏文化研究沐川分会邓世荣会长等;雅安分会副会长邓克锦等;四川遂宁大英邓氏文化研究会邓永军会长等;以及剑阁县邓阁宗亲和本土邓氏宗亲四百多人参加。
在祭祖组委会和各位宗亲的通力合作下,这次祭拜大典取得圆满成功,活动得到了剑阁本土邓氏宗亲的大力支持,为下届祭祖大典打下了基础。这次祭祖大典,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为了培养传承邓氏文化的接班人,传承给下代邓氏子孙,让他们学习宗长,长辈们的精神,特别邀请了受助大学学子邓鑫和部分青年学子参加大典,为培养下代子孙知道怎样祭祖敬祖打下了基础。
本次活动,感谢北京邓氏宗亲会名誉会长、贵州邓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邓府家酒创始人邓明权宗亲为本次祭祖大典捐赠邓府家酒。这也是邓明权会长再次为邓氏宗亲祭祀艾公忠公大典捐酒。
海南陵水邓氏举办迎祖归宗开光典礼活动
 邓金东
海南省有十九个市县,陵水县是其中之一,该县位于海南省东南部,是以黎族、汉族、苗族人口居多的市县。海南省邓氏人口近八万人,而陵水县邓氏人口近一万人,陵水的邓氏先祖从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迁入。为纪念先祖功德,陵水县邓氏孝子贤孙在碧水青山、藏龙卧虎的椰林镇乐合村兴建邓氏宗祠,特别是新上任的邓昌强会长,不负众望,率先垂范,乐捐八万多元,兴建邓氏宗祠广门,并于2018年11月25日(农历十月十八日)举行迎祖归宗典礼活动,海南省南阳源流文化研究会(海南省邓氏宗亲联谊会)邓新平会长委托该会副秘书长邓金东宗亲参加典礼活动并代表邓新平会长表示祝贺.
 (作者系海南省南阳源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理事)
广西邓姓文化研究会筹委会隆重举行第四次会议
2018年11月17日,广西邓姓文化研究会筹委会第四次会议在横县隆重举行。
会议选举产生了联谊会终身会长邓允炬,首届会长邓天华,常务副会长邓泽初,副会长邓家文、邓彬良等。秘书长邓元斌,副秘书长邓昌荣,事务总监邓定佳等领导组成人员。
此次会议的圆满成功,是筹委会的集体领导和全省各地宗亲会共同努力、辛勤工作所换来的丰硕成果,这为广西邓氏联谊会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车田邓氏 三喜同庆
 邓甘霖
2018年11月25日,庆祝邓氏恭公祠堂落成十周年、纪念恭公诞辰八百周年暨高密院竣工庆典大会(以下称“三喜同庆”),在广东省龙川县车田镇恭公祠堂隆重举行,来自八省市和马来西亚的宗亲和兄弟姓氏及车田镇领导等1000余人共同参加此次盛会。
上午9时,随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云霄,主持人邓健生和邓宁(女)宣布“三喜同庆”正式拉开帷幕。随后,此次庆典所有宗亲和工作人员全体起立,唱起严肃庄重、激人奋发的国歌。
首先由主持人邓宁向各位宗亲介绍主席台就座的嘉宾。随后中共车田镇委书记冯雪敏致欢迎词;邓氏恭公祠堂理事会会长邓文辉作了十年工作汇报的发言;邓氏恭公祠堂理事会常务副会长邓华庭作了“八百华诞、源远流长”的讲话;邓氏恭公祠堂理事会副会长邓亚耀对禹公家声给各位宗亲作了详细的讲解。
广州宏创物业管理公司董事长邓振宇,梅州邓太乙古墓管理委员会会长邓延寿,惠州市教育基金会会长邓永强,深圳市新隆达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新学,江西省萍乡市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正萍,兄弟姓氏代表陈氏联谊会会长陈录青,河源市邓氏宗亲联谊会名誉会长邓东方,江西省南康区邓氏联谊会会长邓文革,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阳江市邓氏宗亲联谊会终身名誉会长邓敬森,河源市路桥公司总经理邓颂成,梅州市汉嘉投资公司总经理邓建华,马来西亚山打根邓氏宗亲会会长、沙坝洲拿督邓福恩等宗亲分别作了发言。他们在发言中高度赞扬,邓氏恭公祠堂理事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族群的典范。尤其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敬森在发言中提到怎样办好宗亲会,要把宗亲会办成一个令政府放心、社会满意、宗亲们喜欢的宗亲会,更好地为宗亲们服务,为社会造益。
主持人邓宁代表邓氏恭公祠堂理事会致感谢词。最后,由主持人健生宣布此次“三喜同庆”庆典圆满结束。
爱心无止境 助, 学见真情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2018年9月15日下午,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座谈会在成都市科华路世外桃源广场B座1416室举行,带着全球邓氏的爱心,为步入大学大门的12位川内学子奉献爱心,捐资助学, 。
本次四川邓氏宗亲会捐资助学活动为首届举办,通过邓氏宗亲募集资金,由四川邓氏宗亲会统一发放,为本氏族中即将步入大学的学子们共筹集捐款43360元,共资助12人,分别是邓冬梅、邓雨成、邓才馨、邓世平、邓兴、邓雅勤、邓龙凤、邓海英、邓雅文、邓思静、邓鹏、邓雨赟,每人资助3000元,共发放:36000元,还剩7360元,剩余部分将对家里特别困难的学生持续资助。本次活动将帮助他们跨入学校,完成学业,改变人生。我们邓氏家族真心地希望接受捐助的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自强,发奋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当天下午活动中,由研究会邓永宽会长及宗亲代表、家长代表、大学生代表依次进行讲话,随后进入助学金发放仪式。伴随着鼓声的响起,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邓永宽为学子们发放助学金,和受助学生及家长代表介绍了邓氏姓氏起源,家族历史名人、家族精神传统等宗亲文化知识,并对现场学生提出修身向学,传承宗族门风、贡献社会的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努力学好本领,将来回报社会。
接下来现场的学生代表也发言:“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邓氏宗亲联谊会,首先,我要在这里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将来在新的学习环境里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有作为了以后我一定要把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发扬下去,为以后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一份真情、一份支持,同时也承载着关爱,寄予着希望。家族要繁荣,孩子是希望。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集家族众贤之财力,抚育邓家有志子女读书成才,特别感谢深圳邓氏宗亲企业家为四川贫困学生的慷慨解囊,我们希望通过助学活动,不断提升家族文化水平,报效国家,进一步加强家族成员的根亲感。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把族人的深切关怀、真心关爱,转化为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强大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勇于创造青春业绩,积极谱写青春华章,为我们家族的兴旺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关心和支持,邓氏宗族文化、公益事业将迎难而上,蓬勃发展,再创辉煌!同时也希望更多有志于家族文化的族贤加入其中,为邓族文化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您付出的是善举,播撒的是爱心,留下的是美德,收获的是希望。
今天,你因邓家而荣耀;明天,邓家因你而自豪!从而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建设祖国,回报社会!在此感谢全球所有邓氏宗亲的慷慨解囊,为家族优秀贫困学子的关心与帮助!
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自成立以来,和全国各位爱心族贤与邓氏困难家庭优秀学子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心手相牵,一起走过了风雨,共同品尝了艰幸,同时也收获了希望。在爱心助学的路上,感谢大家和四川邓氏宗亲会相知相伴,同风雨共追求。希望通过我们助学爱心的活动,为更多的寒门学子插上实现梦想的羽翼,在受捐现场看到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一个个眼神都令我们难以忘怀。凝结了血浓于水的真情,爱心助学活动奏响了一曲又一曲爱的旋律,谱写着邓氏家族同富共荣的乐章。
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设立捐资助学资金管理委员会对捐助善款进行管理,做到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并邀请社会热心家族事务宗亲共同参与监督管理,定期向社会和宗亲们公示,广泛接受监督。单位和个人可指定捐助对象进行结对资助,也可不指定捐助对象,捐赠资金通过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统一组织发放。所有单位和个人的爱心捐款及发放情况都将予以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川邓氏文化研究会供稿)
海南定安平塘村出嫁女回娘家慰问长寿老人
 周宗贵
昔日姑娘出嫁他乡异地难相逢,今朝姐妹回归故里聚会叙亲情。2018年12月1日(农历十月廿四),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平塘村彩旗招展、鞭炮声声、锣鼓喧天,气氛胜过春节。该村883名出嫁女儿自筹资金从四面八方回娘家聚会,同时慰问村中80岁以上的老人,并宴请全体村民共进午餐,献演文艺节目,展现了姐妹们热爱家乡、孝敬长辈的良好风尚。海南《贵哥视线》应邀独家立体拍摄宣传。
当天,海南省定安县龙河镇平塘村村口竖立起写有“欢迎平塘村出嫁女回娘家大团聚”的充气拱门,进村路还铺起了大红地毯,灯笼高挂,两旁彩旗招展、三角旗飘飘,一派喜气洋洋。
上午9时,在仪仗队和舞狮队的助阵下,883名出嫁女穿着统一定制的旗袍和喜庆的礼服,一手撑起清一色的油纸伞,一手摇着小红旗,为首的平塘村出嫁女回娘家聚会筹委会会长邓玉銮举着写有“平塘村金花报春晖”的会旗,随后的出嫁女高举“平塘村出嫁女齐回娘家欢聚”的牌子。另外还有出嫁女举着写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以此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其后的16名出嫁女挑着粮禄,她们排着整齐的长龙队伍在村中父老乡亲的陪同下沿省道走进昔日生过养过她们的村庄,她们一边参观村庄建设感受家乡变化,一边向父老乡亲们招手致意,她们用美丽的容颜,优雅的姿态,一起回娘家,呈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午10时,姐妹们集体回到村中先后走进“邓氏宗祠”和“平塘公庙”举行“平塘村出嫁女感恩拜神”仪式,姐妹们有序敬拜先祖和神明。现场两头雄狮时而腾空而起,时而蛰伏余地、舔足挠首、扑跃翻腾、雄猛刚健的动作神态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把整个演出推向了高潮,演出现场围观的村民,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天中午,平塘村出嫁女代表在村中文化广场戏台上慰问80岁以上的长辈,给他们送上慰问品及慰问金,并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尽可能地给予关心和帮助。
中午,883名出嫁女在充满儿时回忆的地方宴请全村长辈共进团聚喜庆午餐,品味地道定安美食,话家长里短,联络感情,场面十分温馨感人。
“一二三......”12月1日下午4时,平塘村文化广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平塘村出嫁女在这里举行别开生面的拔河比赛活动,上百名姐妹参加活动。此次拔河比赛,不仅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加强了姐妹团结合作精神,还促进了姐妹间的交流,加深了姐妹们之间的感情,更是培养了每一个拼搏进取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当晚8时,出嫁女们还在村中为父老乡亲举办一场主题为 “平塘村出嫁金花回娘家欢聚感恩父母感念乡情联欢晚会”,现场热闹非凡,座无虚席。
联欢晚会主持人由出嫁女邓海花和村兄弟邓俊文担任,晚会节目, 丰富多彩,出嫁女们纷纷登台亮相,各自施展才艺,有的唱歌有的跳舞,也有的饰演小品,以一, 个个原创节目,给父老乡村们送上一道道别样的“文艺盛宴”。讴歌家乡平塘村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来取得的变化,祝福家乡明天越来越美好。
此外,11月30日,平塘村出嫁女代表一行,在村委会书记邓斐胜和队长的带领下还登门慰问村中的五保户、孤儿以及80岁以上的长辈,分别给他们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当晚,平塘村出嫁女还请来琼剧团献上大型古装《凤冠梦》,为父老乡亲提供精彩大戏。
据悉,此次活动由平塘村出嫁女筹委会筹办,筹委会会长由邓玉銮担任,邓俊燕、邓海燕、邓海兰、邓海花、邓江花、邓喜、吴娇、邓海珠、邓玉莲、邓林英、邓俊霞、邓丽凤、邓海驳、邓培娟、邓金来、邓梅花、邓金花、邓芳妹、邓培銮等担任委员。
活动得到平塘村880多名姐妹们的支持,村中父老乡亲也积极配合。当天回来参加聚会的有883人,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刚刚出嫁不久,个个笑容灿烂、喜气洋洋。她们从平塘村嫁到省外或省内各市县,或本县各乡镇,但都有一颗“无论出嫁多久、多远都忘不了家乡、忘不了父母”的感恩之心。她们当中有些相隔几十年没见过面,她们与父老乡亲欢聚一堂,看着家乡的巨大变化,拉家常,叙旧情,谈新事,话发展,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此次平塘村出嫁女回娘家孝老聚会,不仅慰问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五保户、孤儿,还捐款2万多元硬化文化广场,宴请全村长辈吃团圆宴,还为村民表演精彩节目等。
据了解,平塘村是龙河镇的一个大村庄,距离龙塘墟1公里,下辖22个经济社,全村800多户,近3000人,全村村民大部分都姓邓,也有少部分姓吴。耕地面积2315.59亩,林地面积222.15亩,主要经济作物橡胶、槟榔、水稻、龙眼、荔枝、菠萝蜜、香蕉、花生等。平塘村委会主要干道基本上已经水泥硬化,已有16个经济社完成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文化风俗历史悠久的祠堂、神庙一共3间,村里有一口几十亩大的池塘,水面粼粼在阳光的倒映下显得十分秀丽迷人。
成都金堂邓定泽微信朋友圈留言邓国在哪里?邓州和邓城是什么来历
商朝中期武丁帝封叔父曼公于南阳建立古邓国,是在公元前1260多年,距今已3270多年了,古邓国在历史上存在了六百来年,传了22代国君,到明渊公时的公元前678年,邓国才被楚所灭,此后的秦昭王至汉、晋、隋、唐时期设立的南阳郡或邓县与古邓国应该关系不大,与邓姓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古邓国的第19代吾离公是位非常有作为的国君,当政于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春秋初期,他内修外交,开疆拓土,那阶段是古邓国鼎盛最时期,他死后葬于治所(国都)附近,坟墓完整保存至今,称为天下邓姓第一陵,可见吾离公功绩致伟,影响深远,吾离公被列为邓姓三位圣祖之一(邓姓三圣祖:曼公、吾离公、禹公)。
河南大学历史系黄有汉教授撰写的《古代邓国·邓县地望考》,文章旁征博引,证据充分翔实,论证缜密严谨,纠正了历史上有关古邓国治所的讹误,认定邓州市附近就是古邓国的国都。邓州从古至今使用的地名连贯,我们也应该相信古文献记载和世代传承的族谱资料。
古代诸候国,除治所国都外,肯定会有规模不等的多处城池,现代在襄阳发掘的“邓城遗址”会否是古邓国新兴的第二大城池,或是古邓国晚期所移国都。凡读过史书的都知道,中国古代战争几乎连绵不断,诸侯国之间的纷争与兼并从未止息,古邓国在漫长的六百多年统治时期,跌宕起伏,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中国许多朝代的国都也曾有两处或多处,秦朝有咸阳与长安,汉朝有长安与洛阳,宋代有卞京开封与杭州,就是近代中华民国的三十多年间,国都初在南京,几个月后移北平,几年后又迁南京,抗日战争时期搬往重庆,1946年再搬回南京。
时间越久远,古城池破坏消失越严重,有些根本找不到痕迹,古遗存更难见到,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襄阳“邓城遗址”的发掘和大量文物出土,丰富了邓姓文化,是我们邓姓人的骄傲与自豪。据前不久媒体报道,山东地区也发掘出土了古邓国青铜礼器。我们更希望古邓国东面的山东,北面的河北、山西,西边的陕西,南边的楚鄂都能发掘出古邓国的遗址遗存,以证明我们古邓国疆域辽阔,国势强盛。
邓姓是古老的姓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邓姓人把古邓国的第一代国君曼公尊为鼻祖,全国邓姓世代传承下来的族谱几乎都以曼公为起始祖来排列代数的,把古邓国的河南南阳作为邓姓发源地,以南阳作堂号。如果把邓姓史缩为一千多或两千多年,将邓姓前几十代先祖删除,把不为全国大多数邓姓人知晓的人列为邓姓始祖,这可是巅覆性的事件。邓姓人是根本不能或很难接受的!
探讨研究邓姓史,发拙有关邓姓遗址遗存,都是在丰富邓姓文化,邓姓人都应弹冠庆贺。天下邓姓人血脉相连,都应以诚以善相待相处,探讨邓姓历史文化,始终坚持历史辩证唯物主义,求同存异,在重大问题上务必审慎,是对历史负责,对天下邓姓人负责。
                     邓定泽
               2018年9月10日
邓北坎诗二首
大爱无疆
大快人心宜道扬,爱承琐事不声张。
无言奉献扬真善,疆域清和美誉芳。
思乡
情系家园稚顿留,思如陈酿醉离愁。
忽闻蛙鼓惊尘梦,遥看秋山挂玉钩。
(作者系深圳邓氏宗亲会副会长、秘书长)
我所知道的邓国侯吾离陵发现过程
 邓泽环
我是最近应邀参加几个邓氏微信群八十多岁的老人,看了邓氏微信群中关于邓姓发源地争议的微信,一直很痛心。有些人观点不同,即互极漫骂,进行人身击,这不利于开展文化交流,不利于宗亲之间和谐共处。
我叫邓泽环,祖籍江西赣县茅店镇西坑,现居住在赣州市章贡区水东镇虎岗村,毕业于河南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历史专业。1957年被组织上分配我在南阳地区镇平县侯集镇中学实习后留校任教,教历史课,时年二十三岁。同我一同到南阳实习的同班同学有徐保清、张明扬等人。徐保清后来被分配在南阳中学任历史课教师,张明扬分配在西峡中学任教。
我同徐保清老师的关系很好,经常来往交流,他多次给我说你们先祖邓国侯吾离的陵墓在邓县,并介绍1957认定吾离墓的整个过程。
1955年7月开始,全国农业合作化进入高潮。那时候整个南阳地区都在开展轰轰轰烈烈农业集体大生产运动,组织群众开展深翻平整土地。
邓县当时是比较有名的农业大县,1957年春季,县里组织深翻土地时,邓县城郊乡在城东南二三公里的麦田中央出现几个大土堆,人们走近一看,是几座坟墓(冢),其中一个最大。县里领导听说后立即查问,是谁家的坟墓,要立即迁走。当场人都说不知道,只听当地人说,此坟墓(冢)附近有个村庄叫吾离冢,该村赵姓人家从古到今有几十代人在此守墓,村庄名字也是以此冢命名的。当时县里立即上报南阳行署领导,要看看是历史上哪些名人之墓。行署领导安排南阳文教局核查落实,文教局就组织局文物专家组成考察组。
我的同班同学徐保清等人参加考察组。考察组来到邓县,在邓县文教局文物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到现场进行认真细致的勘察,走访附近的群众并查阅了《南阳府志》《邓州志》等历史资料。徐保清同考察组一起还回到母校开封师范学院请教历史系考古专家孙海波教授。孙海波教授让考察组查阅师院图书馆《春秋》《左传》《史记》等大量历史资料,最后,经过有关专家共同研究商量,认定为东周春秋时期邓国侯吾离墓。吾离是曼姓邓国第十九位邓侯,也是第一位见于正史的邓国国君,有“中兴之君”之盛名,《春秋左传》有记载。
经过这么考证才把此墓主确定为春秋时期邓国第十九位邓侯吾离陵墓。吾离陵是现存已知唯一的邓氏先祖陵墓,人称“天下邓氏第一陵”。当年被原邓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孙海波教授早年毕业于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和北平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科。1934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研究院研究生,获史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国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1942年任北平师范大学秘书长。历任北平私立中国大学、东北大学、国学书院、沈阳长白山师范大学、昆明五华学院等校教授,以及云南大学教授和文史系主任。1951年调任重庆北碚西南师范学院图博科教授。1955年调往河南开封第一师范学院(1956年改名为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任三级教授。讲授课程包括:古器物学、中国书史学、中国通史、古文字学、中国文化史、考古学、目录学。孙海波1957被划为右派,1980年获平反。
1989年2月,马来西亚华裔邓威廉夫妇回国寻根问祖,外交部介绍他们到南阳邓县去寻根祭祖。邓威廉宗亲到邓州看到吾离墓,立即查对他所带回的《邓氏族谱》中王羲之为邓氏族谱写的序,于是就认定邓县为邓姓发源地。据邓威廉宗亲所带《邓氏族谱》记载,邓威廉已是第一百一十四代传人,其先辈于一千多年前就迁到广东博罗,后其祖父带同宗下南洋,将《邓氏族谱》携至马来西亚,得以妥善保存。邓威廉一家几代人将《邓氏族谱》视为圣物,并将续写视为至高无上之事。据邓威廉说,其父邓志满为续写家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回国实地考察而吃尽苦头,并于1942年遭日本侵略军杀害。邓威廉用了十年时间来寻找祖居地,终于实现了夙愿。
非常感谢邓州市委、市政府重视吾离陵建设,支持邓姓文化工作。我对殷中玲会长,邓香云宗亲,王春玲秘书长等同志非常尊重和崇敬。邓州市在1989年邓威廉宗亲来到邓州寻根后,明确邓州市是邓国及国都所在地,世界邓姓发源地,能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带领故里邓州人民,不辞幸苦,投入巨资建设邓氏先祖吾离陵园(邓国春秋园),这实在是我邓族的喜事、大事、实事。邓州市在建设吾离陵园(邓国春秋园)的同时,又对陈旧的邓州街道改建成美丽的中原明珠城市。
现在大家对邓氏源流进行探讨,寻根溯源是一件好事,但要以事实、历史为根据,邓国、邓姓、吾离陵、南阳堂、邓州、邓县已经在我们脑海里扎根了。
若探讨邓氏发源地是在邓州还是在襄阳邓城,或者在新野,我认为这是件好事,但是恐怕一时难以有新的断定。希望大家虽然看法各异,但不能歪曲事实,更不要互相漫骂,进行人身攻击,这有损家族形象。我认为邓氏发源地的真相应让考古专家和学术专家去认定比较好。我们各地邓氏联谊会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以邓州为榜样,挖掘研究邓姓文化,传承弘扬邓姓文化,使邓姓文化发扬大;并且带领当地宗亲和百姓,把自已的家乡建成美丽家国,让宗亲们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才是我们研究、宣传邓姓文化目的所在。
感谢为邓姓文化奉献的 “外姓人”
 邓明新
常在邓氏微信群里有这些说法:“某人不姓邓,是外姓人”,“邓家的事邓家人做,邓家人做邓家的事,外姓人不能插声说话,不应该研究邓姓文化,不要干邓家的事”。
本人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凡优秀文化是能够吸引人的。如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优秀的中国文化吸引着无数外国人来学习,许多还是外国政府派来的使臣,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最终成就了唐朝的盛世辉煌。姓氏文化也是这样,邓姓文化能让专家学者趋之若鹜的来研讨,只能证明我们邓姓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令我们邓姓人骄傲与自豪,邓姓人应以此为荣。
姓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姓文化又是姓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会引起许多专家教授的亲睐,同时我们也不能左右优秀的文史类研究专家姓什么。如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遗传研究所原主任、著名姓氏文化专家袁义达,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任崇岳,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有汉, 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省河洛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姓氏牒谱专家李乔,南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原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中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历史学, 会常务理事张保同,邓州市邓姓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文史专家、南阳, 市非遗传承人、《邓姓文化》杂志、《邓国邓姓邓人》主编王春玲,他们这些“外姓人”对邓姓文化都有真知灼见,他们通过研读相关历史文献和发掘遗存遗迹而著书立说,写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文章,不断发展和丰富邓姓文化,这些专家教授所做的这些对邓姓都极有意义。他们不为名利,纯粹是对邓姓文化的热爱,他们在为中华文化作贡献,在为我们邓姓这座瑰丽殿堂增光添彩。
所以,我们作为邓姓人要感谢他们,决不能攻击谩骂!虽然有些专家教授在探讨中或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见解,只要不是为名图利,不是故意歪曲历史误导邓姓人,我们都要包容,对他们应有起码的尊重。我们不仅不能用异样的眼光对待他们,更应欢迎这些精英“外姓人”参与到我们邓姓文化的研究探讨中来,想要进步发展,想要优秀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就一定不能“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我们提倡邓家人办邓家的事,邓家的事以邓家人为主来办,邓家人牵头来办,但不能排斥外姓人的参与。每次邓氏族人的大型活动,几乎都有外姓人来参加。近期的2018年7月广东大埔桃源邓氏慈善表彰大会,桃源同乡会代表陈衡礼先生、桃源各宗亲会代表郭乃铮先生等到会祝贺,并捐资支持邓家的慈善事业;2018年8月,阳江邓氏宗亲会第九届奖学典礼暨成立十周年大会,原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李统书,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侨商会副会长苏忠阳,阳江宗亲会会歌谱曲演唱者陈德元、周德崧、陈廷碧等“外姓人”到会庆贺;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姓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到邓氏宗亲会的各种, 活动,这些“外姓人”因为爱邓家人,喜欢和邓家人打交道,乐于为邓家人出力。
今年5月,河南邓州市政府专门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以邓姓文化为主题的大会,研讨邓姓文化,邓州市政府在几年前就划地数百亩,斥巨资筹建规模宏大的邓国春秋园,看似招商引资发展旅游业,实为繁荣邓姓文化,这是相辅相成的。邓州市相关部门还申报成立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文化委员会,有了政府搭建的这个合法平台,邓姓文化就能健康地可持续发展。邓姓人的活动能得到这些“外姓人”和政府部门的参与支持,提高了邓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没有这些所谓“外姓人”的帮助,我们的文化传承之路将何其艰辛?这是我们邓姓人的殊荣,我们应学会感恩。
当然,邓姓人的事主要由邓姓人来办,靠全国八百多万邓姓人的自觉参与,邓姓宗族事业才会更活跃、更辉煌。但是,个别宗亲非但不为宗族事业出力作奉献,对热心付出的宗亲却指手划足,百般刁难,对热爱邓姓文化的“外姓人”也攻击谩骂,这些人心胸狭隘,是邓姓人中的异类!
晋代书圣王羲之也是个外姓人,他阅览邓氏族谱后,兴致勃勃地为谱作序。序中不仅清楚地列出邓姓从商朝中期曼公起源至晋朝各代先祖世绪,而且激情洋溢地赞颂显赫的邓姓世家,提高了邓姓族谱的权威性。北宋理学家朱熹和南宋名相文天祥以及明朝初年的一代文坛宗师方孝儒,都曾为邓氏族谱写过序,这些历史著名外姓人所作的序,不仅确证了邓姓源流,也使邓姓熠熠生辉。
我们邓姓人也为外姓人作出过巨大贡献。邓姓最鼎盛的东汉时期,四十七世祖邓禹公为辅佐刘秀这个外姓人,平定了王莽篡位造成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东汉王朝。光武帝刘秀给邓禹公以二十八将之首、高密侯的回报。禹公孙女邓绥为东汉和帝皇后、殇帝和安帝的皇太后,她与邓氏外戚实际执掌着东汉朝政近二十年。禹公成就了刘秀的东汉基业,也成就了东汉时期显赫的邓族世家。
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上千个姓氏融合一起形成的国家,有五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是世界上唯一文化没有断层文明古国,这是民族间的兼容并包和互相交流学习的结果。优秀民族是不会排斥别的民族,优秀家族也不会抵触外姓人,应和谐地互相交流学习,才能使家族更有生命力,更加兴旺发达。我们邓姓是个优秀而辉煌的姓氏,对热心研究探讨邓姓文化的外姓人,应敞开博大胸怀以示欢迎,对他们研讨出的成果应表示祝贺,对这些精英外姓人应深表谢忱!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之日,完成六尺《瑞雪年丰图》,礼颂祖国,祈福人民。句云:《瑞雪年丰图》
一国庆祈望
 美国 邓作列
拔地通天冲九重,群山峻岭舞祥龙。
银装瑞雪丰年路,天佑神州国盛隆。
 
在广东河源市车田邓氏三喜同庆大会上的讲话
 邓敬森
尊敬的车田各位宗长,尊敬的车田镇委、镇政府领导班子,尊敬的来自八省一市以及马来西亚的宗长代表,亲爱的宗亲们、嘉宾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邓国委员会向今天的庆典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叫邓敬森,我的根在祖国的河南省南阳地区。我们阳江邓氏一族,一千年前(即北宋朝),老家是四川双流,八百多年前迁到了福建,然后到梅州地区再到河源,我们是太乙公的后裔。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阳江邓氏宗亲会对今天的庆典表示热烈祝贺!
我从广州出发时,受运祥会长委托,让我代表广州邓氏宗亲会对大会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由于历史原因,近千万的邓氏宗亲分散全国各地、星居世界各地。我们今天是一个盛大的聚会。我们要大聚会,还要大团结,大发展!大家说好不好!
各位宗亲,车田宗亲会是我们邓氏学习的楷模。我参加外地邓氏的活动少之又少,算了一下仅有十回,而来车田就有三次,占到百分之三十。每次来都有回家的感觉,获得的是满满的正能量!车田宗亲会堪称是家族的楷模、族群的典范。我们应该学习车田这种扎实办事、求真务实的作风。车田做事以“管好自己一亩三分地”为首要任务,不浮夸、实实在在、稳步前进,尤其在促进各姓氏团结、宗亲团结一直做得非常好。——口碑很好,威信很高啊!
我们到车田,能很好地感悟到“为什么办宗亲会”、“怎么办好宗亲会”的真谛。现在宗亲会很多,个别宗亲会还出了些乱象。今后,我想在车田这样正能量族群的示范下,我们大家一道去拨乱反正,要让我们的宗族事业走上正轨,越办越好;要让成功的宗亲得到尊重,暂时还贫弱的宗亲得到帮扶,大家说好不好!
我们这样讲,还要这样做。在此,我向大家透露:十二月份,全国邓氏的优秀宗长要搞一次聚会,要到我们神圣的邓氏发源地南阳邓州召开一次重要会议,要研究为什么办宗亲会、怎样办好宗亲会这个主题。我们要办成一个让国家放心、让社会点赞、让宗亲喜欢的宗亲会;我们要跟祖国一同进步,敦亲睦族,爱国爱乡;不能做一个令他人敬畏的宗亲会,而要做一个令社会、政府、宗亲都点赞、欢迎、心爱的宗亲会!建设这样的组织,有赖于各地优秀宗长出谋划策,更需要广大宗亲一块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最后,我对车田宗亲会这次周到的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来自各地的宗亲、嘉宾朋友们表示诚挚的祝福,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加拿大多伦多邓高密公所举行2018年奖学金颁发活动
2018年10月6日,加拿大多伦多邓高密公所假座西餐自助餐厅,举办2018年奖学金颁发活动,邓高密公所职员和学子20多人参加了活动,会上向多名品学兼优的学子颁发了奖学金。
多伦多邓高密公所已连续多年举办奖学活动,对激励学子们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邓炎宪)
 
纽约开平同乡会举行秋祭先侨活动
 邓炎宪
2018年10月7日,纽约开平同乡会举行一年一度的秋祭先侨活动。
上午9时,在纽约开平同乡会邓学源主席、关祖洞主席的率领下,100多名会员乡亲分乘8部汽车,前往位于新泽西州的开平同乡会墓园,奉上金猪、三牲、果品、鲜花等供品,进行公祭先侨,大家向先侨墓地行礼如仪,诚意拳拳。
邓学源主席在现场致词,他说,慎终追远,怀念先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把这个传统代代相传下去,并借这个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联络乡情,增进乡谊,有着深远的意义。
 
美国三藩市邓高密总公所欢迎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王东华总领事莅任
 邓炎宪
2018年8月18日(当地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总领事王东华先生莅任,受到美国北加州华侨华人的热烈欢迎。
是日,北加州各界华侨华人在旧金山康年酒家举行欢迎大会,800多人出席了欢迎会。三藩市邓高密总公所首席元老、开平市护龙月刊社名誉社长、邓海波先生与十多位公所职员出席了欢迎大会。
会上、王东华总领事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侨胞们的热情欢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会努力工作,以报答祖国和侨胞们的厚望。
大会并进行了文艺节目表演,歌唱祖国,一片热烈气氛。
(作者系《护龙月刊》主编)
 
泰国邓氏宗亲总会隆重举行秋季祭祖大典暨会员大会
2018年9月9日上午,良辰吉日,泰国邓氏宗亲总会隆重举行秋季祭祖大典暨会员大会。理事长邓两绿因有要务,未能出席会议,会议由永远名誉理事长邓繁荣率领全体宗亲,在总会二楼南阳堂以三献古礼敬拜列祖列宗,全体宗亲扶老携幼,缅怀祖德,慎终追远报本思源,济济一堂共沐祖德,仪式庄严隆重,场面热烈。
永远名誉理事长繁荣主持明烛仪式
图片说明
(一)永远名誉理事长繁荣主持明烛仪式。
(二)永远名誉理事长繁荣为主祭诸位首长为陪祭全体会员宗亲与祭晋香缅怀祖德。
(三)邓总诸首长暨宗亲全体向先祖神位行献鞠躬礼。
(四)永远名誉理事长木堃代理事长主持大会并致词
(五)邓总诸首长宗亲在该会南阳堂合影。
是日上午祥光昔照,鞭炮齐鸣,泰国邓氏宗亲总会热非凡,宗亲们踊跃参加秋祭祀祖大典,气氛吉祥,欣欣向荣。永远名誉理事长邓繁荣,永远名誉理事长邓木堃首先在宗亲总会前举行拜天神土地神仪式毕。率领全体宗亲在总会南阳堂,向历代始高曾祖暨诸列祖列宗考妣之尊,神位前举行祭拜三献古礼。总干事邓耀荣任司仪恭请邓繁荣永远名誉理事长主持明烛礼,邓耀荣总干事恭诵祀文。举行祭祖仪式主祭:永远名誉理事长邓繁荣,陪祭:永远名誉理事长邓木堃,名誉理事长邓建初,副理事长邓天福,邓亚光,邓贤财,邓木盛,邓佩娥,顾问邓深元,常务交际邓天德,常务理事邓秀兰,理事邓亚绿,邓秀娥,邓木荣。邓徐心莲,邓罗宝莲,邓林玉珍,邓王艳娟,邓福隆,邓玉华老师,邓福祥。与祭二百多位宗亲同在先祖神位前敬以刚鬣柔毛,五牲五果,时肴清酌,酒礼香茗,祝文之仪恳诚祭拜,全体邓氏宗亲子孙缅怀祖德,慎终追远,共沐祖德英灵仪式庄严隆重。
继之,全体宗亲在总会大厅举行会员大会,恭请永远名誉理事长邓木堃代表理事长邓两绿主持大会并致词。
邓木堃说:尊敬的永远名誉理事长繁荣宗长,尊敬的名誉理事长建初宗长,尊敬的各位副理事长,各位理事宗亲,大家好!
今天是我们总会举行秋祭祀祖仪式,暨召开会员大会,选举第二十三届理事的良辰吉日。刚好今天两绿理事长在北部办侄儿的婚礼,委托我主持今天的会议。首先我衷心的感谢各位宗长,理事宗亲,会员,贵宾踊跃莅临参加今天的活动。我们邓氏家族子子孙孙,蒙承始祖曼公,历代先祖庇佑,邓氏宗亲兴旺发达。今天吉日良辰,我祝福各房宗亲,财丁兴旺,合家平安,身体健康,生意兴隆,万事如意。在中秋节即将来临之际,祝福大家:中秋节快乐!谢谢!
恭请永远名誉理事长邓繁荣致词:感谢全体理事宗亲大力支持会务,积极参加总会活动,缅怀祖德,弘扬先祖丰功伟绩。邓氏子孙后代团结互助,关心宗亲会发展,使我们邓氏宗亲兴兴旺旺,人才辈出,可喜可贺。祝各位家庭幸福,事业顺利,中秋节愉快!继之,总干事邓耀荣报告各项重要会务多宗,理事会同仁共同研究讨论会务,选举第二十三届理事,大会一致决议通过第二十二届,理事全体蝉联新第廿三届理事两绿宗长蝉联第二十三届理事长,诸位荣誉首长,各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全体蝉联。另外:会上提报本会现已筹备举行联欢会到合适的时间再通知各位宗亲恭请大家支持参加然后,全体理事宗亲合影留念,开会。中午:全体宗亲在该会大厅欢聚一堂,共同享用丰盛午宴,欢谈联络宗谊,气氛温馨,宗谊洋溢,气氛热烈欢愉。
秋祭祀祖仪式上邓两绿、邓木盛、邓繁荣、邓木堃、邓亚光、邓福样、邓佩娥、邓惠泉等热心宗亲踊跃乐捐香油与祭品。
泰国邓氏宗亲总会理事会在总会诸首长领导下,大家出钱出力,敦亲睦族,弘扬先祖精神等方面作出了丰功伟绩,热心支持拓展会务下,使宗亲总会不断发展壮大,会务蒸蒸日上。
(泰国邓氏宗亲总会供稿)
 
新加坡邓氏宗亲联谊总会邓承西会长一行回桂祭祖联谊
2018年11月6日,广西邓氏联谊会邓泽初、邓彬良、邓本寿、邓家文、邓常德、邓培彬等多位宗亲兄弟姐妹,热情接待新加坡邓氏宗亲联谊总会会长邓承西一行。
邓承西会长一行是专程从新加坡回桂祭祖,并在广西与宗亲们联谊联亲。席间,两地宗亲热烈畅谈,共同倡议:邓氏宗亲要团结同心,共同热情、积极搞好联谊工作,将邓氏大家庭的共同事业推向更好的层面,泽初兄弟特别谈到:宗亲联谊要用心用情参与,家族文化需要共同建设和携手共进,希望广西邓氏团结起来,争取把广西邓氏联谊会建设得更好!
(新加坡邓氏宗亲联谊总会供稿)
 
邓世昌纪念馆修缮一新对外开放
2018年10月10日,历经半年的古建筑与布展更新后,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宝岗大道的邓世昌纪念馆重新对外开放。
据悉,邓世昌纪念馆于2018年3月6日至9月5日闭馆修缮。在修缮前,有关建筑的木构件不同程度的存在白蚁蛀蚀,屋面漏水,局部墙体外倾和开裂等情况;也存在有展板、展柜不同程度的老化,褪色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纪念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修缮“秉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文物进行修缮,保持这个百岁建筑的原本样貌”,修缮后纪念馆的建筑更加坚固,展出内容更加丰富。
邓世昌纪念馆落址于广州市海珠区邓氏宗祠内。轩昂气派的岭南祠堂建筑,占地4700平方米,碧墙灰瓦,掩映在寻常巷陌的榕荫中。庭院呈船台状,三路两进三院的格局风情典雅,通敞透亮,移步换景。有石额楹联、通花木雕点缀,更兼重门纳画、木石风神,端庄肃穆,古朴洗练。花园存有邓世昌手植苹婆树一株,枯木逢春的灵芝两枚,古树婆娑数棵。“云台功首、甲午名留”,睹物思人,英雄精神养育着中华民族无数风流人物之人格襟怀,激浊扬清,重塑民族大义。
邓世昌纪念馆于1994年9月17日经中央宣传部批准成立。属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省省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纪念馆所在的邓氏宗祠原为民族英雄邓世昌出生之地。
该祠为清未光绪年间(即1894年)邓世昌殉国后,由清政府颁发抚银建造而成,整座祠堂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为广州市少有保护完好的建筑物之一,现尚存邓世昌当年手植的萍婆树及古井等遗址。该馆常设陈列展览《邓世昌与甲午海战》,建馆以来,先后筹办各类展览数十余个,还开展了多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至今己接待国内外观众近数十万人,使该馆成为广州市重要景点之一。
海珠博物馆与邓世昌纪念馆同为一址,成立于1999年9月。该馆成立后,积极地承担了抢救、挖掘、收集、保护、整理海珠区历史文物遗产的重任。几年来,该馆先后征集到各类文物1000余件,其中包括李文田、居廉、容庚、关山月等名家字画、画具一批;还征集到汉代木佣、汉鎏金刻纹盘、文澜砚、清乾隆龙耳盘瓶及明清家具一批;并挖掘和征集了区内的石墩、石狮、石碑等明清石刻等;复原了100多年前的邓氏宗祠门神,馆内新增加了“海珠宝鼎”、“九龙图”、“世昌井”等景物,并促使馆藏文物逐渐增加。
海珠博物馆通过一系列展览和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历史名人效应,打响了海珠区“文化立区”的文化品牌,再现其鲜明的民俗特色和近代岭南文化的风采,全面推进了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该馆正抓紧改造海珠博物馆和扩建邓世昌广场,继续抓好“一路”(邓世昌大街 )、“一楼”(博物馆陈列大楼)、“一园”(邓氏宗祠花园 )、“一场”(邓世昌纪念广场)等硬件设施建设。
馆内常年设有“邓世昌与甲午海战”专题陈列,举办了“中国舰艇百年沧桑”、“广州解放五十周年”、“海珠军民学习‘海空卫士’王伟烈士活动”、“当代国防教育图片展”、“忠魂颂”等一系列国防教育的陈列展览和活动。开放至今,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观众,对现役军人、残疾军人、老人及校中、小学生实行免费参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香港皇家警察协会、澳门消防协会等公务员团体也将该馆列为国情教育参观点。本馆设有音像室和课室,海珠区武装部每年组织入伍新兵到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邓世昌纪念馆和海珠博物馆正以崭新的格局和面貌,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福建顺昌县三处邓氏祠堂入选《福建宗祠名录》
近日,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了《福建宗祠名录》,福建省顺昌县的元坑镇槎溪村邓氏宗祠、双溪街道办事处陈布村邓氏宗祠、元坑镇赖源村邓氏宗祠等一批共37个祠堂入选其中。
槎溪村邓氏宗祠,建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宗祠背后是通往张氏老人居家的残存“京街”。村史中记载:历朝历代村中出过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有许多,留下古迹不计其数,村中遍布“进士府”“进士坊”, 街道多为“京街”。只因年代久远,唐、宋、元时期古迹几乎难寻,保留部分多为明、清时代建筑。廖槎溪(宋)、邓元锡(明)均为一品官,旧时三品以上文官省亲,为显耀身份,应乘坐四马轿车,即从自家门前用石板横条铺设,不少于200米,此为京街。
槎溪村,是一个拥有1750年历史的古村落,因坐落槎溪河畔而得名,地处古镇元坑盆地出口,四面环山,森林茂密,一处传说中常带“仙气”的风水宝地,依山傍水的村落时常在时隐时现的飘带般雾霭的围裹之中。不远处轻盈浮动着的山岚,飘浮在, 大槎岭、风山、景灵山的秀峦之间。
 
江苏省苏州市邓氏宗祠敦仁堂
邓氏敦仁堂位于江苏省苏州大柳枝巷18<, /SPAN>号。宗祠建于清末,坐北朝南,现存两路五进,正路为三进,依次为头门、享堂和后堂。享堂为硬山顶,面阔三间11.5米,进深12米,梁架扁作,前后翻轩,内山墙贴清水砖。前设两廊。东路有三开间花篮楼厅,前后双翻轩,贴砖内山墙。正门两侧各有“敦仁堂邓界”界碑。
1981年,祠堂的蝠厅拆移到双塔,现为古石刻展厅。“蝙蝠厅”是因建筑形似展翅飞翔的蝙蝠,故俗称“蝠厅”,又称蝠房子,寓蝠以喻福之意。
1985年,宗祠成为纺工职业大学工场。1999年,纺工职业大学被撤消后,改为丝绸技工学校实习工场。2009年前后,丝绸技工学校搬迁到越溪教育园。邓氏宗祠归为苏州第六中学南校区,现占地3.5亩,中学将其改造为美术教育区。
2003年,邓氏宗祠列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古建筑。2014年,升级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这支邓氏的堂号为“敦仁堂”,祠堂正门两侧各有“敦仁堂邓界”界碑。
 
千年古村雄风健
——福建省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石兰村
 
古池、古树、古城古堡……如同世外桃源,有着近千年历史的福鼎市硖门畲族乡石兰村静静地释放浑然天成的清新。
沐着春天的蒙蒙细雨,石兰村犹如翻开的一本古书,古香扑鼻,古气缭绕。不管是纵横交错的古道,简洁朴实的古井,还是雕梁画栋的古屋,亲切而又悠长。据石兰《邓氏宗谱》记载,在宋绍兴二年(1131),邓氏先祖从江西吉安庐陵县迁徙而来,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石兰村名,与邓氏先祖迁居时有关,其时社会动乱,邓氏先祖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之所,但一路走来,都没有找到理想的地方。邓氏先祖后来一直走到石兰,便卧于庵前一石壁上,梦见一个长者笑着对他说:“霜寒雪冻,芝兰盛开即居地。”先祖醒来后,看见这里长满芝兰草,便定居下来,现在石兰人称“芝兰”为传家花。据说,当年邓姓祖先迁居石兰村时,方圆几十里,皆无人烟,先祖祈告天地,以谷壳撒入海面,任其漂流,退潮时,谷壳所到之处,尽归其管辖。经几百年的生息繁行,艰辛创业,村落逐渐形成壮大,至明初,已是屋宇连桓,家家相通,绕全村不经露天,并修马路,围筑山塘划龙舟,以示娱乐、又在村中开凿二池三井,最大一池宽38米、长150米,池水碧绿,清澈见底。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池已被舒展着腰枝的百年大榕树隔成了上下两个小湖。这是长得十分奇特的古树,一颗是已有千年历史的樟树,一株是仅有百年树龄的榕树。两树自然天成,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榕抱樟”的奇观。村中现存古井三口,其中一井长年水清甘甜、天寒地冻时直冒热气,取之洗脸,不觉冻寒;炎夏酷暑,取之饮用,却透心冰凉,村人无不稀奇。
元末明初,倭寇作乱,石兰村大部分基业被毁,生存环境一度恶化,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三,村民们提前过完端午节,集体逃离家园。过了三十年左右(即明洪武年间),第二始祖邓五公复来居住,见村内杂草丛生,仅存石门楼一屋,于是带领村民重振家园。他们不忘倭寇劫村的慘痛教训,于明万历八年绕村建成城墙城堡,城内呈长方形,以石堡城门为入村口,连一条长长的古巷道,铺以青石,石子道犹存古风。巷道两旁砌2米高石墙,巷道宽处不足1米,窄处只容一人穿身而过。石巷道两边每间隔10米左右,就有一分口,砌成石阶和回头墙,为民宅的入通口,各个民宅以家族的分衍为单元组成。石路、水道布局科学合理,与方池相通辉映,足见当时先民的智慧和匠心独具。
那时倭寇猖獗,上岸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村民十分痛恨,奋起习武,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儿童都练拳弄棍,常常给匪寇于痛击,令倭寇死伤累累,闻风丧胆。村头兰溪宫祠旁的大樟树依稀可见当年的雄风。大樟树高22米,径围12米,冠幅90多平方米。这棵树不仅主干有洞,枝干也有洞,洞与洞相连,大樟树树干已中空,外围树壁还不到20厘米。村里的老人说,这棵古樟树树龄已超过千年,树洞之所以四通八达,是古代族人特意挖掘的,是为了方便村民从树洞爬到树顶观察倭寇海上入村的动向。一旦发现匪寇入侵,立即敲锣打鼓,紧闭城门。几百年间,这棵树为抗击倭寇立了汗马功劳,村人特意命名它为“窥寇樟”、“暸望樟”。
邓氏族人崇尚武术,如今村中还保留着习武强身的传统。在邓氏祠堂,随着一声声洪亮的呐喊,现年63岁的邓昌怀老人打起内家拳来,虎虎生威。他说,村中一直沿袭父传子、子传孙的传授方式,所练的邓氏内家棍内家拳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技击实战价值。内家棍内家拳讲究以肘护肋,进攻时步伐稳健、动作紧凑、进退灵活,下如铁钉,上如车轮,手如碾盘。其中棍术实战时,硬打硬拨,以力取胜,有棍扫一大片之说。内家棍有一丈三尺棍、七尺棍、齐眉棍。招式分五步、六步、七步、八步、十二步、十八步、三十六步、四门对打、横风等;内家拳有“五枝”“四门”、“猴子翻身”、“双拳双抖”。昔日习武抗倭,今日练武强身,让我们感受到古村干年的猎猎雄风。
(作者:蔡雪玲 林海云 林斌 庄严)
 
 
《邓姓文化》杂志理事单位
★中港皮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邓州市荣誉市民 邓祐才
★美国三藩市邓高密总公所 主席邓海慈
★香港邓氏宗亲会 理事长邓学尧
★台湾邓氏宗亲总会 理事长邓耀华
★澳门南洋建置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邓穗生
★泰国邓氏宗亲总会 理事长邓两禄
★加拿大邓高密公所 会长邓武威
★英国伦敦华埠商会 会长主席邓柱廷
★马来西亚沙巴州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贵生
★马来西亚山打根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福恩
★马来西亚砂拉越邓氏公会 会长邓民权
★马来西亚柔佛州邓氏宗亲会??会长邓祖光
★马来西亚美里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汉祥
★新加坡邓氏宗亲总会 会长邓承西
★越南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柏荣
★东海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海东
★四川宣汉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志平
★四川邻水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光全
★四川华蓥市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合荣
★四川小平故里广安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志平
★四川兴事发集团公司 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德万
★四川绮香纱丝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东
★重庆南川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华锋
★广州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运祥
★广东东莞凤岗雁田 党总支书记邓泽荣
★广东江门篁边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伟文
★广东粤台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惠强
★广东南雄珠玑巷邓氏后裔联谊会?会长理事长邓汝华
★广东兴宁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俊杰
★广东茂名邓氏宗亲总会??会长邓本超
★广东始兴邓氏宗亲会??会长邓红平
★广东河源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明光
★广东紫金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奎芳
★广东云浮宗亲会 会长邓碧贤
★广东高州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泽辉
★广东大埔桃源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诗德
★广东雷州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宗凯
★广东南海越南公后裔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洪熙
★邓氏太乙祖宗亲联谊会梅州总会 会长邓延寿
★深圳市汇清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国颂
★深圳市奇辉电气有限公司 总经理邓永辉
★深圳坳下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森培
★深圳市胜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总经理邓景清
★深圳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诗新
★河南省新乡市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玉温
★河南新乡诚城集团 董事长邓志军
★豫西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见平
★广西北海合浦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允炬
★广西平南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沛忠
★广西容县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常德
★广西玉林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兆华
★广西桂南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经善
★广西贵港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天华
★广西南宁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洁冰
★广西桂平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浣庆
★广西藤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彬斌
★广西北流市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昌泉
★广西横县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定佳
★广西灵山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其佩
★广西防城港钦州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国翔
★广西梧州市区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忠宁
★江西石城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扬广
★江西铜鼓县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居维
★江西九江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见耀
★江西上饶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阳明
★江西信丰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小明
★江西南康市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文革
★安徽合肥南乡邓氏宗亲会?会长邓成友
★安徽金寨县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峰
★海南省南阳邓氏源流研究会 会长邓新平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邓氏委员会 会长邓铭东
★湖北武汉市梦天湖娱乐有限公司 董事长邓散心
★辽宁营口市和祥钢琴厂 总经理邓林森
★湖北麻城邓氏宗亲会??会长邓佑华
★湖北红安邓氏宗亲会??会长邓运发
★湖北潜江邓氏宗亲会??会长邓德尧
★乌蒙山区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集洪
★湖南邵阳邓氏宗亲会 会长邓刚民
★浙江温州邓氏源流研究会 会长邓泽君
★云南江川县邓氏宗亲会 理事长邓仕权
★广东阳江邓姓文化研究会 会长邓修顺
★广东惠州邓氏文化研究会 会长邓应鹏
★广东龙川车田邓氏恭公祠堂理事会 会长邓文辉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